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郑丽文以民调领先的优势成为焦点人物。
然而,她的竞选之路并不平坦,不仅遭到党内对手的猛烈攻击,还成为民进党借题发挥的目标。
围绕网军指控、车马费争议以及卢秀燕的态度,这场选举背后的复杂政治博弈逐渐显露。
首先,蓝营内部的派系斗争成为郑丽文竞选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赵少康、郝龙斌、张亚中等人指责郑丽文利用网军操控舆论,试图影响选举结果。
这一指控迅速在党内传播,但始终没有明确证据支撑。
与此同时,郑丽文在反制大罢免活动中收取车马费的消息,也被对手阵营广泛炒作。
郝龙斌和罗智强公开表示,他们参与类似活动时均自掏腰包,暗指郑丽文的行为是 " 拿钱办事 ",对党贡献有限。
这些指责不仅引发了党内的激烈争论,也让郑丽文的形象受到一定冲击。
绿营方面则迅速抓住机会,将蓝营内部矛盾与大陆 " 渗透 " 台湾选举挂钩。
民进党发言人吴峥表示,国民党内部对网军问题的争议证明了大陆对台湾选举的影响力,呼吁立法机构加速通过 " 安全法案 "。
这种指控不仅是对国民党的攻击,也为民进党自身的安全议题造势。
绿营的操作手法熟练且精准,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 历史哥 " 进一步指出,郑丽文在活动中提供了积极支持,其行为并非如郝龙斌等人所指责的 " 拿钱办事 ",而是合理参与活动。
蔡壁如也认为,选举竞争不应对郑丽文进行苛责,尤其是在她民调领先的情况下,这种攻击更像是政治斗争的手段。
郑丽文的民调领先显然触动了蓝营内部的敏感神经。
郝龙斌原本可以从容参选,却因赵少康的操作而陷入被动局面。他公开表示 " 是她让我选的 ",暗示台中市长卢秀燕支持自己。
然而,卢秀燕并未明确表态,其嫡系台中 " 立委 " 黄健豪则毫不掩饰地支持郝龙斌,并对郑丽文提出质疑,称她从未赢得过任何一场选举。
黄健豪的发言不仅直接攻击郑丽文的政治资历,还将卢秀燕的态度推向台前。
事实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由来已久。
此次选举中,蓝营不同阵营之间的互相攻击和资源倾斜,进一步加剧了党内裂痕。
郑丽文虽然民调领先,但她能否突破派系斗争的重重阻力仍是未知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