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10-16
16公里盘山路变身美丽廊道 伏直公路串起城市山野 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以前上山路不好走,还得绕,现在走伏直公路方便多了,开车 20 多分钟就能到景区,周末来我们农家乐吃饭的客人翻倍了。" 在城关区皋兰山经营农家乐的王振,提起家门口的这条公路,赞许连连。如今,这条西起伏龙坪、东至榆中县直沟门村,全长 16.04 公里的伏直公路,不仅是交通要道,还是串联起生态、产业、文化与民生的美丽廊道,更是 " 四好农村路 " 的生动实践,绘就出乡村振兴的 " 兰山画卷 "。

路通景美:伏直公路变靓便民

"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晚上走黑乎乎的。" 二营村村民李新辉回忆,过去的伏直公路是沿线 8 个行政村村民的 " 心病 "。转机始于近年来的升级改造——在省市交通部门支持下,城关区累计投入 8000 余万元,对伏直公路及南线(大头公路)全面提质,不仅解决了排水、安保等难题,还配套修建了 2 公里人行栈道,安装 864 盏路灯,在路面施划彩虹标线,沿线种上金丝菊、八瓣梅等花卉。

如今再走伏直公路,四季皆有景致:春日花草萌发,夏日绿意葱茏,秋日彩叶点缀,冬日雪景如画。同时,结合 " 村村万树 · 绿美乡村 " 行动,道路沿线还打造了 20 公里生态绿带和 29.6 公里景观花带,加上风貌提升、围墙修缮、彩绘景观的点缀,这条路成了兰州人周末 " 打卡 " 的网红地,日均车流量达 3000 辆,高峰时超万辆,成了连接兰山景区与城市腹地的 " 黄金通道 "。

路兴业旺:沿线农家乐收入增加

" 公路通了,游客来了,我们的生意也火了。" 在 " 烟雨兰山 " 乡村振兴示范带内,经营农家乐的张美玉给记者算了笔账:" 今年截至 9 月份,我们经营收入超过了 20 万元,比去年多了将近 20%,现在上兰山农家乐 20 来分钟就能到, 很方便啊!"

伏直公路的畅通,彻底激活了沿线的产业潜力。数据显示,目前道路沿线已聚集 210 余家休闲农家乐等经营主体,从业人数超 1000 人,夏日高峰时段日均上山游客超过 1 万人次。依托交通便利,179 家农家乐完成迭代升级,从过去的 " 小作坊 " 变成现在的 " 特色店 ",2024 年整体经营收入近亿元。不仅如此,公路还为 " 烟雨兰山 " 乡村振兴示范带的 " 岚居、岚业、岚游、岚景 " 四种形态落地提供了支撑,推动沿线形成 " 一村一品 " 的产业格局,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

路暖民心:吸引在外游子返乡创业

" 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 ",这是伏直公路建设中坚持的理念。城关区实施 " 路长制 ",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让村民出行更安心。而更让大家受益的是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目前已带动沿线 1200 余人在家门口就业,还吸引 200 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在外打工多年,一直想回老家做点事,现在路通了,我开了家土特产网店,把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返乡创业的 90 后小杨说,伏直公路不仅打通了山里与外界的通道,更打通了他回乡创业的 " 致富路 "。

如今,城关区的 " 四好农村路 " 建设仍在加速。伏直公路后 5 公里路段改造、索道延伸、登山步道等工程正稳步推进,未来将进一步打通皋兰山第二通道,构建 " 一轴两环 " 路网格局。随着八里窑至伏龙坪景区道路的贯通,伏直公路还将融入更大范围的交通网络,为 " 烟雨兰山 " 乡村振兴示范带乃至整个皋兰山片区的保护与开发注入新动能,这条 " 振兴路 " 将持续为乡村发展助力。

本报记者 颜娜 实习生 缪彩霞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王振 乡村振兴 高峰 升级改造 兰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