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甘肃 10-16
从高原田到欧洲柜:一颗枸杞背后的格尔木密码与研学启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青海格尔木的红枸杞与蓝莓、蔓越莓在欧洲超市 " 并肩 ",这颗高原果实的背后,藏着一场跨越万水千山的产业突围,也点燃了一群学生的研学思考。​

10 月," 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 " 活动中,20 名学生与全国媒体带着 " 柴达木枸杞为何能走向世界 " 的疑问,走进格尔木。在这里,一组数据给出答案:格尔木枸杞种植 17 年,形成四大产区,面积达 10.55 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 81.2%;2024 年干果产量 2.51 万吨,总产值 7.99 亿元。2025 年 1-7 月,枸杞出口额 1211.56 万元,占全州 87.57%、全省 81.91%,成青海枸杞出口 " 排头兵 "。​

而这份成绩,源于企业一次次 " 啃硬骨头 "。亿林枸杞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早年种苗挂果率低,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助力改良,终获适应海西气候的种苗;为锁药用价值,摒弃高温烘干,改用阴干炮制工艺。如今,其 1 万亩有机基地年产两千多吨鲜果,80% 出口欧洲,格尔木已有 6 家企业获有机认证、8 家获绿色认证,部分企业拿下中、欧、美三大认证。​

产业故事之外,研学之旅更添红色厚度。从格尔木国防教育展示馆里的昆仑文化脉络、抗美援朝故事,到将军楼公园里慕生忠将军修青藏公路的铁锹、" 两路精神 " 的印记,红色地标让学生热血沸腾。西宁学生李琪楠为国防武器模型震撼,玉树学生南加则受启发:" 想把家乡特产销往世界,让更多人知道青海。" ​

夕阳下的枸杞田熠熠生辉,这颗红枸杞早已不止是农产品 —— 它是格尔木政策扶持、品牌建设的成果,是连接高原与全球的纽带,更让研学学生读懂:小果实能成大产业,家乡特色也能走向世界。

相关标签

青海 西宁 国防教育 蔓越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