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早上好。
我是洛小山,和你聊聊使用 AI 的感悟。
昨晚我和朋友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
她是做餐饮管理的,找我诉苦。
说和豆包反复沟通,得到的结果却是一塌糊涂。
我先把她的原始指令贴出来,你看看(脱敏):
我是山景商务度假村的餐饮管理者,我司厨房全面使用智能商用电磁灶和多功能蒸烤箱,明火设备受限。
我们每天需要为 50 人以上的日本商务团体制作 8 菜 1 汤的自助午餐。
请根据我司的厨房条件,推荐 5 套既受日本客户欢迎,又能快速出品的自助餐菜单。
要求每套菜单包含 6 道中式菜肴(以新派川菜为主)和 2 道日式料理。
坦白说,这段提示词挺不错的。背景清晰、要素齐全、约束明确。我觉得我要简单问 AI ,提示词也未必比这个更周详。
然而,它失败了。为什么?
我最初的判断是,她的交互模式错了,她尝试用一次简单的问答,解决需要协作的复杂问题。
但在我们深入聊完了之后,我发现,真正的问题远比这个麻烦得多。
得益于元宝的转写,给你看看她诉的苦。
看到了吗?
她给 AI 的这段提示词,本身就是善意的谎言。
因为她不诚实。
她并没有对 AI 坦白自己真正面临的,一团乱麻的处境:
人的困境: 她是空降管理两名从成都某五星级酒店挖过来的、资历深厚的川菜老师傅。这些师傅们极度传统,不仅排斥新派融合菜,还以「餐厅出于安全考虑用电磁炉,所以炒不出川菜灵魂锅气为理由,拒绝任何的菜品创新。」
菜品的困境:度假村日本游客很多,他们餐厅主打的「新派川菜 + 日料」组合,实际上川菜部分因师傅的抵触而创新乏力。菜品停留在重油重麻辣的传统味型上,完全不符合核心日本客户偏爱鲜味、本味、口味层次丰富的饮食习惯。他们甚至更欣赏我们用心做的创新川菜,而不是那些模仿的日料。
市场的困境: 菜品没有惊喜,一份家常的回锅肉卖到 88 。高昂定价和平庸的菜品体验形成巨大反差,导致客源正在流失向十几分钟车程外的商业广场。
你看,这才是她真正的问题!
一个盘根错节,关乎人事、菜品、设备、市场还有他们团队文化的综合性难题。
但她问 AI 的,却只是「你好,请给我五套菜单」。Excuse me?
她把 AI 当成了一个只能处理标准问题的工具,然后潜意识里,把那个真实的、非结构化的、充满人性矛盾的困境给过滤掉了。
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征求过她同意之后,分享给大家。
Ps. 要是影响我和朋友关系 … 元宝同学你的锅。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使用 AI 的时候,比较常犯的问题。
我们总想把自己遇到的混沌的现实情况整理成一个相对干净的问题,然后再把这个问题喂给 AI 。
但这个整理过程,却恰恰阉割了 AI 很强大的能力:帮你梳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给了她一个提示词框架。
我是一名浙江某度假村内部餐厅经理,我需要你帮助我,结合我的业务实际,结合人的心理与诉求,基于我遇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但请注意,由于我的表述不一定完全准确,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信息的疏漏,请不要预设或者脑补信息,如果有关键的信息缺漏,你应该向我询问,我会如实回答你,在你有足够多的背景信息后,你再给我相对合理的建议。
另外,我也会基于你的答复与你讨论,但需要注意的是,我没有具体的倾向,如果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我的策略存在缺陷,请你坚持你的想法,并与我进行深入地讨论,而不要迎合我的观点。
这段话只是一份「元命令」。
它唯一的作用是定义好协作的框架。
核心关键:
1、要让 AI 主动问你;
2、让 AI 避免讨好你。
这两点非常关键,建议你以后的提示词都带上。
然后,我把刚才向我倾诉的那一大段关于厨师、设备、顾客口味、定价困境的苦水,直接导出转写,原封不动地、不加任何修饰地,讲给 AI 听。
奇迹发生了。
她:卧槽。
当我的朋友看到这些建议的时候,她才了然。
我们面对 AI 的时候,不应该美化问题,然后等待答案。
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暴露问题,共创方案。
你对 AI 越诚实,越敢暴露自己的脆弱,混乱和无序,AI 就能越深入你的真实世界,给你带来颠覆性的价值。
下一次,当你被一个复杂问题困扰的时候,可以不要急着为 AI 总结出一个好问题。
试着:
1、打开腾讯会议,点击录音,白嫖腾讯会议的免费转写功能,先把你的所有问题都讲出来。
2、用 Gemini 2.5 Pro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用,点一下后面投票,如果有需要我再写一篇教程。
3、把我刚才的这个架构,先发给 AI ,再问问题。
以前我们总说:想要好结果,你需要问出好问题。
现在,我想说:问出好问题的人,也可以是 AI 了。
而你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能让它问出好问题的环境。
你有遇到一些和 AI 沟通的障碍吗,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会帮助你优化一下你的提示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