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滨河路
榆中县城一角
" 十四五 " 以来,兰州市紧盯 " 功能再完善、环境再优化、品质再提升 " 重点任务,聚焦特色产业、城市功能攻坚破题,引领 " 小县大城 " 高质量发展。县域产业化带来新的机遇,政策扶持让小县城焕发出勃勃生机。远郊四个县区,围绕结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提速、公共服务提质、基础设施提档四大方向精准发力,擘画一幅绿色转型、民生改善、城乡共兴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强化产业支撑 筑牢 " 大城 " 根基
日前,记者在红古区兰州铝业有限公司质量检验中心看到,新引进的煤质智能管控系统正高效运转,实现了煤炭采、制、化、存、取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不仅降低了劳动成本,减少了人为干预,还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红古区开启转型发展之路。自 2013 年以来,该区累计关闭小煤窑 29 家、清理煤场 330 余家,矿区开采规模缩减 70% 以上。面对挑战,红古区依托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基础,精心培育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等七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朝着百亿级工业园区目标稳步迈进。
近年来,榆中县锚定 " 产业强县 " 目标,围绕 "3+2" 现代产业体系,以 " 一中心一片区 " 为载体,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农业上,做好种子种苗、精深加工、品牌打造 " 三篇文章 ",加快现代寒旱种业创新谷建设,拓展高原夏菜产业 "4.0 版本 ",种子种苗输出能力突破 5.5 亿株(粒)。工业上,推动和平工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装配式产业园融合发展。做强食品加工、新能源等一批十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在库企业 17 家,同比增长 183%,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升级,预计二产增加值增速达到 13.6%。三产上,立足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总部经济 " 三个融合 "。推动重点商圈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三产增加值增速达到 6.6%,推动实现 " 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人城产共荣 " 的良性循环。
产业培育是永登县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在都市型现代农业领域,永登县加快建设 5 大特色农业产业园、5 条高效农业产业带、5 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朝着打造百亿级树屏食品产业园的目标迈进,力争一产增加值增长 8.5%。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永登县大力推进宝镁西铁、大有煤矿、七山光伏三期 30 万千瓦等项目建设,完成 12 家企业升级改造,实施 5 家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助力水泥等建材行业在百亿级交通项目建设的契机下企稳回升。在文旅融合方面,永登县以鲁土司吐鲁沟景区规划建设为核心,串联优质文旅资源,打造精品文旅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发展,力争三产增加值增长 8.5%。
皋兰县位于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三角重心,正面临 " 主城北拓、新区南下、兰白一体 " 的重大发展机遇。皋兰县以强省会为总牵引,探索 " 小县大城 " 模式,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线,做强做优工业园区,着力打造 " 一城四区 "。
在壮大特色产业方面,皋兰县聚焦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加快三川口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推进兰鑫钢铁年产 120 万吨焦化、金沙河粮食加工基地等工业项目 15 个,建成太平山 2 号水库主体工程,坚持以园兴工、以产立园、以企促产,工业园区经济总量达到 27.33 亿元。积极构建 "7+N" 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成功培育龙山滑雪场等 " 下转上 " 企业 4 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 34 家。全力支持丰恩皋兰现代物流园做大做强,园区企业入驻率达 95%以上,月均货运吞吐量超 400 万件。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线,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成功认定省级瓜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健全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建成育雏育成一体蛋鸡养殖场等项目 7 个,带动形成 1.8 万亩禾尚头小麦、1.1 万亩白兰瓜、2.7 万亩优质林果、8 万亩设施蔬菜的种植格局,5000 头牛、14 万头猪、15 万只羊、78 万羽蛋鸡养殖规模。
统筹城乡融合 提升城市形象
今年入夏以来,榆中县城里,60 余名 " 文明使者 " 采取 " 双班制 " 轮岗模式,分布于健身广场十字、县政府十字等 8 个重点路口。通过岗前碰头明确当日重点、岗中随时联动处置、岗后汇总问题的方式,构建 " 每人盯守具体路段、每个时段有人负责、每个点位责任到岗 " 的治理体系。
这是城关镇联合榆中县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关交警中队、城关派出所,整合镇执法队与社区志愿者力量,通过 " 劝导 + 执法 " 的协同模式,扎实开展街面综合整治的行动之一。为深入推进 " 小县大城 " 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精细化治理水平,榆中县城关镇以 " 三个明确 " 为整治工作保驾护航:明确任务清单,为整治工作画好 " 路线图 ";明确责任分工,为每位工作人员戴上 " 紧箍咒 ";明确推进节奏,为整治行动把好 " 进度表 "。一系列精准举措让堵点变通点,乱点变亮点,新面貌为 " 小县大城 " 建设注入生动实践。
在 " 小县大城 " 建设中,红古区以海石湾中心城为核心,按照 " 东改西治、南拓北扩、完善功能、提升形象 " 的开发理念,辐射带动平安工业聚集带、窑街工矿服务带、花庄农业示范带、大通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截至目前,海石湾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 6.85 平方公里,形成 " 五纵四横一环 " 路网框架:" 五纵 " 为方正路、复兴路、中和路、花庄路、红山路;" 四横 " 为大通路、平安路、红古路、龙源路;" 一环 " 为北环路与滨河路闭环。累计建成道路 43 条,总长度 51.54 公里,道路面积 134.51 万平方米,盘活土地资源超 2000 亩,为产业集聚和人口导入奠定坚实空间基础。
建设美丽生态 厚植 " 幸福不动产 "
" 十四五 " 以来,榆中县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让美丽生态成为群众的 " 幸福不动产 "。
榆中县通过 " 微改造 "" 精提升 ",坚持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理念,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 " 三北 " 防护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程,4 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约 40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 16%。
多年来,皋兰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治理、蔡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治理等项目,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 88%,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土壤环境总体平稳。深入开展 " 村村万树 · 绿美乡村 " 行动,加快实施 " 三北 " 防护林六期等项目,完成县城东西两山春季造林任务,栽植各类苗木 210 万株。
厚植绿美底色,推动城乡融合。永登县全域推进村村万树 · 绿美永登建设;创建国家 " 两山 " 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项目实施,打造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永登县通过践行 " 两山 " 理念,落实黄河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争创国家 " 两山 " 实践创新基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过常态化推进 " 两河一沟 " 和河湖 " 清四乱 " 行动," 两河 " 流域断面水质均 100% 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系统开展生态综合治理和国土绿化行动,庄浪河生态发展共同体、呢嘛沙沟整治等项目顺利推进,完成人工造林 26 万亩、封山育林 16 万亩、退化林修复 2.7 万亩,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红古区坚持生态产业与城市品质协同发展,以 " 精品红古 " 行动为牵引,打造精品街巷、精致广场 5 个,实施红山路小游园、川海大桥两侧小游园建设及滨河路沿线园林景观提升改造,2024 年新增绿地 16.37 万平方米。高标准建成湟水河—大通河交汇段生态廊道,2025 年新增金河煤矿小游园 8706.83 平方米、下窑社区小游园 3734.13 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38.17%。
本报记者 杨贵智 文 / 图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