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8 月 26 日,港交所官网的一则更新,让图达通再次成为激光雷达行业的焦点——这家曾在 2023 年拿下 " 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出货量冠军 " 的企业,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不同于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的顺利上岸,图达通的上市路布满荆棘。
2023 年图达通筹备纳斯达克未果,随后今年 2 月港交所递表失效,如今选择 SPAC 模式(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曲线救国 ",试图用 117 亿港元的估值,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激光雷达赛道里再搏一回。
不合时宜的 1550nm
图达通的招股书来看,公司基本面悲喜交加。
此前一大进步是,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图达通毛利率首次转正至 5%,然后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至 12.6%,实现 319.7 万美元毛利润。
虽然公司层面毛利率由负转正是有意义的里程碑,但从行业层面来看,激光雷达公司毛利率转正已不是新鲜事。禾赛科技 2024 年毛利率已达 28%,速腾聚创 2024 年毛利率也接近 20%,图达通的 12.6% 更多是赶上了行业基准线。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背后的原因,与图达通的技术路线成本压力直接相关。
图达通主打的 1550nm 激光雷达,核心材料是铟镓砷,成本是禾赛和速腾等公司采用的 905nm 路线的 2-3 倍。尽管 1550nm 在探测距离、抗干扰性上更优,但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市场里,高成本成了掣肘——激光雷达价格已从 2022 年的 2-3 万元,降至 2025 年的千元级,图达通的 1550nm 产品很难在性价比上与对手竞争。
高成本烧钱投入,同时没有足够多的订单换回现金流,账面上,图达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2022 年到 2024 年,再加上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累计亏损超 8 亿美元,且从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亏损规模不断扩大,分别为 1.88 亿美元、2.19 亿美元、3.98 亿美元。
与此同时,禾赛已经在去年实现盈利,今年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4410 万元。
图达通曾因单一大客户风险被市场诟病。作为蔚来的 " 嫡系供应商 ",2022 年至 2024 年,图达通来自蔚来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 88.7%、90.6% 及 91.6%。
如此高度依赖的大客户,导致图达通议价能力被削弱是必然。报告期内,公司专为蔚来打造的猎鹰系列产品单价持续下滑,从 2022 年的 879 美元 / 台降至 2024 年的 704 美元 / 台。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为降低依赖,图达通近年来努力拓展新客户,已与宏景智驾、挚途科技和 Pony AI 合作,将激光雷达集成至商用车和物流场景。然而,这些新客户的收入占比至今未在财报中披露。
今年 5 月,图达通还宣布与中国头部汽车集团达成合作,获得其旗下多个品牌车型的 " 独家供应权 ",业内猜测该客户为上汽或一汽。但要注意的是,汽车行业的订单存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差,即现在签下的订单,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实现量产交付。
与此同时,图达通的现金流并不富裕。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公司的现金和等价物仅 2427 万美元,流动负债却有 9775 万美元,流动资产净值仅剩 648 万美元。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不过市场目前对图达通的估值较为合理。按照港交所披露的并购交易中,图达通的 SPAC 合并议定估值约为 109 亿元人民币,禾赛美股目前市值 250 亿元人民币左右。研发开支方面,去年图达通研发开支约 4.6 亿元人民币,禾赛则为 8.5 亿元人民币。
按估值与研发开支比例来看,图达通该数值为 23.7,禾赛则为 29.4。
行业老四自救
两次折戟后,图达通急于通过 SPAC 上市,是意料之中。
如今的激光雷达已从早期的稀有零配件,变为安全标配件,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规模与成本的竞争。头部玩家身位已经卡死,行业已进入成熟的中后期,行业老四图达通自然没有理由不焦虑。
从市占率来看,截至去年,图达通在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占率已跌至 12.8%,远低于禾赛的 20.3%、华为的 19.1%、速腾的 16.7%,后三者占全球市场近六成。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本质上,图达通的掉队,是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其坚持的 1550nm 路线,更适合 高端 ADAS/ADS,比如 L4 级自动驾驶,但当前市场需求的主流是 L2+ 级辅助驾驶,需要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激光雷达,而 905nm 产品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行业整体来看,激光雷达市场前景广阔。根据 IDC 数据,2025 年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 45%,而激光雷达作为 "ADAS 的眼睛 ",渗透率将从 2023 年的 10%,提升至 2025 年的 35%,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30 亿美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77%。
但高增长背后,是价格战的残酷。激光雷达价格已从 2022 年的 2-3 万元,降至 2025 年的千元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因此,布局第二增长曲线成为激光雷达企业维持增长的共同方向。
(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方向,是机器人领域。这一领域的增长速度,远超乘用车市场。
目前进度来看,速腾聚创今年上半年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 4.63 万台,同比增长 400%;禾赛科技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为 9.83 万台,同比增长 693%;图达通尽管拿下了九识智能、中立股份等企业的订单,但 2025 年上半年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仅 5000 台,规模远落后于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激光雷达公司已经呈现出清晰的 " 双轮驱动 " 结构。
以禾赛为例,ADAS 业务是毋庸置疑的基石业务,公司绝大多数的收入与毛利润都由其贡献;机器人目前的高增速中包含了一定的低基数因素,且同期收入占比不高,短期内对整体业绩的贡献有限,但可以提升整体毛利率和拉高估值天花板。
这一背景下,图达通则陷入造血窘境—— ADAS 业务在价格战中扩张受阻,已成红海,机器人业务这片蓝海的货币化又远未达到爆发阶段。SPAC 上市后,图达通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