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莫迪向他承诺,印度将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就在一个月前,莫迪还与普京在专车内谈笑风生,关系看似融洽。
然而,这一态度转变却来得毫无预警,背后隐藏的地缘政治博弈令人深思。
印度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愈发重要。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买家之一,印度的石油进口需求巨大。
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总量约三分之一,是其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然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和特朗普的施压,让印度不得不在美俄之间寻找平衡。
特朗普提出所谓 " 二级关税 " 方案,威胁对进口俄油的国家加征额外关税,显然是针对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俄油进口大户。
面对压力,中国选择无视,而印度则表现出 " 愿意配合 " 的姿态。
印度的国有炼油厂暂停了新的俄油订单,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
然而,这并未得到特朗普的认可。在 8 月,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 25% 的关税,并以 " 进口俄油 " 为由再加征 25%,总计 50%。
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不仅是削弱俄罗斯经济,更是迫使印度在贸易谈判中向美国妥协,开放市场并增加从美国进口石油。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迅速调整策略,试图挽留印度这一重要客户。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每天向印度出口约 170 万桶石油,试图通过经济优惠维持双方的合作。
然而,莫迪向特朗普的承诺让俄罗斯感到措手不及。
虽然这一承诺尚未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但释放了一个信号:印度正在重新审视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寻求在美俄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印度的两面外交策略充分体现了其灵活性。
一方面,它试图缓解美国的压力,避免被卷入更大的经济冲突;另一方面,它继续利用俄罗斯提供的优惠条件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这种平衡术使印度在美俄博弈中游刃有余,但也让其外交政策显得更加复杂。
特朗普之所以选择此时公开莫迪的承诺,显然是为了给普京施压,迫使其在俄乌冲突中做出让步。
特朗普强调,印度停止进口俄油的过程需要时间,但他相信这一过程会很快结束。
通过印度的表态,特朗普试图向普京释放一个信号:如果俄乌冲突不结束,俄罗斯可能会失去印度这个重要的石油市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