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星球News 10小时前
15万台车,李斌和蔚来「必须盈利」的信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木俞

「四季度盈利目标必须实现。」

根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近日李斌在蔚来内部会议分享的四季度个人 VAU 上,再度展现了对四季度盈利的决心和信心。

他将四季度盈利列为 VAU 的第一条,并强调「四季度盈利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整个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这一年来,李斌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反复给出「蔚来 2025 年第四季度必须实现单季度盈利」的承诺。

一方面,根据蔚来披露的财报,2025 年一二季度累计亏损达 104.05 亿元。自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已超 1200 亿元。

另一方面,距离四季度末尾还有不到三个月,留给蔚来扭亏为盈的时间并不算充裕。

而李斌的态度十分坚决,他认为,2025 年是蔚来的产品和技术收获大年,量产技术上车、销量提升可以提高毛利率。

再加上管理层面坚定推进降本增效,他们很笃定蔚来四季度会实现盈利。

同时,四季度要实现月均交付 5 万辆,总计 15 万辆,毛利率恢复到 16-17%。

随着第三代蔚来 ES8 和乐道 L90 的上市和交付,蔚来的销量正一步一个台阶,迈向李斌的目标。

蔚来 9 月交付新车 34749 台,创历史新高,品牌也逐渐走出销量不佳的低谷。

那么,临近 2025 年末,蔚来这份盈利答卷,有望如期交出来吗?

李斌在内部会议上提出了盈利冲刺的「三部曲」。

第一件事就是保交付,他认为 ES8 目前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新车交付,并直言「多交付一台,今年盈利的概率都会增加一点。」

蔚来销售负责人杨波曾在直播间透露,新一代 ES8 今年 4 万台产能,在 9 月 20 日当晚开售时已经售罄。

根据微博博主 @孙少军 09 的消息,全国门店平均新增订单达 80-85 台,远超预期。

新 ES8 全力赶产的同时,后续新增的订单也能够成为明年一季度的交付储备。

另外就是「5566」了,李斌在 VAU 当中提到要扩大「5566」车型的销量开口,以此巩固 30 万价位的销量基盘。

明年一季度,新能源车购置税将会进行调整。在这个节点之前,购车需求会持续爆发,所以对于蔚来而言,四季度就是一个「抢收」的季度。

「5566」的销售打开局面,对蔚来品牌整体的交付数据,同样会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件事,李斌认为是供应链,全新 ES8 的市场需求超出了蔚来内部预期,12 月份的产能要做到 1.5 万台以上。

既然保交付是全新 ES8 接下来两个月冲刺的重点,那么配套的供应体系就不能掉链子。

内部讲话中,李斌提到,除了改款 L60,蔚来公司四季度没有新车发布。

但除了新车交付,蔚来还需要完成另一项指标:「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

以辅助驾驶为例,李斌依然坚持蔚来辅助驾驶的目的是「解放精力、减少事故」。

他表示,蔚来的事故率相比去年同期降低了至少 15%。或许,提高主动安全能力,就是蔚来软件交付的重点。

按照李斌的说法,做好以上这三件事,四季度盈利「就有很大机会达成」。

在他看来,盈利的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多卖车上。

前三季度,通过蔚来的调整,基本上把研发、销售、管理费用支出优化完毕,所以蔚来四季度的核心任务已明,即卖车、降本、提高体验。

盈利「三部曲」已经写下,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剩下这两个多月,蔚来还有机会交出这张盈利的答卷吗?

撇开舆论喧嚣,蔚来过去三年的交付量,实际上都在稳步增长。

2022 年,蔚来交付 122486 辆新车,同比增长 34%,2023 年,这一数字提高到 160038 ,同比增长 30.7%。

2024 年,蔚来继续创下 221970 辆的交付新高,同比增长 38.7%。

虽说蔚来每年都以稳健的步调向上走,但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蔚来的对手也在变强。

零跑、问界等品牌异军突起,前者在 2024 年交付超 29 万辆新车,跻身新势力品牌 TOP3。

对蔚来而言,这样的增速并不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蔚来今年需要,也确实做到了更高的交付增速。

根据蔚来官方披露,2025 年一季度,蔚来交付 4.21 万台新车,同比增长超 40%;二季度交付 7.2 万台新车,同比增长 25.6%,环比增长 57.9%。

刚刚过去的三季度,蔚来交付了   87071 辆新车,同比增长   40.8%,创下季度新高。

而李斌为四季度设下了高达 15 万辆的交付目标,对比二季度的实际交付量,相当于翻了一倍。

另一方面,蔚来的费率在不断降低。

结合蔚来披露的财报,2025 年一季度调整后经营亏损为 59.47 亿元,二季度为 40.4 亿元,同比收窄 14%,环比收窄 32.1%。

对比一二季度的经营亏损,蔚来的 SG&A 费用迅速收窄,这其中就离不开蔚来今年 3 月推行的 CBU 机制。

李斌也在 VAU 当中再次强调 CBU 机制的意义,他认为 CBU 的目的并非「降本」,而是「提效」,即提高效率、提高产出、提高回报率。

结合三季度的新车交付数据,以及一二季度的费用优化来看,蔚来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接近盈利目标。

那么,大家觉得蔚来四季度能盈利吗?2026 年能实现全年盈利吗?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 李斌 供应链 杨波 新能源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