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三季度经济数据于 10 月 20 日公布。
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10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加快 0.2、0.4 个百分点,但较今年上半年有所回落。其中,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 0.4 个百分点。
这与之前市场的预期基本一致。
国家统计局称,三季度 GDP 增速回落,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国内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存在阵痛,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有待化解," 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问题 "。
(图源:图虫创意)
9 月出口创年内新高
" 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从增长水平看,我国三季度 4.8% 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 35.5 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24 年全年经济总量。
从具体数据来看,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度提升,是三季度经济的一个亮点。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53.5%,比上年全年提升 9.0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长 2.8 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56.6%,较二季度再提升 4.3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长 2.7 个百分点。
这也得益于提振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显效。
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 " 真金白银 " 助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截至 9 月 10 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 830 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 3 万人申请换新车。具体到社零数据,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971 亿元,同比增长 3.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37260 亿元,增长 3.2%。1 — 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5877 亿元,增长 4.5%,整体保持稳定。
近一年社零同比增速情况(图源:国家统计局)
出口方面则保持韧性。美国政府此前公布的经过调整的 " 对等关税 " 于 8 月 7 日生效,但 9 月中国出口仍大超预期,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长 8%。
虽然客观有低基数和工作日天数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中国 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于 9 月升至近五年同期最高,也彰显了出口韧性。
面对多方面压力和挑战,我国进出口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实现量质齐升。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29.0%,拉动 GDP 增长 1.5 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24.5%,拉动 GDP 增长 1.2 个百分点。
固投累计增速转负
不过,固定投资在三季度表现仍较低迷,并且增速在今年首次转负。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 亿元,同比下降 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0%。
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3.9%。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65835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5.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 63040 亿元,下降 7.9%。
"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跌幅还是在扩大,客观上要求各地稳定投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各地可适当微调保障房供应和二手房房源利用等政策,集中精力研究 " 好地段、低价格、高得房率 " 的产品供给。
" 因为这些产品是有需求的,要让房企围绕这个主攻难题,反过来促进供地和规划政策优化,真正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具有企稳的扎实基础。" 严跃进说。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1.1%,制造业投资增长 4.0%,均较上半年有明显回落。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这是自 2021 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首次低于 GDP 累计增速。
近一年固投增速(图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显效发力,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 10% 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 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 2.0 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 16.6%,比去年同期提高 2.2 个百分点。
不过在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还是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分别增长 33.1%、20.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1.7%,比上年同期加快 1.7 个百分点;机器人、3D 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绿色设备及绿色材料等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10 月 20 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开始举行,将讨论 " 十五五 " 规划。距离今年结束,同时也是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还有最后一季度,后续经济走势将会如何?
" 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
该发言人进一步提到,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 " 两重 " 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图源:图虫创意)
在前三季度实现 5.2% 增长的基础上,不少机构预计,全年实现 5% 左右的增长概率较大,但一些问题也需要重视。
广开首席产研院院长连平认为,四季度是全年经济收官的冲刺阶段,也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预计相关部门将全力推动扩大投资,为完成全年和 " 十四五 "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而针对当前地方投资缺项目资本金等问题,连平认为,四季度将积极推出 5000 亿元规模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并抓紧投放到具体项目。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财政方面,高基数挑战和经济短期下行风险增加,四季度政策 " 适时加力 " 的可能不能排除,但年内调整预算、增发国债的概率不高,预计将更多依赖准财政工具和存量债券资金的使用。方向上要继续加大 " 投资于人 " 力度,并加快土储和基建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