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 昨天
微软中国CTO韦青:AI时代,别让你的努力变成-1 × 100 = -10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我曾经有一个 CTO 的朋友来找我,他说,韦青,你能不能给我分享一下,我怎么跟着技术?上一星期刚学的技术,被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就是它了。结果这星期,又被一个新技术、新的说法给推翻了…… "

—— 韦青

这段对话,是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正在焦虑的你?

AI 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席卷而来。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一边兴奋,一边迷茫。我们疯狂地追逐着每一个新模型、新工具、新概念,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时代抛弃。

然而,追得越快,似乎越是疲于奔命。

我们是否想过一个根本问题:当我们在谈论 AI 的时候,那个 " 沉默的主角 " 是谁?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一个真正穿越过数十年技术周期的人——微软中国 CTO 韦青老师。他将带我们暂时跳出喧嚣的技术表象,回归那个最重要、却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 " 主角 " ——我们自己

你是否正在患上 " 思想肥胖症 "?

韦青老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 食品行业被工业化之后发生了什么?一个永远认为有上顿没下顿的肉体,进入了一个食品无处不在的时代。结果是什么?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

" 那么现在,当我们的精神食粮被大规模工业化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每天看数字信息的方式,在本质上,有没有跟‘捡起什么吃的都往嘴里塞’,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信息,正在像工业化食品一样,以指数级增长塞满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大脑,像一个从未经历过食物过剩的原始人的肠胃,在信息的盛宴面前,毫无节制,最终患上了 " 思想肥胖症 "。

我们以为看得越多,懂得就越多。但真相是,我们只是在用海量的信息,喂养着深不见底的焦虑。

AI "+" 你,还是 AI " × " 你?

我们总说 "AI+",希望用 AI 赋能自己和企业。但在韦青老师看来,这个 "+" 号,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误解。

他分享了一个更深刻的公式:

最终成果 = ( 你的思想、组织、文化 ) × ( 技术 )

这个 " × " 号,残酷地揭示了真相:

" 如果你的思想、你的文化是 1,乘以 100 分的技术,你得到 100。如果是 2,你得到 200。"

" 但如果,你是 -1 呢? -1 加 100,是 99。-1 乘以 100,是 -100。"

当我们的底层认知和思维模型没有升级,当我们的根基不稳,再先进的技术,不仅不是助力,反而会成为加速我们偏离航道的 " 毁灭级 " 力量。

真正拉开差距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驾驭技术的人。

答案,在那棵 " 成长之树 " 里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内核,让自己成为公式里那个正向的、不断增大的乘数?

韦青老师为我们构建了一套严谨而深刻的框架——" 成长之树 "。他认为,个人与企业的成长,就像一棵树,需要从 " 根 " 与 " 茎 " 开始。

它的 " 根 ",是五种穿越周期的底层思维模型:

系统思维 ( System Thinking )

审辩思维 ( Critical Thinking )

贝叶斯思维 ( Bayesian Thinking )

逆向思维 ( Inversion Thinking )

成长思维 ( Growth Mindset )

它的 " 茎 ",是那个唯一的主干——确立 " 以人为本 " 的三观。

" 我们要打造的是为人类服务的 AI,而不是成为人的 AI ……当机器看起来越来越像人,这才是最麻烦的。"

" 你强,它就强;你弱,它更弱。"

只有根深蒂固,主干强韧,我们才能长出繁茂的枝叶,开出绚烂的花,结出甜美的果实。

那么,具体该如何构建这棵 " 成长之树 "?

那五种决定未来的思维模型,其核心心法究竟是什么?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考 100 分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又能从《西游记》的真假美猴王和《画皮》的故事中,为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借鉴些什么?

所有答案,都将在韦青老师 2025 混沌系列课《沉默的主角与成长之树》中,为你一一揭晓。

本堂课程将是系列课的第一节。这不仅是一堂关于 AI 的课,更是一次关于我们自身成长的深度探索。它将帮助你拨开迷雾,回归本质,找到你在 AI 时代的生长之力。

诚邀你一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直播主题】《沉默的主角与成长之树(上):根与茎》

【主讲人】韦青 微软中国 CTO、工程师

【直播时间】10 月 25 日(周六) 早 9:00

与韦青老师一起,稳固根基,穿越迷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cto 微软中国 工业化 公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