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低生育率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推迟生育计划,但高龄备孕的现象却日益普遍。
数据显示,我国高龄孕产妇比例已超过 15%。然而,35 岁及以上女性面临着受孕率下降、不孕风险上升的困境,同时高龄妊娠也伴随着更高的流产率及妊娠并发症风险。
也有女性发现,长期的工作压力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已悄然削弱了夫妻二人的生育能力。
而备孕阶段,女性天然要承受更大压力。频繁接受医学干预,她们不得不打乱正常工作与生活节奏,也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中,承受精神上的考验。
婚前全款在北京买房,过劳肥胖的我却怀不上孩子
小满 38 岁 全职备孕半年 北京
2025 年 1 月,38 岁的我怀孕了。但 3 月份,我在检查出得知胎停。养身子到 7 月份,我和老公继续试着同房,一个月后验孕棒显示弱阳,这一次,以生化妊娠告终。
我和老公都去检查过,我的卵子质量不错,只需掐准排卵期同房。而老公小我 10 岁,他的各项指标也没问题。但问题在于,我怀得上,留不住。
2024 年 10 月婚礼结束,我开始备孕。当时我 37 岁,体重 190 斤,在医院检查出抗体高,还有轻度脂肪肝,医生建议我先减肥,再备孕。
但直到第二次怀孕后生化妊娠,我才意识到,虽然只备孕了两个月,我必须去挂生殖科了。
在生殖科,我被诊断出叶酸功能不全、维生素 D2 与 D3 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而最关键的仍是体重控制。医生建议我去减重科或营养科——我的内脏脂肪高达 45%,甲状腺功能(TSH 指数)也不理想。
过往高强度的工作,不科学的节食减肥,严重影响了我的子宫环境。
我和老公是姐弟恋。他身高 180 以上,长相阳光,是我生理性喜欢的那类男性。恋爱长跑 10 年,我一直在拼事业,我在一家电商公司做 4 年助播,一播 5、6 个小时,体力负荷极大。凌晨下播后,喝小甜水,吃高油、咸辣的刺激味蕾,成了我犒赏自己的日常。几年间,体重从 120 斤疯狂窜到 190 斤,但我也在物质上收获颇丰,婚前靠自己全款买下婚房。
结束那份工作后,我采取 " 只要饿不死就往死里饿 " 的极端方式,开始减肥。我买了一个两升的水壶,第一周每天只喝水,第二周喝水和牛奶,第三周吃饭就吃几只水煮虾,第四周会再加一点减脂餐 …… 吃完放纵餐,我会马上喝西梅汁或者吃泻药。循环了半年,我减掉 70 斤,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脱发,闭经了两个多月。
之后,我换了一份建筑公司新媒体运营总监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关注数据,我感觉精神压力很大,体重很快反弹到了 160 斤。再次决定离职时我 36 岁,离职的一个原因,就是备孕。
我知道,这样的工作强度,会持续消耗我的身体和最后的生育窗口,我希望把握当下仅存的生育机会。此前,我和丈夫养了一狗二猫,或许人到了某个年纪,大脑就会被激素左右,当身体感知到生育力衰退时,会加速刺激分泌,我们就会莫名其妙地对拥有一个孩子产生渴求。
对于生育,丈夫表示支持。一直以来,家中大事由我做主,包括结婚、买房、育娃,都是由我来推进的。我是北京女孩,就我了解到的北京土著组成的家庭,女孩在婚恋中占据话语权和主导权的不多。在决定生育前,我对这段感情是满意的。我全职备孕失去收入后,家中的收入开支,也依靠我的存款和他的收入来负责。
但是备孕后我发现,男性仍然没办法共情女性的生育处境。每到去检查,或者减肥进入平台期时,我陷入焦灼时," 我该怎么办啊?" 当我去问他,他只会说:" 哦哦 "。既得不到实际的情感支持,也没有帮助。备孕期,遇到问题或者情绪波动,我只能找 AI 求助。
目前,我在根据 8 月份医生给的减重指南科学减肥。每天早上 7 点半自然醒,起床煮鸡蛋,弄黄瓜,8 点半去遛狗做运动,再去超市买当天的食材,下午还要出去走路两个小时,晚上 9 点半就早早上床,不再熬夜。
我曾想过试管,搞个龙凤胎,但想到要取卵,打促排针,还是退缩了。我和老公商量,也给自己一个期限,到 40 岁,如果备孕到了需要伤害身体的地步,就不要了,把房子一卖,四处旅游,闲云野鹤。但我也不确定,我是否真能放下生育的执念,会接受试管。

图丨备孕期间的餐食
有了二胎,我才发现,自己可能并没有精力带两个孩子
宋丽丽 45 岁 自然备孕 3 年 北京
女儿刚出生时,前夫出轨了。她 3 岁那年,我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后来嫁给了现任丈夫。他待女儿如己出,也未要求我再生育。
疫情期间,飞盘、足球等活动流行起来,一天丈夫参加完活动,提到队友们都是和 " 自己的孩子 " 一起玩。我忍不住琢磨 " 自己的 " 三个字,是不是意味着他想要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加上那时身边要二胎、三胎的人越来越多,我心里萌生了二胎的念头。
在餐桌上告诉丈夫和女儿这个决定时,丈夫眼睛都亮了。8 岁的女儿看起来也非常开心,这坚定了我备孕的想法。
我在一家私企做部门负责人,有数十万存款,丈夫收入稳定,公婆在北京五环外有一排底商铺子,为让我踏实怀孕,备孕几年间,他们每年过年直接给我发 10 万元红包。2021 年,我正式开始备孕之路后,才发现,即便是金钱、家人的支持都有,对于像我这样的高龄女性来说,身体基础、时间、精力才是挑战。
2022 年备孕前做检查,我发现身体问题比想象中更多:除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多囊引发)、子宫肌瘤、因月经失调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排卵障碍,甚至还被怀疑有糖尿病前期——因为我的饮食偏好是爱吃米面等精细主食,尤其晚上常吃夜宵和甜食。
为了怀孕,我开始每天规律服药,补充叶酸和维生素,还自备血糖仪随时监测。我发现晚上 7-8 点血糖最容易失控。
2022 年前后,我的工作繁忙,有时清晨飞杭州,下午到深圳,晚上还能飞回北京陪陪女儿写作业。压力大,一到夜晚,我喜欢拆一大包咸口零食、喝一瓶碳酸饮料或吃一盘水果缓解压力。我猜测是压力促使皮质醇分泌,加重了胰岛素抵抗,于是果断戒掉了夜宵和水果。
医生告诉我,除了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生殖系统问题,贫血、心脏病、糖尿病或免疫异常等全身性疾病,也会给备孕和妊娠增加负担。此外,压力过大会导致排卵紊乱、输卵管痉挛等问题,不仅降低受孕几率,还会延长治疗周期。
为了怀孕,我每月至少往返医院 2~4 次。频繁请假引来领导不满,后来我只能趁午休冲去医院,工作、带娃、备孕,感觉 " 比打三份工还累 "。医生反复叮嘱不能劳累、要保证睡眠,可我的工作性质根本不允许规律作息。有时好不容易把卵巢功能、激素水平调到适合怀孕的状态,几个熬夜项目一来,一切又回到原点。
从小到大,除了第一段婚姻,我一路都算顺利。可多年备孕无果让我第一次感到无力——仿佛作为女性最基础的功能正在迅速衰竭。年龄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剑:35 岁后卵巢功能不可逆地衰退,38-40 岁进入加速期,而我已经快 45 岁了。
尝试无数方法后,我最终选择了试管。经历了 3 次宫腔镜检查、3 次取卵和 1 次子宫肌瘤手术,共 3 个试管周期。前两次均未着床,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44 岁怀孕,我属于极易早产的高龄孕妇,幸运的是我最终熬到足月才生产。确认怀孕后,我推掉所有工作请了长假,默认放弃最后一次晋升机会,一直在家卧床休息。今年父亲节,二宝终于平安降生。
新生命的到来,我是喜悦的。但是问题接踵而至,公婆虽然肯出钱,但他们无法帮助带娃。尽管请了月嫂,但我还是感觉精力不足。二宝出生以来,一直忙着照顾他。有天,我发现女儿 Ipad 不离手,我提醒她效果也不大。后来我索性放弃了,没精力管了。

图丨《童话故事》
生育不仅是延续生命,更意味着家庭内部决策权的复杂博弈
晓拾 37 岁 与丈夫备孕 6 年 北京
2019 年我和老公结婚后,我一直没有刻意避孕。但婚后不久我第一次怀孕,就在约九周时胎停。过了大半年,我第二次怀孕。去医院检查时,胎心过缓,也就 95 次 / 分,医生提醒说,这么弱的胎心,怕是最终会消失。
医生的意思是劝我放弃,可孩子明明还有胎心,我哪忍心?为了保胎,我打黄体酮针,往自己肚皮上打肝素,战战兢兢熬了一个多礼拜。再去检查,孩子还是没保住,医生一看就说,胚胎已经不发育了。我也只能接受,做了清宫。
那几年,我怀疑是自己母体的问题,做遍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直到 2023 年,我带老公一同来检查时才知道,或许这两次流产,都是他的问题——报告显示,他的精子总活力 32%,远低于 40% 的最低标准,还伴有前列腺炎,最要命的是精子 DNA 碎片率高达 33%。
医生叹着气告诉我们,你爱人精子原地转圈圈呢,都不带跑的,还都不完整。接着和我解释,正常精子 DNA 碎片率应低于 15%,超过 30% 就是高危。这不仅大幅降低怀孕几率,还极易导致流产,即便做试管,也可能影响胚胎质量,引发子痫或早产。
看到我满脸惊恐,老公才交代:他 13 岁开始抽烟,如今两天三包;爱骑摩托车,不仅代步还跑山,三个月能跑两万公里,他不知道摩托车车座长时间压迫睾丸区域,会影响生育;他还喜欢久坐打游戏,常陪客户泡澡,而高温与久坐都在悄悄损害精子质量。医生摇头说,老公的生活方式,全是男人的雷区。
我听完心里一凉,哀怨和委屈涌上心来。
我们从医院抱回一堆药,开始了漫长的调理阶段。但我不敢和家人说实话,否则他们必然会让我离婚,只得从中周旋,说是他工作压力大需要调养。
此后,我开始接管老公生活的指挥权,每天盯着老公吃药,烟完全不让碰,饮食基本是生蚝、肉蛋奶和水煮菜,每天一个番茄要求他生吃,一周给他吃三四根海参。我扔光了他的牛仔裤,只准穿宽松的运动裤,要不是他极力阻拦,摩托车骑行裤我也想扔,最好断了骑车的念想。
老公还算配合,他比较难适应的是排卵期同房。我从网上看到说,排卵日前 5 天和后 4 天,连同排卵日共 10 天都是黄金期,我就增加同房频率,周末甚至两三次。

图丨《玫瑰的故事》
老公苦笑自己像个工具人,我又何尝不是呢?我是独生女。我家是我爸说了算,20 多岁时,他看我上班没挣几个钱还要天天加班,就说别上班了家里养得起,我就一直没上班。和老公结婚以来,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车、房、老公的工作,都是爸妈出钱出力。
这本是幸福的经历,但经济支持的背后就有控制,我爸催我赶紧要孩子,最好要两个,孩子有一个跟他姓。有一回老爷子喝多了,说要是没孩子,房子和遗产他都给捐了,我一分钱也拿不到。
我渐渐看清,生育这个看似自然的行为,不仅是爱情的结晶或生命的延续,更是一个家庭内部资源、决策权、个人自由之间复杂博弈的焦点。
如今,老公中西药同吃,副作用很大,恶心、失眠、盗汗 …… 有几次,我半夜醒来伸手一摸,他枕头全湿了,他以为太热去开空调,又冻得缩回被窝。
我心疼他。但摆在我面前的,是更直观的现实,他的不孕不育可通过治疗克服,但年龄给我带来的折损不可逆转。女性卵巢功能在 35 岁之后极速老化,就像树枝突然折断垮掉一样,临床上 35 岁及以上妊娠的产妇,就是高龄产妇了,那时候面临的问题还会更复杂。
现在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赶紧生。除了月经期,我每天早上会喝一杯黑豆豆浆,补雌激素,养内膜,帮助卵泡发育。每个月跑五六次医院监测排卵,一来想精准定位排卵日期,二来想让医生评估卵泡和内膜质量。发现内膜太薄,医生就给我开了紫河车,那味道特别恶心,每次我都捏着鼻子灌进嘴里,许久都缓不过来。
两年多了,每次去医院要起个大早,从北京的东南角,跑到城中区,单程 30 多公里。在那里等待抽血、做 B 超,和医生沟通,短则半日,长则一整天,从隆冬到酷暑,我不记得这样的日子从哪天开始,也不知道哪天才会结束。
自然受孕的执念,让我吃了 5 年备孕的苦
杨琳 36 岁,备孕 5 年 ,广西
2020 年,萌生备孕念头后,我去医院做了检查。我一直月经紊乱、痛经严重,检查后发现左侧卵巢有巧克力囊肿,医生告知这会影响怀孕,即便手术也可能复发,建议术后直接试管。
我猜这病和创业有关。2018 年,我和老公一起开了一家剧本杀店。此后,我们常出差、熬夜,日常靠避孕药避孕。忙时我亲自带本,店里不禁烟,我也就长期吸着二手烟;烦闷时靠喝酒解压,后来甚至依赖安眠药入睡,每天唯一的运动就是从座位走到厕所或门口拿外卖。
但我心里始终存着 " 自然受孕 " 的执念——医生只说 " 影响怀孕 ",没说完全没机会。
囊肿切除后,我踏上了自然备孕的路。监测排卵、促排、中药、针灸 …… 每月跑五六次医院,半年过去仍无结果。进一步检查怀疑输卵管有问题,需做造影。
我在网上看别人的造影经历,越看越慌。等在检查室外时,手脚不自觉地发抖。护士碰到我冰凉的手,问:" 是不是太紧张?" 我勉强笑笑。消毒、放鸭嘴钳、插管 …… 每一步都让我神经紧绷。
医生们反复调整位置,注入碘水时剧痛让我失控喊出声——比最严重的痛经还痛。我指甲掐进肉里,贴的甲片都掉了一个。结果一侧通畅,一侧通而不畅,疑似术后粘连。
即便如此,我仍没去生殖科,转而换中医,继续针灸、艾灸、喝中药。我总觉得只有 " 走投无路 " 的人才做试管,那种 " 我能自然怀 " 的执拗始终挥之不去。
直到 2024 年,仍无进展。我焦虑地刷着科普视频,终于走进生殖科。医生建议人工授精,三个周期全失败。按医院标准,三次人授不成就要转试管——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快到尽头了。
最难过的是,还没尝到育儿的苦,先尝遍了备孕的痛。心力交瘁下,我终于走上试管之路。每天打针吃药,用了很久生长激素,第一次取卵 10 颗,配成 3 个胚胎。首次移植失败,第二次终于怀上。我们欣喜地买了好多小袜子、小衣服,把各种颜色的小鞋排成一排拍照。
然而孕 14 周时,我突发腹痛呕吐,血氧骤降,迅速被推入手术室。半昏迷中只听见 " 没有胎心了 "… 开腹后发现一个 2mm 的卵巢囊肿破裂扭转,还伴有子宫动脉喷射状出血,术后进了 ICU。两天后情况稳定,才转回普通病房。

图 | 《生门》
今年检查身体尚可,国庆前我又取了 12 颗卵,却被告知质量极差,只受精 2 个且不建议移植。家宴上亲戚的孩子满地跑,我独自失神坐着。婆婆嘴上劝别急,眼里却藏不住期待。身在两广,生育观念压得我透不过气——妈妈怕人闲话,婆家盼孙子,我更怕婚姻动摇、晚年无依 …
回头看,我走了整整五年弯路。身边年轻人熬夜喝酒仍轻松怀孕,让我误以为生育很简单。如今才懂,每个挥霍健康的瞬间,都在暗中标好价码,包括不当服用避孕药 ……
今年我 36 岁,不再天真地以为走进生殖科就一定能当妈妈。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想我还会继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