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先从美团说起。
投资界获悉,美团旗下国际业务平台 Keeta 正在招兵买马——陆续发布了运营、产品、算法、市场等多个领域的相关职位,工作地点涵盖利雅得、迪拜、科威特、巴西圣保罗、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当中年薪 120 万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这背后,美团正发力全球化。几个月前,王兴为美团全球化战略定下了 " 十年之约 ":国际化业务是一个长期战役,是 10 年以上才会有大成的事情,至少得用 10 年的眼光去看待。
放眼望去,中国互联网大厂不约而同出海远征。
百万年薪招人
Keeta 发力
第 一仗往往从招人开始。
在招聘软件上,美团 Keeta 发布大量招人信息。其中可见月薪最高 9 万元的数据分析师、月薪 7 万的沙特会员运营专家、阿联酋业务分析负责人,以及年薪最高 120 万元的高级算法专家等职位。

不仅如此,在其发布的月薪 6 万以上的海外市场高阶管理岗中,base 地出现了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由此可见美团继进军沙特、巴西市场后,下一步的海外扩张方向。
回想 2023 年 5 月 21 日,作为外卖国际化征途的第 一站,美团正式在中国香港推出全新外卖品牌 Keeta,与 Foodpanda、Deliveroo 等现有玩家展开激烈竞争。五个月后,Keeta 业务覆盖全港。
2024 年 9 月,Keeta 落地沙特阿拉伯,开始中东的征伐。今年 5 月,美团宣布将 Keeta 引入巴西,并计划 5 年内在巴西投入 10 亿美元支持该项目的发展,预计 2025 年底前,Keeta 将进入巴西最 大的城市圣保罗。
资料显示,目前 Keeta 业务已覆盖中国香港、巴西、沙特、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阿联酋等多个市场。
实际上,美团的国际化战略可以追溯到更早。记得 2016 年,王兴提出海外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增量市场;后来他说:" 互联网下半场,上天、入地、全球化。" 此后,美团旅行试水海外市场。2018 年美团港股上市后,国际化板块第 一次以新业务的身份出现在美团的业务框架里。
2022 年 5 月,仇广宇加入美团,在到家事业群开始探索境外业务。在此之前,仇广宇曾在滴滴担任国际化事业部 COO,还在快手负责过国际化业务。他的到来,展示了美团更为宏大的全球化野心。
2024 年 8 月,美团的境外业务正式更名为 Keeta,由仇广宇负责。境外业务中,外卖是重中之重,美团的无人机配送也在国际市场逐步落地,此外,其充电宝业务于今年 8 月在英国伦敦上线。今年以来,Keeta 明显加快了扩张步伐,人才招聘也愈发密集。
最新的一幕则来自半个月前—— 10 月 20 日,美团宣布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Keeta 业务负责人仇广宇新晋加入 S-team(美团最高管理层)。这一领导梯队的常规调整,被视为美团进一步提升出海业务战略权重的重要信号。
王兴挂帅
" 国际化业务急不得 "
今年 2 月,美团上市以来最 大的一次组织调整出炉——明确了三个新方向:零售、国际化、科技,王兴再一次站到台前第 一线,细分的无人机、境外业务都直接向他汇报。
王兴亲自挂帅,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国内外卖市场增长放缓,开拓海外业务更加刻不容缓。今年第二季度,美团营收同比增长 11.7%,但经调整溢利净额同比下降 89%,远远低于市场预期。这背后,国内即时零售竞争已然白热化——京东在年初强势入局外卖领域,阿里迅速跟进推出淘宝闪购,今天(11 月 4 日)饿了么也正式更名淘宝闪购,三大平台掀起规模空 前的外卖补贴大战。
面对激烈竞争,王兴表态。就在 5 月 26 日晚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他毫不掩饰:" 每个互联网参与者都愿意在这场比赛中投入巨额资金。这说明最终的赢家将获得巨大的市场价值,而美团决心成为这一市场赢家。"
但站在当下,美团在海外市场同样面临着激烈竞争。
在 Keeta 筹备大规模落地的巴西,滴滴旗下的海外外卖品牌 99Food 已于上个月在里约热内卢启动试运营,并计划在 2026 年年中覆盖巴西全部 100 个主要城市。滴滴自 2025 年 4 月重启巴西外卖业务,4 个月的时间便进入圣保罗和里约两大都市圈。
无论美团还是滴滴,还面临着来自巴西本土巨头 iFood、Rappi 等平台的挑战。在中东市场,快速扩张之下的 Keeta,同样也在提防 Delivery Hero 旗下的 Talabat、Uber 支持的 Careem,以及沙特本土的 HungerStation 和 Jahez 等的掣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推的外卖业务,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也悄悄在海外打开了新局面。今年 5 月,美团自营零售品牌小象超市以 Keemart 这一海外新身份,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启动营业。
但全球化是一场漫长战役。正如王兴曾说," 国际化急也急不得 " —— " 我们花了 10 年时间建立起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我认为可能会需要再花 10 年的时间,才能让我们在海外市场有所建树。"
集体出海
中国大厂海外战争
跳出内卷,互联网大厂纷纷出海远征。
上个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共同宣布:投资 9.25 亿美元(约 70 亿港元),购置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 13 层商业写字楼,作为两家公司的中国香港总部。两家公司香港置业,背后剑指全球化:" 以香港为理想的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 国际化是一种能力,全球化是一种格局。" 马云曾多次表达这样的观点。
在这场谁都不想错过的全球化革命中,字节跳动的高管军团开始席卷全球。不久前,TikTok CEO 周受资晋升一位 90 后女将—— TikTok 产品负责人支颖,据悉她的常驻地包含新加坡和美国两地。
自 2023 年起,字节跳动将在中国市场历经淬炼的核心骨干,输送到海外战场。除了扎根新加坡的字节出海 " 总指挥 " 周受资,还有出任字节 CFO、是字节财务体系 " 压舱石 " 的高准,以及执掌 TikTok 电商全球战略的康泽宇、TikTok 电商欧洲业务掌舵人陈熙等。
还记得 2023 年的全员信中,张一鸣坦承:" 如何建好一个超大型全球化企业,对我们仍是新课题。" 但行动早已开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球化战争中,人才 " 特种兵 " 正在挑起国际化革命的大旗。
纵览这一轮全球化竞争,大厂一把手纷纷亲自坐镇。再如京东,早在 2014 年,刘强东就曾表示京东国际化是他 " 心里面最后一个梦 "。今年 5 月,京东物流在韩国首尔总部开启大规模招聘。不仅如此,京东推出的独立零售品牌 ochama 慢慢在欧洲站稳脚跟。
当全球化成为不容错过的时代主题,中国互联网从 " 内卷 " 转向 " 全球竞技 "。可以笃定,中国终将崛起一批全球性的互联网公司。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继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11/55683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