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 16小时前
华为太强,英伟达和诺基亚决定联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荣智慧

编辑|向现

诺基亚重新回到大众视线,拿到炙手可热的英伟达 10 亿美元投资,可不是因为黄仁勋怀旧。黄仁勋野心勃勃,希望为美国拿下 "6G 战场 "。

10 月 29 日,华盛顿,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万众瞩目的 GTC 大会宣布,以 10 亿美元入股诺基亚。当天,诺基亚股价暴涨 22%,英伟达市值顺势冲顶 5.05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家 " 五万亿 " 公司。

英伟达入股诺基亚

过去两个月,英伟达投资了好几十家公司,给 AI 企业领头羊、发明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 Open AI 的投资额高达 1000 亿美元;相比之下,投向诺基亚的 10 亿美元就有点 " 洒洒水 "。

10 亿美元金额 " 虽小 ",意义却相当远大。再怎么投资 Open AI,英伟达卖的也还是 GPU,但投资诺基亚,意味着英伟达要掌握 " 通信 " 主导权——通信不是硬件,而是硬件与人类世界的交互和连接,再往大了说,这是人工智能时代 " 万物互联 " 的权力。

5G 时代由中国华为主导,6G 时代,黄仁勋想把主导权 " 拿回美国 "。

01 一雪前 " 耻 "

英伟达每年都会召开 GTC 大会,全称 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也就是 GPU 技术大会,近几年更成了 "AI 风向标 "。

今年的 GTC 大会却很异样。

10 月 29 日,GTC 大会破天荒没在英伟达的诞生地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而是搬到了首都华盛顿。离白宫这么近,黄仁勋的发言也显得非常忠诚:没有特别强调 GPU 技术不说,反而大肆宣传 " 家国情怀 ",如何 " 令美国再次伟大 "。

前两个月的大手笔投资,包括投资 50 亿美元给 " 全村的希望 " 英特尔,都是英伟达推动产业融合、维持美国科技领先地位的最好证据。而此次投资诺基亚,更是 " 抢跑 "6G、夺回美国通信霸主地位的爱国之举。

2025 年 9 月,英伟达 50 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在通信领域,美国称霸多年。从铁路网、海底电缆、无线电传输一直到互联网、金融系统,国际通信的协议、标准一直由美国牢牢把持,一手塑造了 " 信息资本主义 " 的天罗地网 ……

直到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 5G 网络,掌握近 41% 的 5G 标准专利,华为以 32% 的份额位居全球 5G 设备市场第一。

因此," 雪耻 " 就显得很重要,而单靠英伟达自己又办不到。

诺基亚手机 11 年前就成了 " 时代的眼泪 ",被苹果及其模仿者打得丢盔卸甲。2014 年,诺基亚将手机业务卖给微软,微软折腾了几年 Windows Phone 也败下阵来,而诺基亚已经将业务重心转向网络基础设施(如光网络、IP 路由)、移动网络(5G 设备)、云与网络服务、专利授权和技术研发。

不要以为诺基亚过得不好。

2025 年上半年,诺基亚营收约 93 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大涨 31.58%;靠着从 2G 到 5G 的庞大专利组合,每年获得近 5 亿欧元的专利授权收入——躺着什么也不干,一年也能拿 5 亿欧元。

诺基亚 2024 年财报显示,全年净利润 12.84 亿欧元

诺基亚的法务部就相当于营收部门,靠起诉大公司 " 侵权 " 赚钱。诺基亚早年起诉苹果,拿到每年坐收 1 亿欧元的专利费;起诉三星,每年进账 2 亿欧元;今年还起诉中国汽车公司吉利,索要每车 49 元的专利费,坊间都把诺基亚叫做 " 专利流氓 "。

论 5G 专利,诺基亚也有不少。截至 2025 年,诺基亚手握 3000 多项 5G 核心专利,占全球总量的 12%,仅次于华为和三星,覆盖从基站芯片到通信协议的全链条技术。

论设备,诺基亚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为 13%,仅次于华为,排名第二。其中,诺基亚在除中国市场之外的市场份额为 17%,排名第二;在除北美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诺基亚市场份额为 12%,排名第三。

AI 时代的数据中心特别需要光网络设备,诺基亚 2024 年以 23 亿美元收购了加州公司英飞朗(Infinera),从而在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

对于又 " 红 " 又专的英伟达来说,联手 " 世界排名第二 "、150 余年历史的芬兰公司诺基亚,是(替美国)实现下一个十年 AI 霸主的最佳选择之一。

02 技术互补

英伟达与诺基亚的技术合作,黄仁勋是这么说的:" 双方将基于英伟达平台研发商用级 AI-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技术,为边缘侧 AI 设备和应用提供底层支持。"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黄仁勋想打造 AI 时代的 " 物联网 "。其实 " 物联网 " 的概念与应用,中国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了,光是 " 物联网大会 " 就举办过七八届,只不过那时 AI 的能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强。

黄仁勋自己也使用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马逊云服务(AWS)。他指出,亚马逊云在互联网上构建了云计算系统,而英伟达想在无线通信网络上做同样的事情。

亚马逊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它在全球 38 个地理区域里建了 120 个数据中心,确保高可用性和低延迟性;其次,服务种类多,计算、存储、数据库、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云计算场景全都包括在内;最后,用户按需付费,丰俭由人。

亚马逊云服务的愿景:构建全球最实用的 AI 智能体最佳平台

同理,英伟达想把自身的 AI 芯片,放进诺基亚的通信设备里,从而让某一区域内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智能眼镜等 AI 硬件统统带上 " 大脑 ",实现无线通信的 " 端侧 " 云计算。

RAN 听起来比较抽象,其实就像是人体内的 " 毛细血管 ",负责收集附近智能设备的数据。RAN 的往上一层,是连接主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中小血管,负责将来自多个基站的数据汇总、处理、分流。再往上就是骨干网,类似于 " 主动脉 "。

传统 RAN 是静态的,而 AI-RAN 相当于 " 装上了大脑 ",可以根据当前地区的网络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也就是说,每家每户的 AI 硬件," 大脑 " 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几公里外的诺基亚设备里。

对于行业而言,AI-RAN 的频谱效率更高,耗电量更低;对于消费者而言,AI-RAN 还能调配基站配置,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用户提供算力服务——所有端侧的硬件都可以增加更加本地化、更加及时的 " 功能 "。

英伟达部署 AI-RAN

此外,英伟达与诺基亚合作,也是想补齐自己光通信的短板。

据说,之前英伟达用 256 块 Hopper GPU 互联失败,其原因就是光通信技术出了问题。

通过投资诺基亚,英伟达不再满足于做 GPU 的提供者,而是开始向 " 下一代智能网络 + 边缘计算 +AI 基础设施 " 的平台供应商身份进发。

03 6G 争夺战

如果把 6G 网络看成是一个 " 智能城市 ",那么这座城市应该具有瞬间送达的物流,零事故的自动驾驶汽车,按需供给的能源,虚实结合的公共生活等等,而 AI-RAN 就是这座城市的智能中枢,一方面,公共资源依 AI 高效调度,一方面,每个市民都可以随时调用 AI 能力。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使用 AI 服务,可能像打开自来水龙头那么简单方便。

争夺 6G 的实质是争夺其 " 智能中枢 ",也就是 AI-RAN 这个架构。

在这方面,中国企业算得上百花齐放。

华为在 2022 年就提出了 Intelligent RAN 架构,初步构建 " 单域自智、跨域协同 " 的智能网络框架。2024 年,华为还推出基于 " 感知—分析—决策—执行 " 闭环的 HANA 架构。这些架构和 AI-RAN 只是名字不一样,做的东西是一样的。

今年 9 月,华为完成 5G-A 关键技术 RAN AI 的相关技术验证,围绕 AI 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的提升。

2025 年《5G RAN 竞争力评估报告》华为居榜首

中兴有 AIR RAN(AI Reshaped RAN)侧重先为每一个网络节点(基站)装上 " 边缘大脑 "。它优先确保单站层面的智能化水平和实时决策能力,通过夯实底层算力基础来实现网络性能的显著提升。

中国移动与亚信科技曾联合发布 AI 原生 RAN 基站方案,强调 " 一体设施 + 智能编排 "。其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基站算力动态共享和内生边缘大模型服务,还将 " 共同推动 AI 原生 RAN 基站在能源、矿山、教育、卫星互联网等行业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

此次 GTC 大会的开头,黄仁勋之所以强调 " 当下美国的通信技术建立在不安全的基础之上 ",潜台词就是 5G 时代中国企业主导权更强,制定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导致美国企业 " 不安全 "。他近年频繁夸赞华为,也是看到了华为通信技术上的持续优势,这些优势将延续到 6G 时代。

因此,6G 的赛道上,英伟达出手绑定诺基亚,取长补短,明面上,是 " 帮美国 " 抢回技术主导权,暗地(也不算暗)里是要做 AI 时代的巨无霸。

连搞了人形机器人、市值才 1 万亿美元的特斯拉都敢说自己市值 " 将达到 20 万亿美元 ",市值 5 万亿美元的英伟达总不见得更保守。

值班主编 | 吴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英伟达 诺基亚 美国 黄仁勋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