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17小时前
三个北大学霸的故事:粪便造假上市现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尺度商业,作者:李德林,编辑:刘振涛,题图来自:AI 生成

" 这个故事比我想象的还要疯狂,我发现自己一开始就无法放下它。 "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在读到《坏血》一书时,根本就停不下来,书里讲述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企业阴谋、杂志封面故事、被毁坏的家庭关系,以及一家曾经估值近 100 亿美元的公司的崩溃。

那是一个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都疯狂的创业计划:一个辍学的天才少女霍尔姆斯,她仅从指尖采集一滴血,放入一个便携式仪器中,就能即刻检验出 200 多项身体指标,而这样的检测,通常需要数天,才能在庞大的机器设备上完成。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编造的鬼故事。

2015 年,霍尔姆斯的声誉达到巅峰,不仅跻身全美 400 富豪榜,还入选《时代》杂志影响全球的百大人物,成为硅谷第一位亿万女性创业家。硅谷这个估值 90 亿美金的故事,同期在杭州上演,主角儿则是三位北大学霸,他们将故事的内核从一滴血更换成了一坨粪便。

2015 年,三位北大学霸在杭州成立诺辉健康。霍尔姆斯的估值疯狂吸引了无数全球名人的追捧。诺辉健康同样因创始人的北大招牌,除了吸引中国的联想系资本,还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投资、美国杜克大学、礼来亚洲。世界级的投资大佬孙正义旗下的软银更是一路加码。

2021 年 2 月,诺辉健康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冲到 76 港元,市值超过 300 亿港元。

诺辉健康的三位主角儿跟辍学少女霍尔姆斯还不太一样。

朱叶青、陈一友、吕宁三人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同窗,朱叶青先后在三星、路透金融、通用电气工作,2010 年开始在 GE 金融亚太区担任董事总经理;陈一友是美国犹他大学病理学博士,有过两段创业经历;吕宁获得杜克大学博士学位后,又去斯坦福大学生物科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在罗氏诊断及奎斯特诊疗等多家国际机构积累了十余载的 IVD 开发经验。

2015 年,三人在圣马特奥的一家餐厅里聚会,因朱叶青的母亲罹患胃癌,三人聊到了癌症早期筛查赛道,三人越聊越兴奋。那会儿正值霍尔姆斯的人生巅峰期,三人决定合伙创业,遥想远景,无论是三人的学术背景,还是资源,那都超过霍尔姆斯,诺辉健康就这样成立了。

朱叶青因长期在企业工作,负责战略运营;陈一友之前在硅谷联合创办的冠科生物卖给了日本人,在研发方面是强项,负责科研;吕宁在多家实验室工作,负责技术产品。他们的核心产品常卫清是通过粪便样本中的基因突变和血红蛋白标志物,实现结直肠癌早筛。

霍尔姆斯的一滴血可以筛查 200 多项生理指标,那么三个北大学霸通过粪便筛查的科学原理自然就不用反复科普了。从创立开始,软银、君联资本就跑步进场,之后就是启明、礼来、杜克大学等顶流机构抢着要投钱,他们生怕错过这个 " 改变生命轨迹 " 的投资机会。

如果说癌症早期筛查是一个故事,那么朱叶青的运营玩儿法则给这个故事装上了一对翅膀,通常医疗产品都是跟医院、体检机构、保险公司合作,可是这样太慢了,朱叶青借鉴电商的 "B2B2C 模式 "。不仅跟 B 端合作赚取稳定的现金流和品牌背书,还直面 C 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卖家用早筛产品,不仅获得巨大的平台流量,更能通过流量来提升估值想象空间。

2018 年,霍尔姆斯被美国证监会指控大规模诈骗,涉案金额达 7 亿美元,她不承认指控罪名,却放弃了对公司的主要投票控制权,同意缴纳 50 万美元罚款。那个时候,诺辉健康的营收才 1881 万元。不过,诺辉健康没有受到霍尔姆斯失败的影响,机构们还在不断加码。

诡异的故事在 2020 年上半年出现了。全球疫情,检测公司进入了印钞机时代,可诺辉健康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上半年的营收只有 1052 万,同比出货量暴跌 50.4%。同行们都在忙着抢市场,检测试剂都是一剂难求,一直通过 C 端讲故事的诺辉健康,其产品却卖不出去。

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人太多,都是大佬,都是要脸面的人。上市才能让他们解套,让他们脸上有光。盈亏都是账面问题,上市的脸面问题在黄金期没有人去关注,相反他们紧锣密鼓地想去香港上市。2021 年 2 月,诺辉健康成功上市,几个月后,市值超过 400 亿港元。

一切都按照故事的剧本走,可是到了 2023 年 8 月,一份做空报告撕破了诺辉健康的画皮。做空机构历时 16 个月,在全国各地跟踪调研,通过面谈、电话采访诺辉健康的员工,走访医院、合作经销商、同行业公司,搜集电商平台数据等重要信息,发现业绩造假 90%。

做空机构的调查时间跟诺辉健康 2020 年上半年的诡异业绩应该有关。根据公开数据,诺辉健康 2020 年营收 7056 万元,到 2022 年增至 7.65 亿,三年增长将近 10 倍,亏损也由最巅峰时期的 30.85 亿,收窄到 8031 万元。诺辉健康高调宣布 2023 年可能接近盈亏平衡。

2023 年 7 月,诺辉健康正式公告盈利警告,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最高增长 270%,毛利最高增长 307%,没想到一个月后,做空报告就扔出来了。诺辉健康站出来说,做空报告失实。但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证据。诺辉健康除了打嘴炮,一直无法提交反驳的实质性证据。

诺辉健康到底是怎么编造故事的呢?

诺辉健康跟经销商签订核心产品常卫清的销售合同,经销商再从环卫工人处收购粪便样本,完成检测报告,审计机构按照报告确认收入。关键是谁出钱呢?诺辉健康有第三方做账公司,比如以营销费用转给第三方,第三方再转给经销商,经销商再支付诺辉健康的采购款项。

诺辉健康的营收和亏损一目了然,PE、VC 给他们的投资款,除了发工资,更主要的就是通过 " 虚拟买卖 " 实现交易。亏损中大部分都是支付给经销商,以及那些卖粪便的环卫工人。他们从 2021 年 2 亿元的营收到 2022 年的 7.6 亿元,就是通过这样反复循环造假的。

按照公开的信息显示,2021 年诺辉健康之所以才 2 亿的营收,是因为当年他们销售才 100 多人,发动亲戚朋友做账,每张卡单月限额 9.3 万,天花板非常低。诺辉健康到了 2022 年疯狂招募销售,销售一度将近 500 人,做账也从发动朋友,到直接找第三方公司做账。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造假,销售人员不可能自己贴钱干,一定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参与主导的。那么诺辉健康没有分管运营的合伙人同意,不可能进行如此大规模、长时间、有组织性地造假。当霍尔姆斯在硅谷破产时,朱叶青他们却在杭州上演同样的造假故事。

做空事件发生后,审计机构德勤也撂挑子不干了。开曼大法院委任清盘人,诺辉健康从 2025 年 8 月进入不可逆的清盘程序,诺辉健康董事会已经没有实际决策权。其实,朱叶青早在 2024 年就被迫辞去 CEO 职务了。听闻朱叶青被踢出董事会时情绪崩溃,痛哭流涕。

光大阳光智造混合基金在 2023 年三季度把诺辉健康列为第一大重仓股,没想到暴雷了,不断将其估值从每股 14.14 港元一路下调,到最后直接降到 0.01 港元。2022 年,诺辉健康上市成功后,朱叶青让技术人员将三位创始人的介绍从公司官网拿掉,说不需要让外界知道公司谁是创始人,只要让世人知道,公司在做什么就行。真是个黑色幽默,现在港交所让诺辉健康退市了。

现在,三位创始人也早已从公司出局了,而陈一友跟接替朱叶青出任诺辉健康董事局主席的姚纳新,这位也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校友,曾是阿里巴巴美国负责人,两人在 2025 年 4 月创办了一家新公司,目前融资数千万。唯有 4000 多名投资者正在排队等着状告诺辉健康。面对诺辉健康的造假,也许,老百姓会说,他们真是抓屎上头——自讨苦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叶青 大学 诺辉健康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