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刻度Znkedu 12小时前
AI假图,让卖家和买家都怕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图片由豆包 AI 生成

买卖双方的信任危机

撰文 / 黎炫岐

双十一如火如荼,AI 假图却成为买卖双方最大的 " 敌人 "。

近日,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转发一网友的仅退款经历:将购买的枸杞用 AI 工具 P 成发霉的样子,发送照片给商家后成功申请了仅退款。该微博迅速引发争议,并有不少网友 @电商平台官方账号,表示," 谨防新型诈骗行为 "。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

从衣服上的污渍,到书本的破损,再到生鲜的腐烂 …… 已有不少电商卖家收到过类似的 AI 假图,目的只是为了申请不退货,仅退款," 有的甚至连 AI 水印都忘了截。" 即便有卖家提出拍视频进行验证,也有消费者会发来 AI 制作的视频。如此种种,令许多电商客服和商家深受困扰。

而另一边,消费者同样对电商商家使用 AI 图作为商品图感到不满,尤其是当商品详情图使用假背景、假模特和假商品,甚至还批量伪造 " 买家秀 ",可谓防不胜防,一不留神就 " 踩坑 "。

" 豆包们 " 成了退款神器

" 真是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90 后宁珂今年在电商平台开了一家网店,主要做绿植种苗批发。最近,店里一位老客申请退款,发来的图片里,种苗叶片上有不少大小不一的虫洞。乍一看,宁珂立即向对方道歉并询问 " 有几棵是这样的?",但仔细一看,她才发觉不对劲," 右下角还留着水印:豆包 AI 生成。"

宁珂一时哭笑不得," 太绝了,也太用心了,就为了这么不到十块钱,何必呢?" 而当她向对方指出这一 " 马脚 " 后,对方撤回了退款申请。

宁珂的遭遇,正成为不少电商商家的困境。

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许多电商客服或商家都吐槽过自己收到的 AI 假图。有的是在帽子上 P 出明显的污渍,有的是让 AI 生成了破损的包装,还有的让 AI 给鞋子或衣物生成裂缝 …… 而不少 AI 假图都有着明显的 AI 痕迹,比如包装上的字变成乱码,或是一组照片里裂缝的位置却不同。但也有不少图骗过了平台,商家不得不进行赔付或者同意仅退款。

其中,一位售卖美妆产品的商家在小红书上发布 " 识破了一个 AI 假图退款 " 的笔记,根据其发布的对话截图,消费者给她发来了自己使用产品后脸部过敏的图片,图片上的人面部出现大面积的红疹。但当商家提出进行视频聊天以便确认情况时,对方挂断视频聊天并表示 " 不要了 "。后来,商家指出," 你这个明显是 AI 假图了,涉嫌造假了。" 对方才道歉并表示," 我不是故意的。"

图片来源:小红书

此外,当消费者因为商品瑕疵提出仅退款时,许多商家会要求消费者把商品剪坏后丢弃,并拍摄图片或视频。这也成为了消费者利用 AI 假图的 " 契机 "。

有博主曾发布微博提到," 很多买家开始用 AI 做假图来骗,说自己已经销毁掉了,其实袜子还是好好的,又能白得袜子又能退到钱。" 而其发布的图片里,是买家用 AI 做出的袜子破损图,以及袜子变成两段的图。

而另一位博主则分享了一段视频,当商家要求消费者提供商品销毁视频时,对方发来的视频里 " 明明是在用右手把商品丢进垃圾桶,结果突然又出现一只一模一样的右手,一起丢商品。整个视频浓浓的 AI 味。"

近年来,仅退款规则一度引发电商商家不满,而去年 11 月,市场监管总局也曾约谈 6 家网购平台,指出 " 仅退款 " 挤压商家生存空间,要求整改。今年 8 月,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公开表态,将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取消仅退款、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但如今,当 AI 生成软件成为仅退款 " 神器 ",商家面临的处境显然更难了。

商家也用 AI 假图,主打 " 货不对版 "

不过,倒也不只是部分消费者利用 AI 假图钻空子,许多商家也在使用 AI 假图作为商品详情图,甚至批量伪造 AI 买家秀。

不久前,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给 " 四粒红花生 " 拍宣传图,竟将长在地里的花生 " 挂 " 上树枝,闹了个大笑话。良品铺子对此回应称,系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 AI 生成的图片素材所致。

如果说这类 AI 假图尚且只是让消费者一笑而过,有些商家使用的 AI 假图则让消费者收到货后笑不出来。

比如毛绒玩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 " 踩坑 "。其中有网友提到,自己在购买一款毛绒玩具挂件时," 商品图看上去精美得不行,结果收到货一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并表示,"AI 商品图能不能举报啊?" 而另一名网友也发布笔记称,一个六七十块钱的猫咪毛绒玩具挂件,不仅是预售,等了快两个月才发货,收到快递后发现实物过于抽象," 买的时候没反应过来是 AI,就单纯想着是个效果图 ……"

又比如服装,许多商家不仅利用 AI 生成商品图,更是开始生成假的模特图," 要细节没细节,清一色的单角度,颜色剪裁都跟实物有所出入。" 并且还有不少商家使用明星或者博主的照片换脸为模特图。这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所有用 AI 图的店铺我都不会买。货不对版概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而在这些店铺的评论区,往往也还能看到不少 AI 生成的买家秀:同样类型的 " 模特 ",相似的造型风格,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手指变形等明显 AI 痕迹。

此外,不少生鲜店铺更是大规模使用 AI 商品图。据齐鲁晚报,某电商平台三家分别售卖 " 江苏奶油脆白桃 "" 山东蒙阴大白毛桃 "" 陕西脆甜白桃 " 的店铺,竟使用同一套 AI 生成的桃子图片——图中的桃子通体雪白、无绒毛、果形圆润,完全不符合现实中毛桃的形态。

事实上,国家网信办等 4 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已正式实施。" 标识办法 " 明确所有 AI 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 " 亮明身份 "。而淘天集团则早在今年 3 月发布公告,表示要 " 治理 AI 假图,保护消费者和原创商家权益 "。该公告提到," 商品图片应以商品实拍图作为核心的效果体现,修饰行为应当适度,避免失真。严禁利用 AI 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

不过,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上仍有不少商家使用 AI 假图。或许,建立更明确的平台机制和识别标识,才能够加强对商家的约束力。

当然,无论是卖家用 AI 做的 " 卖家秀 ",还是买家为退款炮制的 " 证据 ",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结局——买卖双方的信任危机。技术本无对错,但当 AI 成为投机取巧的 " 神器 ",显然需要更明确的法规约束、更严格的平台审核机制,以及更成熟的内容标识技术共同发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社交平台 90后 过敏 小红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