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11小时前
中国平安「重回老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王晗玉

编辑  |  张帆

10 月 28 日晚间,中国平安披露 2025 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

从关键的几项经营指标来看,中国平安维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该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1162.64 亿元,同比增长 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28.56 亿元,同比增长 11.5%。

中国平安三季度业绩表现 图源:企业财报

同时,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 46.2%,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29.9%。

持续增长的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叠加近年来大刀阔斧投入的金融科技研发,理论上应使中国平安的代理人规模进一步精减。但至 9 月末,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重新增至 35.4 万,相较 6 月底的 34 万增加了约 1.4 万人

回顾去年,中国平安的寿险代理人数量已经有了逐季回升的趋势。而自 2019 年启动寿险改革以来,压缩代理人规模一直就是中国平安推动渠道转型的外化表现——在 2019 年底至 2023 年底期间,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曾由 116.70 万人缩减至 34.7 万人。

来到当前,代理人数量重回正增长,能否被视为中国平安要重走传统 " 人海战术 " 的老路?换句话说,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并不尽如预期,反而压缩代理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拖了中国平安业绩的 " 后腿 "?

三季度营运利润稳健

财报显示,中国平安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329.40 亿元,同比增长 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1162.64 亿元,同比增长 7.2%。其中,第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 15.2%。

具体来看,集团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运营利润为 825.40 亿元,同比增长 3.6%;财产保险业务运营利润为 151.43 亿元,同比增长 8.3%。

观察 2025 年各季度表现,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在今年第三季度增长显著。此前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2.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 0.05%,第三季度同比增速则达到 15.2%。

这一成绩,一方面来自资本市场大环境整体好转,使得中国平安投资收益率达到 5.4%。

另一方面,也来自经营质量的持续优化。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 357.24 亿元,同比增长 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 9.0 个百分点。

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29.9%;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170.9%。银保渠道、小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 35.1%。

投入千亿搞科技,重新招回代理人

尽管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及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分别有超过 20%、接近 30% 的增长,体现了寿险改革的成果。

并且根据三季报披露的 AI 进展来看,中国平安实现了 94% 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前三季度 AI 坐席服务量覆盖了 80% 的客服总量;AI 智能体辅助销售 990.74 亿元。但保险代理人数量却并未再随着人均效率的提升而精减。

此前自 2018 年起,中国平安管理层就在多个场合表示,未来十年其将在科技方面至少投入 1000 亿元。那一年,中国平安 A 股 PE 水平从年初的 18 倍跌至年底的 10 倍。而至 2019 年初,中国平安对外标识底部的 " 保险 · 银行 · 投资 " 也变更为 " 金融 · 科技 "。

由此可见,那一时期的中国平安正试图用科技手段赋能金融主业,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公司竞争力,同时或也预期能借科技叙事拉动估值抬升

如今 AI 技术成果逐渐落地,带来了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但似乎又未能完全破除中国平安对代理人模式的依赖

今年 9 月底,中国平安代理人数量较 6 月底增加 1.4 万人。这一苗头自去年已有所显现,2024 年,其代理人数量逐季度增加,分别为 33.3 万人、34 万人、36.2 万人、36.3 万人。

回到 2019 年前后,中国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曾达 140 多万人,彼时整个寿险行业代理人规模达到峰值,同时亦面临增员难、留存难、获客难等困境,传统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中国平安随即在当年开启寿险改革,并在其后五年中将寿险代理人数量分别削减至 116.70 万人、102 万人、60 万人、44.5 万人、34.7 万人。

尽管这一过程中有 AI 等科技成果落地和银保等渠道完善的加持,令保险销售效率有所提升,但中国平安的业绩还是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在代理人锐减的年份,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金额一度下滑,分别为 759.45 亿元、495.75 亿元、378.98 亿元、282.2 亿元、310.8 亿元。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 制图:36 氪

这或也预示着,中国平安近两年重新扩充代理人队伍,也是受到了业绩压力的影响。

不过需注意的是,平安寿险代理人增加也与近两年保险业景气程度有关。

一方面,此前 " 资产荒 " 行情下,优质投资标的稀缺,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数次下调,使得兼具保障功能的寿险产品吸引力较强

另一方面,多项宏观政策出台鼓励商业保险发展,也让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前景有所改善,吸引更多人进入保险代理行业。

反映到保费收入上,华创证券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 42085 亿元,同比增长 6.8%。同时寿险增幅持续走扩,支撑行业保费提速增长,1-7 月寿险保费 25761 元,累计同比增长 9.1%。

由此来看,中国平安重返旧途,或是受到渠道改革不及预期与行业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而这一变化暴露出的旧模式依赖,也可能为中国平安的科技叙事蒙上一层阴影,进而压抑其估值。

有趣的是,2022 年下半年,中国平安对外标识再度更换,底部的 " 金融 · 科技 " 已被撤掉,取而代之的是 " 专业 · 价值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