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万物有信,作者:万物有信,原文标题:《巴西是中小企业投资的坟场》,题图来自:AI 生成

一
最近,有幸和国内一家制造企业聊了聊。
他们也算是业内响当当的企业,最近正琢磨着出海。毕竟今年的制造业口号是:
" 不出海,就出局。"
国内卷得天昏地暗,几乎没得钱赚,继续耗在国内,不如趁早出去闯一闯,于是,他们踏上了出海考察的第一站:东南亚。
东南亚离家近、成本低,文化差异也不算太大,听起来是个稳妥的选择。可一圈走下来,他们发现:东南亚适合装配,不适合产业。他们的主战场在美洲,全球向右,逼着他们必须把一部分产能搬到更靠近市场的地方。于是,第二站——巴西。
巴西,是个好地方。阳光、资源、市场,样样诱人。
初到巴西,他们满眼都是机会:资源丰富、市场庞大、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可考察一圈下来,却像是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巴西好是好,就是——太难搞了。" 他们说。
用他们的话说:" 巴西就像一颗裹着糖衣的苦药——甜在外,苦在心。"这里,是机会的沃土,也是外资的 " 坟场 "。无数外资企业雄赳赳气昂昂进来,最后灰头土脸地撤出。到最后,连巴西人自己都调侃:
" 巴西是上帝创造的花园,但祂忘了修条进出的路。"
二
那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活下来,而多数却成了坟场里的墓碑?
我们公司在巴西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跌过跤、吃过亏,总算活了下来,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三条 " 巴西生存定律 " ——血泪教训,句句真实。
1. 被巴西的员工 " 磨 " 死
巴西员工的工作态度,可以说是欧美自由精神 + 东南亚慢节奏的完美融合体。他们上班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 " 保持生活平衡 ";他们请假不是因为生病,而是 " 精神需要放松 ";他们离职的理由更浪漫—— " 我不想浪费青春在这家公司 "。
中国主管一到这儿,几乎没有不被投诉的。因为在巴西,劳工保护比老板命还值钱,你多说一句 " 加快进度 ",都可能被指控为 " 精神压迫 "。于是你会发现项目时间像橡皮筋一样被无限拉长
2. 被巴西的税负 " 绕 " 死
如果你以为中国的税务复杂,那说明你没来过巴西。巴西的税制堪称经济界的迷宫、企业家的噩梦。
进口关税、工业税、流转税、州税、市税 …… 层层叠叠,像是专门为外企设计的陷阱。一笔货进来,你以为赚 10%,结果结算下来发现——亏 20%。你还没反应过来,税务局已经找上门来:" 先生,您的税率算错了,这里需要再补交一笔‘州际差额税’。"
于是,很多企业的财务从此患上了 " 报表恐惧症 "。他们说,在巴西做财务,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3. 被巴西的人才 " 急 " 死
别看巴西是人口大国,人才储备其实极度稀缺。我们前阵子招一个电气工程师,问他一个最基础的电路问题,对方三问三不知。HR 还一脸自豪地说:" 他已经算非常优秀了。" 我们领导当场愣住,怀疑人生。
在巴西,巴西的基础教育非常差,要找一个靠谱的工程师,就像在沙滩上找金子——理论上有,但你得先挖几年。
三
巴西市场大、机会多,但更像一个 " 慢热的陷阱 "。它不欢迎心急的玩家,也不怜悯失败者。
在这里,企业死的不是资金,而是被制度、文化、心态慢慢磨没了锐气。所以,来巴西的人常说:
" 巴西不是淘金地,而是修炼场。"
如果想来巴西投资,不妨放下 " 中国速度 ",带上 " 长期主义 " 的行囊。这里的确是一块肥肉,但咬下去——牙不够硬,就连骨头渣都吐不出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