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虎财经 4小时前
养乐多的“健康”支点,摇晃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养乐多的 " 健康 " 难题。

近日,日本养乐多本社株式会社宣布,其在华布局的首家工厂——广州第一工厂将于 11 月 30 日正式停产。生产功能将逐步转移至广州第二工厂及佛山工厂,以优化生产系统和管理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去年 12 月上海工厂关闭还不到一年。

" 今天你养乐多了吗 ",这个广告语还鲜活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保留住巅峰时候品牌的无限风光。但现实中,养乐多正在经历棘手的经营挑战。在它面前铺开的,是一道考验如何跨越时代长青的难题。

一年内关闭两家工厂,养乐多释放危机信号

作为乳酸菌饮料品牌,2002 年,养乐多进入中国市场,以 " 有益肠道健康 " 的宣传理念迅速打开市场,大单品 " 小红瓶 " 红遍大街小巷。

最初,品牌以 " 益力多 " 名称在广东经营,2003 年在上海以 " 养乐多 " 运营。

广州第一工厂于 2002 年 6 月投产,是养乐多在中国市场设立的首家工厂,2014 年开设广州第二工厂,2019 年在佛山设厂。三厂总占地 11.6 万平方米,总产能达 600 万支 / 天。

关于广州第一工厂的关停,广州益力多公关部负责人回应称,此举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旨在提升中国市场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该工厂自 2002 年 6 月投产,因设备老化,公司决定将原有 3 个厂,整合为 2 个厂,以优化生产体系、提升产能利用率,更有效地配置经营资源。

此次广州工厂关闭引起较大关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已是养乐多一年内第二次关厂。2024 年 12 月,养乐多关闭其上海工厂,并计划在同一日全面停止该工厂的生产活动,称上海工厂目前已整合到上海总部,关闭上海工厂是推进经营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重组提高生产效率,整合资源配置以进一步提高销量和业绩。

在业内看来,一年内两家工厂关闭并不只是产能调整,更意味着其在华业务迎来收缩调整阶段。

其中,销量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是主要原因。一来,养乐多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 1 — 6 月,在中国市场养乐多合计日销 447.2 万瓶。尽管较 2024 年同期的 426.7 万瓶略有回升,但与巅峰时期日均 760.9 万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此外,根据此次关于关闭广州一厂的公告显示,广州养乐多公司 2025 年 1-3 月平均销售量为 149 万瓶 / 日,销售区域为广东省、海南省。这与 2021 年 282 万瓶的日均销量相比,同样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蒙牛、伊利等本土巨头加码,持续挤压养乐多的市场份额,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养乐多,进退维谷

剖析养乐多当下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处境并不乐观。

首先,这几年乳酸菌饮料品类的增长情况不佳,行业本身面临挑战。

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公司马上赢发布的乳酸菌品类相关数据显示,乳酸菌饮料类目自 2022 年至 2024 年一季度,整体呈现出均价、份额双双下滑的趋势。

此外,在 2023 年乳酸菌饮料市场前十品牌的份额变化中,份额排名第一养乐多、第二的蒙牛、第四的娃哈哈均出现市场份额下滑的情况。

不管是养乐多,还是行业中其他品牌,都难逃这一集体困境。而除了这一道关卡,养乐多自身颇为停滞的发展,也是绊住品牌的核心原因。

这些年,养乐多也有进行新品的研发,例如 2016 年养乐多推出 " 低糖 " 产品(小蓝瓶)、2023 年推出 "500 亿低糖 " 产品(小金瓶),以及 2024 年 5 月推出养乐多蜜桃味新品(小粉瓶)。但这些并没能更好地推动养乐多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业内人士认为,在创新方面,养乐多始终未能突破 " 乳酸菌饮料 " 的品类边界。尽管养乐多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线已拓展至其他营养食品、饮料,甚至延伸至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但养乐多中国目前仍专注于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

例如,其在 2024 年推出的蜜桃味产品和 2025 年面世的青提味产品,本质上属于口味改良,并未进行品类突破。

此外,养乐多原先赖以增长的健康卖点,也渐渐失去了说服力。

养乐多这一品牌,最初就是为了解决肠道疾病问题而生,一直以 " 有益肠道健康 " 为主要宣传点。但如今,提到养乐多,许多消费者的反馈却是 " 太甜了 "。

比如,养乐多主打 "100 亿活性乳酸菌 " 卖点,但配料表中,成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水、白砂糖、脱脂奶粉、葡萄糖、食品添加剂(葡萄糖)、活性乳酸菌。高含糖量、低蛋白质含量的成分下,养乐多被质疑 " 不健康 "。

显然,养乐多要想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对消费者的更多真实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在研发上加速跟进,进而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创新突围不力之余,本土品牌的围剿,同样给养乐多带来较大的经营打击。

蒙牛、伊利通过并购国际菌种公司提升技术壁垒,利用自身品牌在渠道、品牌上的优势加速发展;光明、君乐宝等区域品牌则在低温酸奶、植物基发酵品等细分市场快速崛起。

相关数据显示,从 2022 年到 2023 年,养乐多小红瓶和小蓝瓶的市场份额共计下降了 3.14%。本土品牌的强势突围,无疑挤压了养乐多原先的市场份额。

当下,养乐多面临的,既是时间对品牌的严肃拷问,也是乳酸菌行业正在面临的集体课题。

参考资料:

1、中国经营报:一年连关两厂 养乐多在华业务难提振

2、DoNews:养乐多销量下滑关闭广州一厂

3、齐鲁晚报:巨头突然宣布:关闭工厂!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4、新民晚报:饮料巨头突然宣布:关闭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去年已关闭运营 20 年的上海工厂!

5、零售商业财经:养乐多: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6、大众新闻:养乐多与饮乐多:一个关闭上海工厂 一个 " 老树发新枝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广州 上海 中国市场 佛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