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 9小时前
外卖骑手的“养老账”,究竟应该怎么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理解骑手群体内部的巨大差异,需要政策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也需要社会公众对此抱有一颗平常心,将骑手视为数字经济时代,一个正常的、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新兴职业。

作者 |   段念
题图 | IC photo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是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电驴、头盔、保温箱,是他们的标准配置,以此构成了城市运转的 " 毛细血管 "。在他们之中,有曾经的创业者、写字楼里的白领,也有自己开过小店的店主。如今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外卖骑手。

这个职业以其独特的 " 灵活性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就业者。它意味着自由的工时、按劳计酬的即时回报,但也曾伴随着关于职业保障的长期探讨。对于骑手们而言,有人视这份工作为短暂的过渡,也有人以此为稳定收入养家糊口;有人靠这份工作在城市里站住了脚跟,也有人在开始规划未来的养老与子女教育问题。作为社会的观察者,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外卖骑手的构成如此复杂,需求又如此多样,究竟应该如何保障他们?

据不完全统计,到 2025 年,外卖骑手的数量大概已经超过了一千万,而关乎这个庞大群体未来保障的探索,也在今年进入了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平台在积极探索 " 保障 " 之道。

10 月 27 日,美团兑现承诺,宣布将 " 养老保险补贴 " 覆盖全国骑手,向所有类型骑手开放。听上去像是一个 " 福利从天而降 " 的消息,但为此美团已经探索了五年,只不过现在才正式 " 交卷 "。在骑手与平台 " 若即若离 " 的复杂关系之下,正确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变得更有必要了。

对此,《新周刊》与三位身处不同人生阶段的外卖骑手聊了聊,他们的选择与纠结,或许正是这个时代 " 灵活就业者 " 最真实的画像。

眼下的踏实、未来的保障,哪个更重要?

外卖骑手这个职业,本质上是一场关于 " 灵活性 " 的交易。从业者用高度的自主性换取时间自由和即时收入,平台与行业要解决的,是如何为这种灵活性匹配上同样灵活、可选择的保障。

在厦门市某站点担任骑士长的徐兵兵,人生履历很丰富,曾在四川经营蛋糕店年入数十万,也经历过炒股失败、创业受挫。如今,他选择在美团骑手的岗位上安定下来。

" 我把所有的积蓄在这里(厦门)落户了,不敢再去冒风险了。" 徐兵兵向记者坦言,驱动他追求稳定的,是肩上沉甸甸的家庭责任,是每个月 5500 多元的房贷,以及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

对于像他这样的骑手而言,社保远不只是养老,更是一张在城市扎根的 " 入场券 "。为了能让孩子就读公立学校,徐兵兵除了贷款在厦门买房,还需要通过在工作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方式,来获取积分。但因经济压力,他也曾被迫中断了四五个月的社保。聊到 " 养老保险 " 作为一份对自己未来的保障,他笑了笑说,暂时没想那么多,只是想把眼前的问题先解决了。

外卖骑手在雨天送餐。(图 / 图虫创意)

吉林的一位女骑士王笑,是一位单亲妈妈。她从曾经的家纺店店主,经历了人生的转折,到后来成为外卖骑手。她用了五年时间在这个行业里站稳脚跟。如今,她已经靠着自己的拼劲,成为了站点的副站长,。到了 40 岁的年纪,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她面前:养老。

" 干到这个年纪,他们都说我岁数也快到了,要不重新找一个有五险一金的活。" 王笑回忆道。她清楚地算着一笔时间账:女性退休时间延迟到了 55 岁," 如果再不交的话,有点不太赶趟了。" 然而,就在她考虑是不是要换份工作的时候,听闻美团可能要给大家办养老保险了,她才决定 " 再等等看 "。让她感到庆幸的是,还真的说来就来了。

王笑告诉记者,在她的站点有 58 名骑手,大家的年龄和想法各不相同。年轻骑手可能更关注没单的收入,以及每天实际到账的现金,而像她这样步入中年的骑手,则不得不做长远的打算。这些因年龄、家庭状况而产生的需求分化,其实是骑手群体复杂性的真实缩影。

曾在七匹狼、比亚迪等 " 大厂 " 工作过的罗小圣,则代表了另一种典型心态。为了享受骑手工作的自由,他放弃了朝九晚五的 " 体面 " 工作,甚至起初也对社保这类长期投入心存疑虑。

" 之前没有在意那么多 … 感觉交了(社保)像是浪费一样," 罗小圣坦诚地说," 舍不得这一个月 1000 多块钱,感觉放在自己口袋里会更踏实一点。"

三位骑手,三种不同的人生阶段和选择,其实也是骑手群体保障需求多元化的一部分。然而,关于 " 养老保险交不交 " 的问题,绝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 " 判断题 ",而是一道关乎个人规划与现实权衡的 " 选择题 "。

一张包容多样需求的 " 柔性安全网 "

可想而知,面对复杂的需求光谱,任何 " 一刀切 " 的方案都可能失效。

外卖骑手这一职业,带有典型的灵活就业特征,过渡性强、流动性强,如果按照过去 " 二分法 "(要么全职,要么自雇)下的 " 五险一金 " 给交社保,将强行把所有骑手绑定在一个固定的平台上,既不符合所有骑手的实际需要,也导致骑手和平台负担的成本过高。

徐兵兵为自己算了一笔最直接的账:在厦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大约需 1200 多元,美团补贴 500 元后,他只需承担 700 多元。在他看来," 压力是小了一点 ",这笔补贴让他在减轻家庭开支的同时,好像也可以继续为未来的保障进行投资。

据了解,美团采取的是 " 先缴后补 " 的模式,并非强制,巧妙平衡了不同骑手的多方需求,至少是尊重了骑手的自主选择权。正如徐兵兵观察到的," 有些 20 多岁的小伙子,没有成家,他们就不想花这个钱,也能理解。" 但不得不说,这一举措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也帮助那些有长期保障需求的骑手降低了参保门槛。

政策的落地,需要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王笑作为副站长,则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 我们等餐闲聊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事。有一些人在观望,想看一下这个政策到底是不是真的 ",她说道," 等到参加试点的骑手收到补贴到账的消息,大家讨论的风向就变了。"

徐兵兵(左)和罗小圣(右)向记者展示他们手机里收到的补贴信息。

除了养老保险,这张 " 安全网 " 还有其他维度。王笑提到,在美团,女骑手有免费的体检和 " 两癌筛查 "。在冬天的东北做骑手比较 " 遭罪 ",站点会为骑手准备暖宝宝、奶茶等关怀物资。这些看似细微的福利,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具温度的工作支持系统。

在厦门跑外卖的罗小圣,6 月份就有资格参保,但是他一直犹豫到 9 月份。他也坦诚地分享自己的顾虑:" 以前总觉得这是一份临时的工作,如果养老保险交完之后又断交的话,交出去的钱就搭进去了。" 后来他之所以也转变了观念,是因为他发现这个保障体系真的 " 货真价实 " 地建立起来了。因为就在前几天,美团率先将社保补贴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数百万骑手都被纳入,罗小圣觉得 " 现在真的实施了,还是挺了不起的 "。

对罗小圣而言,有了养老保险,跑外卖更像一份 " 正经工作 " 了。养老保险的落地,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也打消了他的身份焦虑。对于美团其他很多福利,他也表示很认可,比如下雨天的激励红包,跑完多少单,就可以拿到奖励," 其实很好完成,相当于是补贴了。"

一场关乎上千万人生计的平衡术

自从数字经济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主流,如何保障数亿灵活就业者,俨然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卡车司机、保安保洁等群体,都面临着相似的职业保障难题。

这其中,外卖骑手获得的关注度尤其高,外卖平台则承受了相对更多的骂声。外界有观点认为,骑手保障欠缺应归责于平台。

但事实上,就如我们在前文探讨的,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公众预期和现实制度存在一定的认知差——给数百万骑手缴社保,必然面临 " 低费率、保障全、大规模 " 的不可能三角。有平台选择低费率、保障全,放弃规模,也有平台选择低费率、大规模,代价是减少保障的力度。这是任何一个平台在算完 " 经济账 " 之后,必然面临的矛盾。

美团试图将尽可能多的骑手纳入保障,边挨骂,边探索。这个过程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 " 先试先行,逐步推广 "。

据了解,美团的尝试最早可以追溯至 2021 年,当时美团参与了人社部提出的 " 不完全劳动关系 ",也就是 " 灵活就业 " 人员的社保探索,率先试点解决骑手的 " 工伤保险 ",即 " 新兴职业伤害 " 保障,至今已为超过 1300 万骑手缴纳保费超过 20 亿元。可以看出,这是外卖骑手社保试点的第一步,随后才是被大众高度关注的养老保险。

骑手正在送餐。(图 /IC photo)

2024 年,美团在人社部指导下,形成了 " 五险一金 " 之外的新型方案,2025 年上半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启动 " 参保补贴 " 试点。同期,京东外卖也开始为全职骑手缴纳 " 五险一金 ";随后,饿了么平台跟进。在各平台的合力之下,外卖骑手社保这一话题在 2025 年获得了空前关注,骑手的职业保障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因此,2025 年也被称为骑手的 " 社保元年 "。

如今," 试点 " 半年下来,徐兵兵、罗小圣作为骑士长,出于对队员负责的考虑,也会提醒大家认真考虑社保的福利,但他们也理解年轻队员的选择。王笑会劝说身边跟她同龄的,身体不是很好的同事参保。但即便认为 " 这是一份保障 ",她也不会强求。

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为数百万流动性极大、劳动关系特殊的骑手建立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然而,美团的 " 参保补贴 " 模式,可以看作是在现有政策框架和现实约束下,找到的相对最优的解决方案。一步到位的 " 最优 " 或许并不存在,但是为了覆盖面更广,首先解决了 " 从无到有 " 的问题,比如让像徐兵兵、王笑这样的确有需求的骑手能被保障起来。其未来所产生的 " 灵活性 " 和 " 规模效应 " 的价值,或许将意义重大。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的外卖骑手,究竟应该如何保障?

答案,或许就在于理解骑手群体内部的巨大差异,需要政策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也需要社会公众对此抱有一颗平常心,将骑手视为数字经济时代,一个正常的、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新兴职业。

当徐兵兵不用再为社保断缴而焦虑,当王笑能安心规划自己干到退休的路径,当罗小圣感受到了 " 更像一份正经工作 " 的尊严时,我们或许能看到,这条在灵活性与保障性之间寻找平衡的道路,虽然复杂,但值得期待。

这场关乎上千万人生计的平衡术,才刚刚开始!

作者:段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团 养老 社保 房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