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了这么久 AI,到底嘛时候才能超越人类啊?
其实,圈内人对 AI 都有一个终极期望,就是实现 AGI (通用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造出 " 和人一样聪明的 AI"。
咱去马斯克的社交平台上逛一圈,会发现他三句不离 AGI。。

OpenAI 的奥特曼也在疯狂预言,AGI 即将到来,也就这三五年的事儿了。

但这玩意,到底咋衡量呢?俗话说得好,人和人的区别,比人和猪的区别还大。。到底啥水平,才能和人一样聪明啊?
就连天天为了 AGI 吵架的大佬们,也根本说不出来,AGI 到底是个啥。。

合着都在这虚空对线是吧。
所以最近,一帮顶尖大佬看不下去了,几十号人联手发了篇论文,作者还是全明星阵容,包括图灵奖得主、谷歌前 CEO 等等,他们联合起来,给出了目前为止第一个 AGI 的量化定义。
他们也顺便用 GPT 模型做了个测试,结果显示,如果 AGI 是 100 分,GPT-5 只有 58 分,不及格的水平。

这帮大佬的核心观点是:AGI,就是一种能达到 "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 " 的能力的人工智能。
他们把心理学中一个最权威的理论,CHC 理论,给 AI 搬过来了。
CHC 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智力这玩意,不是一个单一的标准能衡量的东西,需要多维度考察。
说白了,这就和高考差不多。一门课强根本不够,你得门门都强,才证明你厉害。

所以,他们把 AI 的能力分成了 10 个核心能力,每个占了 10% 的分。它们分别是:
( K ) 通识知识、 ( RW ) 读写能力、 ( M ) 数学能力、 ( R ) 即时推理、 ( WM ) 工作记忆、 ( V ) 视觉处理、 ( A ) 听觉处理、 ( S ) 反应速度、 ( MS ) 长期记忆存储、 ( MR ) 长期记忆检索。
这里面比较抽象的,可能就是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了。
工作记忆,其实就是短期记忆,就是说我刚刚提过的东西,你现在还能记得起来;而长期记忆就是,AI 通过跟我的对话,永久性学到了新东西,就像你上过学,即使你毕业了," 奇变偶不变 " 还刻在你 DNA 里一样。。

每一种能力,他们都会叫 AI 测试,也就是写他们精心准备的测试题。比如 ( R ) 即时推理这一块,他们就专门找了些略微烧脑的问题,比如:
"David 认识张先生的朋友 Jack,Jack 认识 David 的朋友林女士。认识 Jack 的人都有硕士学位,认识林女士的人都是上海人。所以谁既是上海人又有硕士学位?"(测试你是不是 AI 的时候到了)
他们找了 OpenAI 的两员大将,GPT-4(2023)和 GPT-5(2025)来考试。结果,GPT-4 总分 27。 GPT-5 总分 58,合计也没达到 100 分。
而且,咱来看看这成绩单,有拉满的,也有拉裤兜的,纯纯严重偏科。

比如 GPT-5,在通识 ( K ) 、读写 ( RW ) 、数学 ( M ) 这几项上,直奔 9 分 10 分。所以说目前来看,这几项是 AI 的强项。
而 ( MS ) 长期记忆存储这项,GPT-5 纯纯大光头,3-4 分的也有一堆。而 GPT-4 更不用说,好几项都是 0 分。
这一项其实考的是, AI 能不能持续学习获得信息。因为论文发现,现在的 AI 根本就是个健忘症,你今天教它的东西,明天它就忘得一干二净。

他们做测试的方法,就是第一天跟 AI 讲一些东西,然后第二天单开一个对话,再让 AI 回想。
都不用猜,包想不起来的,大伙用过都知道,新开窗口就会清空记忆,那得分不是 0 就怪了。。
有的人会反驳,现在的 AI 早就有永久记忆了。但文章中其实谴责了这一点,现在 AI 的记忆,根本不是真正的记忆,他们只是在假装自己有记忆。
作者们把这招叫做 " 能力扭曲 " ,即利用某些领域的优势来弥补其他领域的严重弱点,创造出一种 "AI 真有能力 " 的错觉。像现在的 AI 记忆,其实就是在疯狂卷上下文长度,或者通过知识库来实现,实际上就是外挂,模型本身是一点记忆都没有。
除了记忆力,长期记忆检索ai们也很拉,说白了,就是检测幻觉,别睁眼说瞎话。

当然,还有一项大伙都很拉的功能, ( V ) 视觉处理。 GPT-4 是 0 分, 而 GPT-5 进化过后,也只来到 4 分。
它考的不是简单的 " 这图里有啥 ",考的是视觉推理。这对大模型来说,可就难多了。比如说,咱来试一道:
" 下面这 4 个 2D 展开图里,哪一个不能折成左边那个立方体?"

还真有点难度,但我们人类稍加思索,还是能做出来的。我也去求证了下 Gemini,结果确实是无法战胜。

这也说明,AI 的眼睛和脑子,目前配合的不是很好,还没有人类这种,边看边想就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份报告,肯定还是不够完美的。除了这十个维度,人脑还有联想等其他难以名状的能力,人类可太复杂了,不是几道题就能测明白的。
但它最大的价值,是给当下的 AI 做了一次全面诊断:AI 现在还是瘸腿,在一些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上,仍然有严重的缺陷。
而且,现在的 AI 厂商会还用一些捷径,来掩盖这些弱点。
因此,这篇文章也在给大家敲警钟:这样搞出来的 AI,是到不了 AGI 的。
但奥特曼在前一阵的直播里还说了,AGI 在路上了,我只能说,走着瞧了。

当然,俺觉得,这套标准本身也有不小的槽点。
人家 AGI ,凭啥非要模仿人类啊?它很可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智能。硬拿人类的 CHC 理论去套 AGI,是否有点刻舟求剑的意味了。
而且,这标准定得也有点高了。讲实话,AI 要能达到一个 " 没受过教育的小孩 " 的水平,就已经无敌了。更别提有相当一部分人类,自己都通不过这个测试。。
不过,不管怎么吐槽,有人提出标准就是好事。
它最大的意义,是终于把 AGI 这个话题从玄学的范畴,拉回到了一个可以讨论的具体问题上。
就算这个标准不完美,它也会逼着整个行业开始思考,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以及我们到底缺了什么。
这总比大家都在吹牛,说自己快要实现 AGI 要强得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