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华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投入,更在于其强大而独特的学习与知识转化能力。通过具备开放性、系统性、目的性和专业性四大特征的知识管理系统,将整个组织变成了一部高效的学习和进化机器。作者 | 田涛
摘录自 |《在悖论中前行》
华为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它的知识管理具备以下特征:
开放性:
向企业史上的一切伟大企业家和伟大企业所建构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论学习,向一切被实践反复验证的管理学家们所归纳出的理论与方法论学习。向中外军队学习,向中外历史学习,向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接近和超越对手。向一切比自己先进的组织学习,向自己发展史上的经验,尤其是教训学习,以超越自我。
系统性:
开放性学习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对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筛洗、取舍、整合以使其系统化是知识管理的前提。企业的管理知识系统构建必须围绕企业的价值观建设、组织能力建设、员工能力建设、制度与流程建设以及企业变革等方面的活动而展开,随着时间推进,知识管理自然而然就成为企业一个巨大的动态知识库。
目的性:
华为 30 多年来一直有一个 " 全员学文件 " 的知识管理模式,它是任正非成功凝聚 20 万知识型劳动者的密码之一,是一种创新性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传递方式,一种决策管理工具,也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民主化实践。在一定意义上,它打破了信息获得的等级制,打破了等级制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失真与扭曲。这种扁平化的信息多向反馈机制也成为华为高层的决策信息来源之一。
翻阅华为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一系列的决议、文件以及任正非从 1997 年至今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章,对照华为 36 年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这个子系统的华为决策知识库,在华为每个阶段的发展中都产生了重大作用,而且过去的 " 管理知识 " 和今天的 " 管理知识 " 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过去的 " 知识 " 对华为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多少年来,任正非反复强调华为的干部要学习公司文件,有些重要文件要组织集体学习,并要求主管们写心得体会,任正非会对这些心得体会逐篇审阅,对有见地的文章以总裁办的名义亲自写编者按或评语,并转发全体员工学习。这几年,任正非经常批评一些三级以上主管不学习(包括不认真学习公司文件),甚至还通过突然提问、临场考试的方式检查干部们是否学习了公司某个文件,而他也经常说:" 越是基层员工越爱学习,谁学习得好,理解得透,谁就进步得快…… " 事实上,华为今天的高级干部中有不少人,在 20 多年前正是因为勤于和善于学习而得到快速提升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成长能力是匹配的。典型的例子是华为前常务副总裁费敏、现监事会副主席李杰,在 20 多年前任正非发起的学习解放军的 " 一点两面、三三制 " 的活动中,他们分别写出了结合华为市场管理的有独特见解的心得体会文章,深得任正非赞赏,文章被转发给全体员工学习讨论,此二人均被破格提拔。" 一点两面、三三制 " 的市场作战模式迄今依然是华为市场体系的一大法宝。
专业性:
管理是一种逻辑体系,而不是一连串的格言警句或企业家天马行空的想法。管理活动也是一个严密的质疑链条,它面对的问题始终是:朝哪里去?为什么去?派谁去?你去还是我去?和谁去?怎么去?什么时间去?什么时间抵达?达成目标后怎么激励?超预期达成目标后怎么激励?未达成目标怎么惩戒?未达成目标为什么不惩戒或不能惩戒?等等。这一连串的问号都必须经得起质疑和反复质疑,才称得上是科学管理、现代性管理。这也就要求企业的知识管理必须有很强的专业性,必须构造一个逻辑化、结构化、动态化的管理知识库,以有效支撑管理活动的质疑过程。
—— · END · ——
★ 作者往期文章精选: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