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点评 8小时前
10月新能源销量:带油箱的电车不好卖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5/11/12

导语

电车阵营内部,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 " 油电之争 "。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严旭霞

今年,中国车市最突出的主题,俨然集中在 " 油电之争 "。

电车,在打赢渡江战役后,试图将油车一举歼灭。油车,随着阵地的不断失守,还在想尽办法在电车的猛攻中求存。

由此将视线聚焦刚刚过去的 10 月,结合乘联会公布的终端数据,战况可谓充满看点。就拿大家都很关心的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为例,最终以 57.2% 收官,较去年同期提升 4.3 个百分点。

不过,与 9 月的 57.8% 相比,也出现了环比微跌。面对这样的结果,只能说:" 无疑再次印证了文章开篇的判断。"

两方阵营的厮杀,正迈入到白热化阶段。

油车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依旧展现出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电车虽然代表大势,但由于相关政策的逐渐退坡,高速增长期感觉已经临近尾声。

最近,更是看到一种观点认为," 经历了很长一段的飞奔,电车已经渐渐进入到了存量竞争时代。"

从中读出的主旨:" 接下来以身入局的每一家主机厂,日子都不会好过。当然,只要你能成功挺过这段最难熬的日子,那么必将迎来丰厚的红利与回报。"

而在聊过了全局战况,接下来的篇幅,让我们把视线继续拉回到电车所取得的 10 月成绩单上。因为,除了新能源零售渗透率的波动,还有不少具体表现值得展开分享。

0

1

  整体响起,涨声一片

话不多说,直接上结果。

10 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 165.7 万辆,同比增长 19.8%,环比增长 10.2%;1-10 月累计生产 1,203.7 万辆,同比增长 30.3%。

10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162.1 万辆,同比增长 18.5%,环比增长 8.5%;1-10 月累计批发 1,205.8 万辆,同比增长 29.9%。

相比之下,10 月传统燃油乘用车批发销量为 131 万辆,同比下降 3%,环比增长 1%;1-10 月累计批发 1,170 万辆,同比下降 2%。

10 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 128.2 万辆,同比增长 7.3%,环比下降 1.3%;1-10 月累计零售 1,015.1 万辆,同比增长 21.9%。

相比之下,10 月传统燃油乘用车零售为 96 万辆,同比下降 10%,环比增长 2%;1-10 月累计批发 910 万辆,同比下降 4%。

10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 25.1 万辆,同比增长 104.2%,环比增长 18.6%;1-10 月累计出口 187.9 万辆,同比增长 71.7%。

相比之下,10 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出口 32 万辆,同比下降 2%,环比增长 0.1%;1-10 月累计批发 269 万辆,同比下降 7%。

事已至此,本段的小标题,便是我心中最大的感触:无论 " 油电之争 " 的炮火多么激烈,电车还是响起了涨声一片,而油车的渐渐衰败难以逆转。

而 10 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同样达到 55.3%,较 2024 年 10 月提升 5.1 个百分点。如此结果,再次从侧面证明了,两条技术路线目前在各家主机厂战略打法中所占的比重。即便油车仍有利可图,但相信没有谁会不去投入巨大精力与资源押宝电车。

与此同时,10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共有 32 个。

前十名分别为五菱宏光 MINI 的 61,119 辆、比亚迪宋的 51,186 辆、吉利星愿的 45,328 辆、比亚迪秦的 44,532 辆、吉利博越的 38,679 辆、特斯拉 Model Y 的 38,562 辆、比亚迪元 UP 的 37,685 辆、比亚迪海鸥的 36,604 辆、小米 YU7 的 33,662 辆、比亚迪海狮 06 的 33,200 辆。

第十一至第二十名分别为比亚迪海豹 06 的 32,807 辆、日产轩逸的 32,360 辆、大众速腾的 30,564 辆、五菱缤果的 27,321 辆、比亚迪海豚的 26,766 辆、比亚迪秦 L 的 26,716 辆、吉利缤越的 24,495 辆、吉利星越的 23,978 辆、奇瑞瑞虎 8 的 23,973 辆、丰田 RAV4 的 23,669 辆。

第二十一名至第三十二名分别为哈弗大狗的 23,426 辆、特斯拉 Model 3 的 22,935 辆、大众帕萨特的 22,416 辆、奇瑞瑞虎 5X 的 22,050 辆、比亚迪海豹 05 的 21,985 辆、长安 CS75 的 21,882 辆、本田 CR-V 的 20,843 辆、智己 LS6 的 20,832 辆、零跑 C10 的 20,420 辆、问界 M7 的 20,256 辆、深蓝 S05 的 20,102 辆、方程豹钛 7 的 20,024 辆。

简单统计,电车已然牢牢占据了 20 个席位。

显然,各家头部主机厂,对于爆款产品的定义能力,正在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顺势,望向更深处,随着月销突破 2 万辆大关的选手越来越多,电车对于潜在客户群消费心智的占领,同样将变得愈发彻底。

还是那个道理:" 羊群效应,不可忽视。"

2

  油箱魔法,不奏效了?

今年," 油电之争 " 肯定是中国车市最突出的主旋律。

而望向电车阵营内部,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 " 油电之争 ",那便是:纯电、插混、增程三方势力的你争我夺。

实际上,早在去年,曾有过一个判断:" 三条技术路径,有可能三分天下。" 但从截至目前的结果来看,方向却完全相悖。

拿 10 月新能源零售销量为例,纯电共售出 81.2 万辆,同比增长 20.4%;插混共售出 36.1 万辆,同比下跌 10.3%;增程共售出 10.9 万辆,同比下跌 7.7%。

继续望向 10 月新能源批发份额占比,纯电 62.9% ( 同比 +6.3%,环比 -0.6% ) 、插混 29.6% ( 同比 -4.9%,环比 +1.2% ) 、增程 7.5% ( 同比 -1.4%,环比 -0.6% ) 。1-10 月新能源批发份额累计占比,纯电 62% ( 同比 +4.0% ) 、插混 29% ( 同比 -2.9% ) 、增程 9% ( 同比 -1.1% ) 。

试问,你什么感受?我的答案:" 都说电车只要加油箱就能大卖,曾经甚至是行业公认的销量魔法,如今却有些失效的意味。"

作为另一维度的论据,新势力一直是中国车市绝对的 " 风向标 "。10 月,其零售份额占比,更是逼近整体的 23%。进一步拆解该群体,纯电新车销量占比,竟然达到了十分夸张的 74.3%,较去年同期的 53.6%,可谓大幅提升。

事已至此,只能说今年纯电的 " 加速度 ",远比想象中强大。反观插混、增程,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疯狂增长,逐渐放慢了脚步。

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意外。首先,在供应端,纯电车型身处各个细分市场,本就是在大爆发。

其次,今年许多选手的最终定价环节,都在贯彻 " 油电同价 " 甚至 " 电比油低 " 的方针。换言之,大家纷纷意识到,卖纯电很难获得高溢价,只有先革自己的命,才能让消费者感到 " 超值 ",才能从插混与增程手中抢夺份额。

再者,目前人人喊着消费降级的大环境,恰巧与纯电提供的最大长板相匹配,一旦天天用电,很难再用回油了。最后,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也给了售卖纯电的主机厂们,投身价格战的机会。

反正,多条因素累加,促成了眼下的局面。当然,面对纯电的欣欣向荣,也有质疑声:" 这是一场虚假繁荣。"

他们觉得,"A00 级与 A 级小车在政策辅助下的销量激增,才是暴涨背后的诱因。身处更高级别的细分板块,纯电并没有展现出吊打插混、增程的竞争力。"

对此,我却认为 " 虚假繁荣 " 有些言重了。

毕竟,亲眼见证了身边不少友人,过去都是增程、插混的车主,今年在换购过程中,开始纷纷倒戈纯电。尤其是当全国补能网络愈发成熟,纯电的优势无疑被更好地发挥出来。

实际上,回望 2021 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纯电份额足足占据 82%;2022 年,降至 75.7%;2023 年,继续缩水至 67%;2024 年,一度只有 58.5%。

与这条下滑曲线相对应的,是插混与增程的飞速上升与高歌猛进。

而截至今年 10 月,纯电份额占比重新爬升到 63%,终于止跌回升。兜兜转转,你可以将整个过程,视为技术路线不断迭代发展的一个轮回。

反正,在我心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纯电、插混、增程之间的稳态关系,大概率会朝着 "70%、20%、10%" 无限靠拢,三分天下基本没戏。明年,将会是更好的一个验证节点。

这也对各家主机厂的战略打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学会审时度势。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渗透率 成绩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