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实我们早些时候计划参加进博会时,我还在思索届时能和大家交流些什么。"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首席执行官(CEO)苏健(Jim Sutter)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谈及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 " 进博会 ")时表示,他在进博会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与中国合作伙伴的交流让他松了口气。
" 我始终觉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中国的市场极其庞大,而且发展非常迅速,需要进口农产品的原材料。在美国,我们产量远大于国内的消耗,所以中美之间存在一种非常自然的协同效应。" 在苏健看来,中美之间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可追溯至 43 年前,彼时中国尚未进口美国的大豆," 双边关系经历过起起落落,但我们需要与美国大豆行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始终保持联系。"
10 月 30 日,中国商务部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中提及,中美经贸团队已达成多项成果共识,其中也包括扩大双方农产品贸易。海关总署 11 月 7 日发布消息称,基于对美方整改措施的评估结果,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海关总署决定废止海关总署 2025 年第 30 号公告(关于暂停美国 CHS Inc. 等 3 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的公告),自 2025 年 11 月 10 日起恢复 CHS Inc. 等 3 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 中国市场重要性无法替代 "
回溯 43 年前,苏健表示,美国农民与美国农业部彼时就开始与中方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运行各种项目,促进双方在生产复合饲料、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交流," 技术的转让和信息共享在合作中至关重要,现在也是如此。"
2023 年 4 月,中美大豆产品应用价值链创新中心在河南省郑州市落地。苏健认为,在基于 40 多年来中美大豆产业合作的经验和成功基础之上建立的创新中心,为中美两国大豆产业的深化合作创造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大豆对于美国农业及农产品出口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 年大豆以 245.8 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美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14%。2024 年,中国购买了价值 126.4 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今年,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出台,美国豆农承受巨大压力。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仅 1200 万吨,比去年同期下跌 58%。另据美国法院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57%。有分析认为,原因在于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导致农业市场流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称,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在第八届进博会上,用上世纪 30 年代 " 大萧条 " 的例子,警示美国关税政策正重蹈保护主义覆辙。
除了中国,美国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还有墨西哥、欧盟、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美国大豆急于在全球寻找新的买家,比如敦促非洲和亚洲各国增加购买量。与此同时,其他大豆出口国则趁机抢占美国的市场份额,比如 7 月巴西出台政策建立专属大豆供应链,鼓励农民通过定制品种和流程增加对华出口份额。9 月,阿根廷宣布大豆、豆粕等农产品出口税归零。
苏健表示,今年包括大豆在内的美国农产品大丰收,但当前却面对库存激增的窘境," 有些农民甚至囤积了一两年的库存 "。当然,他也表示,美国豆农也在尝试使出口市场多元化," 当前美国大豆已出口至 80 多个国家,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依旧没有改变。我们的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对全球非中国市场的出口完全无法与中国市场的体量相提并论,因此我们的出口量还是降低的。"
中国商务部网站显示,11 月 4 日,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在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时指出,中美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今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波动,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关税措施。事实上,两国在自然禀赋、市场、资金、技术等领域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着眼大局,为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营造有利氛围。
" 还没收到过政府补助 "
此前,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本打算推出一项农业补贴计划,拨款 120 亿至 130 亿美元以救助受关税战影响生计艰难的农民。但由于联邦政府停摆,这项补助陷入僵局。
" 的确美国联邦政府有过关于为农民提供特别补助的讨论,但目前还没有美国农民收到过政府的相关补助。" 苏健明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据他了解,美国农民更多是通过贷款来应对当前的资金流问题," 贷款也是遵循商业运作的逻辑,农民从银行贷款,然后在出售作物时偿还。"
他进一步解释道:" 但由于当前农作物的收购价格过低,农民一直很担心卖掉的钱是否足够偿还贷款。" 至于联邦政府重启后是否会落实这些补贴,苏健表示,美国农业部方面目前还没有作出任何决定。
" 美国的农民非常沮丧、非常失望、非常不满,一直在鼓励联邦政府和特朗普总统采取措施重新恢复与中国的大豆贸易。" 苏健说道," 他们在今年春天播种下这些大豆时,未曾料到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会将美国大豆置于如此不利的出口地位。随后,出口前景不明导致价格下跌。"
" 现在,随着利好消息的传来,大豆价格已经稍微回升了。但总体来说,大豆价格依旧处于五年来的历史低位。如果继续亏损,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农民放弃种植大豆,这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他说。
艾奥瓦州立大学农业经济专家帕森斯(Mark Parsons)曾算了笔账:2025 年美国大豆种植成本,比 2019 年涨了近 50%。其中,化肥价格从每吨 300 美元涨到 660 美元,涨幅达 120%;农机燃油费从每加仑 2.5 美元涨到 4.5 美元,涨幅约为 80%;就连除草剂都因为原材料涨价贵了一倍。帕森斯还表示,美国农民面对的收购价显示,当前每卖一蒲式耳大豆,要亏 3 美元," 如果种约 80 公顷面积的大豆,一年能亏十几万美元。"
除了关税,苏健表示,美国豆农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很担忧," 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气候变化上心。" 他表示,很多气候变化领域的权威报告都显示,全球范围内升温幅度加快,导致天气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我们从农民那里收到的反馈也显示,近些年来的确降雨比往常多得多,而且干旱又很严重,极端化的情况频频出现。" 苏健说,已习惯 " 靠天吃饭 " 的农民正努力从技术上努力将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小化。
对于未来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展望,苏健坦言,复苏的情况还需要观望,因为也涉及诸如航运时间、贸易量等诸多变量。在他看来,美国大豆未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会迅速恢复到巅峰时期占比超 50% 的水平,可能会维持在 30%~40% 的市场份额。
" 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市场重要且优先的供应商,当中国合作伙伴需要大豆时,第一个电话能打给美国。" 他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