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正在加速 " 抢茶山 "" 占产区 "。
红餐网注意到,今年以来,一批更小体量、更小众特色的地方茶饮品牌,开始 " 猛攻 " 北上广深。
藏茶、滇茶、闽茶……
典型如藏式茶饮品牌柳皓方,5 月在成都太古里开出全国首店后,近日又亮相北京合生汇。
南京诞生的山下奶市,主打藏式风情,以有机牦牛乳、藏地酸奶为核心原料,今年 4 月在南京开出首店,不到 2 个月,山下奶市就闯入南京饮品热门榜,并快速在杭州开了第 2 家门店。
据大众点评,目前,山下奶市已经在南京、杭州、合肥开出了三家门店,深圳、苏州、扬州等城市首店也在围挡中。
云南特色纯茶品牌上山喝茶,2021 年创立于昆明,昆明、大理、西双版纳开出 20 余家门店。
今年 1 月,上山喝茶走出云南,在上海开店,随后,又相继在广州正佳广场、深圳万象天地开出当地首店。
闽南特色茶饮品牌礼厚茶肆,去年 5 月在上海开出首店,目前在深圳、杭州、宁波、沈阳、厦门等城市,开了 12 家门店。
以新疆本土奶源和当地鲜果为主打的茶芭蕾,今年尝试走出新疆,开到了苏州、无锡、西安、义乌、福州等地。据大众点评,截至目前,茶芭蕾在全国拥有近 50 家门店。
眼下,无论是上山喝茶、还是茶芭蕾,多则近 50 家门店,少则十一二家店,就已主动出击进军新市场。诸如柳皓方、山下奶市、礼厚茶肆等品牌,则是诞生于外地的地域特色茶饮品牌。
相比之下,此前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茶饮品牌,多遵循 " 先区域后全国 " 的扩张逻辑——先在地方市场达到相当规模、稳固品牌标签后,才考虑向外拓展,且往往从周边区域开始尝试。
比如茶颜悦色创立后 6 年,一直深耕湖南市场,直至第 7 年才选择邻近的武汉作为出省首站。公开信息显示,其跨省开店时已拥有近 300 家门店。
云南起家的霸王茶姬,在昆明开出首店后的三年间,一直在云南当地积累口碑。2021 年开始,向周边的四川扩张,站稳西南市场后,进而走向全国。
同样在区域蛰伏了三年的还有广西的阿嬷手作,其走出广西先试水了深圳和上海市场,之后逐步拓展至南京、佛山。
而柳皓方、山下奶市、礼厚茶肆等品牌跳过了漫长的区域积累,借助小众文化的新鲜感,直接抢占一线市场,实现品牌势能的快速引爆。
越小众越特色,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地域标签的价值重构。
今年,地方特色成为品牌快速 " 被看见 " 的机会。越小众的地域文化、越稀缺的本地食材,越能勾起年轻人的消费热情,这些新兴地域茶饮品牌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对比来看,这一批新的地域茶饮品牌的经营逻辑也有一些差异。
阿嬷手作、茶颜悦色等地域茶饮品牌,通常以一款或几款标志性地域产品为核心。它们的菜单主体仍是大众化的茶饮,以地域特色作为亮点和补充。
新一批地域茶饮品牌则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基于地域物产的风味体系。它们的产品矩阵从基底到小料,深度绑定稀缺的本土食材。
比如,柳皓方的产品原料主要为藏茶或藏地风物原料,包括岩盐、藏红花、金花藏茶等。目前其菜单所示有 4 个系列:" 盐系 " 茶拿铁、" 花系 " 鲜乳茶、" 冷萃 " 氮炁茶、" 冰川 " 果蔬茶,价格从 15-26 元不等。
上山喝茶强调其茶底均来自云南大山,比如古树生普、高黎贡乌龙、滇红等,果茶和特调产品也均使用云南特色在地化食材,诸如酸角、话梅、牛肝菌等,总 SKU 在 20 多个,售价为 12-28 元。
茶芭蕾则主打益菌酸奶系列,搭配新疆特色水果与本土食材,如阿克苏红苹果、库尔勒香梨、甜胚子等,售价为 14-28 元。
这些地域茶饮品牌通过将地域风味与文化深度绑定,吸引游客与外地消费者主动传播。与此同时,又通过门店空间场景,融入地域元素,进一步强化地方特色的标签。
比如柳皓方,门店使用石、木这类天然材质,以黑为主色调,并将经幡、唐卡、壁画等藏式元素点缀其中,店内还有常会出现在藏族人家的老虎图案挂毯,店内还会不间断播放西藏纪录片……
茶芭蕾设计风格轻奢简约,融入西域美学元素,如艾德莱斯纹样、克孜尔石窟壁画等,营造自然与文化交融的氛围。门店设置客座区,融入山脉、绿洲等西域风情元素增强打卡属性。
总的来看,当 " 地域标签 " 越来越受市场追捧,新茶饮赛道开始 " 抢茶山 "" 占产区 ",留给新兴地域茶饮品牌的时间窗口并不多,以更加极致的产品和场景来强化标签的同时,它们也更加急迫地想要冲进高线城市,放大声量。
不过,到底能走多远?仍待进一步观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