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时隔六年发美元债,破冰央企地产境外融资。
这几天,地产债券圈的焦点,莫过于是华润置地发境外美元债。
这不是一次常规的融资动作,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这是近年来,第一家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地产央企,具有破冰意义。二是,华润置地自身首次尝试" 美元债 + 点心债 " 双币种发行结构——美元债三年期,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五年期,合计规模不超过 9 亿美元等值。三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9 亿美元不是小数目,释放出相当分量的市场信号。
华润上一次境外融资还要追溯至 2019 年底,距今已六年之久。当时发行的是 10.5 亿美元永续债,利率仅 3.75%。
但华润此次出手,多少令市场感到意外。本来,大家在等着的地产央企是:金茂。
从境外存续债券的到期结构来看,金茂要比华润更着急。
金茂有一笔存续 5 亿美元利率为 6% 的永续债,将在 2026 年 2 月初迎来首个可赎回日。若不赎回将面临利率跳升。而反观华润,两笔存续债都是 2029 年才到期。时间上从容许多。
那么,华润置地为何选择此时发债?
昨个(11 月 12 日),华润置地开了一天的发债路演,blabla 解释了一堆原因,就是此前利率高不划算,如今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融资窗口再现。
不过,背后还有个理由,它没说得很明白,路数给大家总结一下:不想浪费宝贵的境外发债额度。
因为额度是有时效的,过期作废还需重走流程。去年,华润置地没有发境外债,自然额度没用掉。它硬是用自有资金,而不是借新还旧,兑付了两笔美元债,差不多有 13.5 亿美元。
这一 "先还旧、后借新" 的反常操作,已然揭示:即便强如央企地产,也将境外发债额度视为稀缺资源。在信用收缩的大环境下,每一笔额度都值得珍惜,每一次出手都需算准时机。
昨天路演,隔着电脑屏幕,你都能感受到华润置地的激动和亢奋,路数恍惚间,有种回到了行业上行期,房企发债路演时的情形。华润置地迫不及待地想要跟资本市场强调:
它现在已经是市值第一的房企。
它的收租业务是区别于其他房企的杀手锏。
它在信用评级上已经向中海看齐,甚至要超越中海。
发债路演的 ppt 上,华润置地列举的对比企业包括中海、保利、绿城与招商,却不见金茂身影——而 2019 年时,两家境外融资成本尚在一个起跑线。
路数问了前方小伙伴,若换作金茂发债,市场会作何反应?得到的答案是:更大程度上要看中化的支持力度了。
其实,房企的好股东方不止深铁。中化系对金茂的资金支持同样不容小觑,拆借规模不亚于深铁之于万科。
至于华润置地,说到底,也离不开股东方。你看,它今年启动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集团内互贷计划,进行资金拆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