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人直播到无人驾驶,从无代码开发到智能搜索,百度正通过一系列 AI 应用的重磅升级,让智能生产力变得触手可及。
" 当 AI 能力被内化为一种原生能力时,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在 2025 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开场演讲中指出了一个关键转变:" 我们正在跨越一个全新的临界点:从 ' 智能涌现 ' 走向 ' 效果涌现 '。"
过去一年,AI 产业结构正经历从 " 正金字塔 " 向 " 倒金字塔 " 的健康转变。过去 AI 产业最底层的芯片拿走了绝大部分价值,现在 AI 应用的价值开始涌现。
而在这个 AI 应用时代,对于用户来说,AI 成为超级生产力工具,正推动个体能力边界持续拓展,而 " 内化 AI 能力 " 将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生存必修课。
AI进入 " 价值创造 " 阶段
本届大会主题 " 效果涌现 ",精准地概括了当前 AI 应用发展的核心特征。它标志着 AI 技术正从实验室的 " 炫技 " 阶段,全面进入规模化解决实际问题的 " 价值创造 " 阶段。
李彦宏对此强调:"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够落地为具体的应用,解决具体的问题,创造具体的价值,都只是空中楼阁。" 这种 " 效果 " 并非偶然,而是百度全栈 AI 技术积累与深刻场景洞察相结合后的必然产物。
我们观察到,百度 AI 应用的进化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极致贴近用户真实需求,二是深度融入生产生活核心场景。
以搜索为例,其 AI 重构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从底层逻辑上将其从一个信息检索工具,重塑为一个集信息获取、内容生成、服务交付于一体的 " 万能搭子 "。
我们用搜索不仅是获取信息,也开始创造内容和价值。比如我们可以辅助写作、创作创意图片、视频,这实实在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必需品。
AI 应用打破了很多专业壁垒,我们现在可以用 AI 做很多专业的事。比如小白化身程序员。
百度世界大会期间现场搞了一次演示," 做一个闲置服装交易平台,要能 AI 试装、下单付款 ",几分钟就能生成完整应用,还能直接发布到微信小程序,让人惊叹。
又比如文心 App 近期上线 " 魔法漫画 " 功能,用户直接上传一张照片、一句话,即可快速生成高质量 AI 连载漫画。这也是行业首次实现 AI 定制化生成多图、多页、复杂剧情、实时快速的连载漫画。

有粉丝用魔法漫画复刻了成毅在《天地剑心》中万箭穿心的名场面,收获很多网友的好评。

而百度已经逐渐将所有业务进行 AI 重构,本次百度世界大会公布诸多 AI 成果,这些 AI 应用正组成了超级个体的强大工具箱。
超级个体时代的 "AI 全家桶 "
当单个 AI 应用在各个垂直领域展现惊人效果时,一个更为宏大的图景正在展开——" 超级个体 " 时代的到来。
在这个时代,个体的能力边界将被 AI 极大地拓展,每个人都有可能借助平台的力量,成为一个高效、多能的 " 一人企业 " 或 " 创造力中心 "。
而本届百度世界大会揭示的核心战略在于,百度不再满足于推出单点突破的 AI 工具,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协同增效的"AI 能力生态 " 或 " 超级生产力全家桶 " 。

这种平台化赋能的思路,标志着竞争维度从单一产品的 " 功能优劣 ",升级到了整体生态的 " 体验完整性与效率倍增效应 "。
这套 " 全家桶 " 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非产品的简单堆砌,而是围绕超级个体的核心需求进行了深度整合与场景化设计。它本质上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 " 数字杠杆 ",让个人能够以极低的门槛,撬动过去需要整个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AI 搜索让 " 找答案 " 变简单了。百度搜索现在不只是给一堆文字链接,实现了首条结果富媒体化覆盖率高达 70% 的质变体验。
无代码开发平台秒哒已生成超 40 万应用,它极大地降低了创造的门槛,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 " 技术平权 " 运动的实践,让创新不再被编程技能所束缚。
而 GenFlow 3.0 作为拥有超 2000 万活跃用户的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则像一位永不疲倦、且具备全局视野的超级助理,它重新定义了人机协作的边界,将人从信息过载和流程性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使我们能专注于真正的洞察与决策。这种深度协同,预示着未来工作的核心将从 " 执行任务 " 转向 " 定义问题和管理智能体 "。
更值得关注的是交互层面的根本性变革。慧播星数字人技术的全面开放与 " 实时互动型数字人 " 的发布,其意义远超直播带货本身。它标志着数字人正从一种 " 新奇技术 " 演变为 AI 时代的 " 基础交互界面 "。
当数字人能实现毫秒级响应、情感化的自然互动,它就能成为每个人在数字世界中的化身或桥梁,广泛应用于教育、咨询、服务等领域。这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体验的升维,使得获取服务和信息的过程变得更加人性化和直觉化。这可能是继图形用户界面(GUI)之后,最重要的人机交互范式变革之一。
而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萝卜快跑所代表的无人驾驶技术,其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 " 空间 " 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在催化一个 " 移动生活空间 " 的诞生。
当通勤时间被解放为可自由支配的生产或休闲时间,当停车位等城市空间被重新规划,其对个体生活方式、工作效率乃至城市形态的潜在影响是深远的。这背后是百度全栈 AI 能力从虚拟世界向物理世界延伸的野望。

李彦宏在 13 号下午极客公园专访中说:" 从 2023 年开始,我就一直在讲的四个字叫做「应用驱动」。今天大家在卷芯片、卷模型等等,我一直是说要卷应用,应用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很多年前我说 AI 很重要,但是今天 AI 已经成了一个共识,但是 AI 又分不同的层次,我认为机会最大的是在应用层,不在模型层、不在芯片层。"
由此可见,百度打造的这套 "AI 全家桶 ",其核心价值不在于单个工具的锋利,而在于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和场景覆盖的完整性。它为用户提供的不是零散的工具,而是一套能够系统化提升其认知、创造和行动能力的 " 外挂大脑 " 和 " 能力扩展舱 "。
内化 AI 能力是必修课
市场的反馈和用户的认可是检验 AI 应用价值的最好方法。
百度 AI 应用的快速增长——从萝卜快跑落地全球 22 城、每周全无人订单超过 25 万单、累计服务次数超 1700 万次全球第一,到慧播星数字人创造可观营收并加速出海,再到百度 AI 搜索月活用户达 3.82 亿——无不印证着 " 效果涌现 " 带来的强大吸引力。

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逻辑不同,AI 时代应用的增长内核是 " 有用 ",是能否真正为用户干活、创造可见的价值。
面对这场由技术驱动的生产力革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内化 AI 能力 " 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存题。
对于个人而言,这意味着要将 AI 深度融入自己的工作流和学习流,从使用 AI 工具,到与 AI 协同共创,最终将 AI 能力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程序员借助文心快码提升效率;内容创作者利用数字人扩展影响力;知识工作者依赖 GenFlow 提升决策质量。
在专访中,李彦宏提到:「内化 AI 能力」,就是说,现在不管 AI 具备什么样的新能力,你怎么把它变成你的「原生能力」,怎么把它变成你组织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像神经系统一样的,它是贯穿你整个身体的,它不是你的某一个器官,它完全是渗透性的。怎么真正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对于企业,尤其是领导者,则需要将 AI 上升至核心战略层面,系统性地审视业务流程,找到效率瓶颈,让 AI 渗透到研发、生产、运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将 AI 能力内化为组织的 " 原生能力 "。
百度发布的全球首个可商用自我演化智能体 " 百度伐谋 ",正是在企业级复杂决策(如交通调度、金融风控、港口物流)中寻找 " 全局最优解 " 的利器,它展示了 AI 在超越人类认知局限、处理超复杂系统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
我们都将是超级个体
百度世界 2025 大会,如同一扇窗口,让我们窥见了 AI" 效果涌现 " 如何真切地改变着个体能力与企业效能。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种新范式的开启。
它预示着,在强大的平台生态赋能下,每个个体都有机会通过内化 AI 能力,突破自身局限,成为更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 " 超级个体 "。
正如李彦宏所言:" 让我们一起,从‘ AI 效果涌现’的今天,奔向‘超级智能’的明天。" 当百度的全栈技术布局——从昆仑芯、飞桨框架、文心大模型 5.0,到上层丰富的 AI 应用——形成一股协同创新的合力,我们正迎来一个智能红利普惠大众的时代。
对于每一位身处其中的我们而言,主动拥抱、积极内化 AI 能力,便是抓住这个时代机遇最有力的方式。未来,属于那些善用 AI、将智能转化为原生生产力的超级个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