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长的 2025 年 " 双十一 " 购物节落下帷幕,从小红书双十一的成绩单可以看出,其商业化目标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双 11 小红书电商的下单人数同比增 77%,千万成交额商家同比增 140%。
在 10 月 9 日 -11 月 6 日期间,借力小红书上线仅 5 个月「种草直达」在各大电商平台中实现成交额破千万甚至破亿的单品已超过 100 个,成交额超 100 万的商品近 1000 个。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到小红书在电商业务推进过程中的侧重——站内交易闭环和站外引流。
其中," 种草直达 " 的推出,成为了今年的增长亮点。今年五月,小红书今年首次上线「种草直达」,与淘宝天猫、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陆续签订「红猫计划」「红京计划」等战略合作,即小红书笔记内容下方新增商品「广告外链」功能,支持小红书用户在看到笔记后直接跳转各大电商平台店铺,实现一键下单。
公开数据显示,在种草的同时搭配 " 种草直达 ",可以让进店效率比单独投放任一工具要提升 76%。因此,今年双 11 的在投品牌数相较 618 期间翻了一倍。
而对于站内交易闭环的建设,小红书也同样在努力。天眼查 APP 信息显示,第三方支付公司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简称 " 东方支付 ")已变更为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00% 控股,而宁智信息正是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小红书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已成功获得一块支付牌照。
作为目前最受瞩目的社交平台,小红书的商业化进程一直备受瞩目。早在年初,小红书便明确了 2025 年商业化业务的三大方向,即行业上从聚焦消费品向满足多行业的需求扩展,重点向生活服务等行业突破;商业产品能力上,更多着力在种草投放之中的优化、种草的投后度量以及客户生意线索的直接交付等;生态上走向更大开放,未来将直接与更多平台、不同行业商家品牌、MCN 机构等形成连接。
而从此次双十一的成绩看来,小红书正在以种草为轴,建立起一套从站内到站外的全域转化路径。而这样的转变,究竟是否能满足市场对于其商业化进程的期许呢?
" 红 x 计划 ":平台开放期的增长点
" 种草直达跳转的链路,是目前增速最快的。" 这是今年双十一期间,叁柒集团商务总经理佩恩观察到的最显著的变化。
5 月 7 日,淘宝天猫与小红推出了 " 红猫计划 "。一方面,将小红书和淘宝联手打造的种草联盟产品小红星进行升级,基于小红书阅读数据和阅读后淘宝后链路转化数据,完善种草效果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小红书与淘宝天猫共同新增笔记下方 " 广告挂链 " 功能,对于部分行业开放种草直达合作模式,可以实现内容投放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店铺或商品。
随后 " 红京计划 " 发布,拼多多、微信小程序也接入小红书,但一系列 " 红 X 计划 " 接连推出,形成了一条从 " 种草 " 直达 " 交易 " 的跨平台链路。
这既是小红书进一步的流量变现尝试,也是当下互联网平台纷纷选择 " 拆墙 ",走向开放互通的一种写照。
从 2008 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平台之间便开始在 " 建墙 " 和 " 拆墙 " 之间反反复复。
2008 年,淘宝屏蔽百度爬虫抓取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间 " 筑墙 " 的起点,此举也带动了阿里广告平台的快速崛起,一度成为了仅次于谷歌和脸书的全球第三大广告平台。
而到了 2013 年,淘宝则一边与微信开始了互相屏蔽,另一边对美丽说、蘑菇街等第三方导购网站进行了封杀。当时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创始人马云在内部会议上曾表态,阿里将不扶植上游导购网站继续做大。
切断外部流量,构建自有生态体系,一系列举措让阿里的体量进一步扩大。据《新财富》统计,截至 2020 年,阿里的生态圈市值达 10 万亿元以上,5 年间膨胀了 10 倍。
不过在各大平台相互封锁的过程中,部分后来者也曾抓住短暂的开放机遇,迅速起量。2018 年 3 月,抖音购物车可挂淘宝链接,快手小店接入淘天、拼多多、有赞;2020 年,小红书直播间可以挂淘宝店铺链接。
不过,这一开放的状态也并没有维持太久。2020 年 7 月,抖音切断淘宝链接,强推抖音小店;2021 年 8 月,小红书关闭带货笔记外链;2022 年 2 月,快手与京东和淘宝终止合作。
与此同时,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也开始自建电商数据能力。在 2022 年至 2023 年期间,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先后建立了 CID 体系,让 ROI 的计算和广告素材按效果优化成为了可能。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市场环境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传统电商增收乏力。2025 财年,阿里巴巴营收增速从上一年的 8.3% 回落至 6%,弱于京东和拼多多。并且,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淘天集团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滑。2021 年,阿里电商市场份额为 51.3%,2023 年降至 39.2%,2024 年再降至 37.3%。而抖音电商则持续狂奔,2024 年 GMV 约 3.5 万亿,同比增幅 30%,超越京东,跃居行业第三。
小红书的电商规模也在同步扩大,2024 年,小红书电商 GMV 突破 400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00%。但这与同期抖音电商 3.5 万亿,快手电商 1.4 万亿元的 GMV 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对于小红书来说,如果意图上市,就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商业化能力;即便不上市,也需要以持续的盈利能力进行造血。而对其最为擅长的种草业务进行持续挖掘,显然是最有效的盈利方案。
" 每条路其实都打开了。所有的数据打通之后,就能知道到底平台效果更好。这个时候也会知道品牌到底是应该在小红书做自闭环,还是要跳转其他平台,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在佩恩看来,这将选择权从平台手中交到了品牌主手中,品牌可以选择任何一条路径。这种更为透明的数据化评估方式,是今年商家通过小红书能够获得更好收益的一个机会点。
如果达人发布的推广笔记下面,挂了小红星或小红盟的任务,那么在笔记发布后的 2 天后,即可看到有多少用户是在看了这条笔记之后,有进店的行为,或跳转去京东、淘宝等平台进行搜索、购物。另一方面,随着小红书数据能力的提升,从曝光归因到阅读归因,提升了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 小红书自此变成了一个种草的发起方,以及数据的汇总方。" 佩恩认为。
电商闭环的玻璃天花板
不过,与突飞猛进的种草业务相比,从业者对于小红书电商业务的看法依然两极分化。
某服装品牌联合创始人张倩发现,今年小红书上的母婴博主大量流失,很多都转行去卖珠宝和保健品了。还有一部分博主则停止了对小红书的投入,将注意力移回了抖音。
从去年的快速增长,到今年的不尽如人意,品牌方体会到了显著的落差。
2023 年,小红书大力推广 " 买手电商 " 的概念,并带动公司首次实现盈利;2024 年升级为 " 生活方式电商 ",全年 GMV 突破 4000 亿元,同比增长 45%;2025 年 8 月,小红书还将电商功能提升为一级入口—— " 市集 ",充分体现了其全力推进电商业务的决心。
但这与同期抖音电商 3.5 万亿,快手电商 1.4 万亿元的 GMV 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或来源于用户体量的限制。
根据 QuestMobile 发布的《2025 年全景生态流量春季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抖音(包括抖音和抖音极速版)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 10 亿,达到 10.01 亿,同比增长 12.3%。抖音月人均使用时长也增长至 46.54 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每天刷 1.5 小时以上。
相较之下,小红书月活用户增长最快,但体量仍有较大差距。小红书月活用户规模达 2.35 亿,同比增长 13.7%;月人均使用时长为 22.46 小时,同比增长 23.4%。
抖音是个闭环,销量高,但也非常昂贵,多花钱就能带来订单。但在这个客群更庞杂的体系中,很难做出有调性,有审美的内容;小红书便宜,中腰部博主质量非常高,强调美感和氛围感。但是被种草了的用户第一反应都是去淘宝看看有没有店铺。
与此同时,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即时零售业务,还可以给顾客提供从门店即刻送货到家的服务。作为一个做全域经营的品牌方,张倩认为,直接在小红书购物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功能和体量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站在营销服务商的角度看,小红书双十一的电商体量仍然在持续成倍增长。虽然仍然与头部电商平台的体量仍有着较大差距,但电商在小红书生态中的占比逐步增加,
" 其实,小红书其实是在通过不同的 sku 品类,区分消费者的需求。" 作为一家小红书头部整合营销服务机构,美妆品类占据了叁柒集团业务总规模的 40%。在佩恩的观察里,在小红书上,部分品类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同的产品类型,走得是不同的链路。很多基础大众消费品,或者比价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导向站外电商平台。而以美妆为代表的符合小红书调性的品类,则更容易在站内形成闭环。
不过,即便是头部美妆品牌,想要在小红书获得销量,也需要做更精细化的运营。在佩恩服务的头部品牌中,往往会选择旗下一两个符合小红书调性的细分单品进行推广。
如今的小红书的营销模式,都要从研究用户行为模式下手——目标用户在购物前看了多少篇相应的笔记、搜了哪些关键词、其决策的路径是怎样的,从而产出对应的内容去模拟用户行为,影响用户决策。在佩恩看来," 小红书用户相较其他平台会更理性,所以在整个的决策的链路当中,你很难说通过一个动作把所有的事全部都解决,但是你如果把每件事都解决了之后,就一定会成功。"
从种草业务的开放,到徘徊中前进的电商,小红书的商业化进程仍然在探索中前进。
但这也注定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战役。在全品类电商平台仍然牢牢占据着心智和服务的优势,是否能够在已经竞争至白热化的广告和电商业务中,在巨头们短暂开放的间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商业之路?小红书仍在路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