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届《英雄联盟》总决赛,虽然并非本土战队 PK,也不是 " 中韩对决 ",但在国内的关注度依然不减。总决赛日,冠军战队 T1 拿到 100 万美元奖金,#faker 六冠王#等话题登上热搜。
凭借庞大的玩家基数,《英雄联盟》S 赛事一度在国内提升着电竞的国民认同度,并且占据着年轻人的情绪高地。回望过去十余年,中国战队经历了三次夺冠,每一次都能掀起狂欢。
2018 年,IG 夺冠让电竞在国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出圈。IG 俱乐部成为 " 最大赢家 ",行业迅速涌入资本及信心;2019 年,FPX 战队以黑马之势爆冷夺冠,为 LPL 中国赛区又添了一笔;2021 年,EDG 绝地反杀韩国战队 DK,让电子竞技 " 为国争光 " 的叙事达到高潮。
这些经典时刻,一幕幕完整着中国电竞的集体记忆。然而,距离上个圈内外共同难忘的时刻已经过去四年之久,尽管今年的新 IG 战队重组后以全神阵容回归,被市场寄予厚望,但最终没能拿到名次。
与此同时,英雄联盟 IP 也经历了手游、动画等改编,观众的注意力进一步被分散,赛游联动正让这一 IP 的运作形式悄然转变。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 Faker(李相赫)这样的选手?"
这一追问,从早期的贴吧一路延续到如今的小红书,几乎贯穿了国内电竞的每个阶段。而在 S15 总决赛结束后,它再次成为各大电竞论坛的热议焦点。
甚至还有各种畅想小作文接踵而来," 如果当年 Faker 被宫斗,出走 LPL(英雄联盟中国大陆赛区),帮助 lpl 拿下三连冠,会是怎样的?" 一群网友们在评论区推荐着种子人选,另一群网友们总觉得 " 差了点意思 "。
今年总决赛的关注度不减,一方面因为赛事是在成都举办,Faker 的传奇和 IG 的冠军梦之队新阵容燃起了观众的热忱。尽管 LPL 也在大小赛事上拿过最高荣誉,但在公众认知度上,承载着 90 后记忆的《英雄联盟》与其 S 系列赛事似乎成为碾压级的存在。
正如英雄联盟 league of legends 的名字," 传奇 " 始终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故事。Faker 之所以成了这个传奇,除了其强悍的实力和低调的性格,还在于其作为电竞选手的职业生命周期实在是够久。
29 岁的 Faker,在代谢速度极快的电竞行业创造了一个 " 奇迹 "。电子竞技场征战十二年,归来仍只有二十九岁,拿过冠军,也经历过低谷,坐过替补席。算上 S15 卫冕三连冠,职业生涯 S 赛共六冠的经历,让观众不由发问:十多年了,为什么还能这么强?
因为职业生涯够久,所以同期出道的电竞选手们大部分都已退役,转型为赛事解说、主播,甚至创立自己的品牌。
但江湖仍有对其的早期回忆,前职业选手卢本伟的花名 " 五五开 ",就是因为与早期 Faker 对线的一次发言。接受赛前采访时,被问到和王牌中单 Faker 对位有多少胜算。答曰:我和 Faker 五五开。各类玩梗图因此在社交媒体不断被批量产出。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 Faker 这样的选手?" 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 LPL 的多重困境。这些年来,尽管 LPL 也在大小赛事上拿过最高荣誉,但始终缺乏一个能跨越周期、承载集体记忆的符号性人物。
其一是新选手断层,新选手难补位的困境。今年的 IG 战队原本也是大热夺冠战队,因为把拿过冠军的老选手们都请回来了。
去年年底,IG 电子竞技俱乐部官宣与氧望体育及关联方,虎牙直播就重组方案达成一致。阵容不仅集结了 TheShy 和 Rookie 等夺冠元老选手,更引入了曾代表 EDG 在 2021 年冰岛夺冠的 " 冰岛野辅 "Jiejie 和 Meiko,以及冠军教练 Daeny 和 Mafa,被网友称作 " 全神班 " 的新 IG 战队,也让观众与资本的期待值不断提升。
从竞技的结果上看,期待落空了,但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冠军选手的人气流量和承载的观众目光,显然为 IG 战队吸纳了更多的品牌赞助和资本助力。有数据显示:此次赛事,T1 约有 18 家赞助商,大幅领先于其他电竞俱乐部。
关于电竞选手成长结构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虽然早在 2003 年就出现了 Sky 李晓峰等初代电子竞技奠基人,但中国电竞发展加速期是在 2014 年前后,资本大量涌入,职业联赛体系成熟,电竞进入亚运会,社会认可度极大提升,直播平台助推,中国电竞的 " 商业化 " 进程来得格外迅猛,选手的曝光度、直播收入、品牌代言等因素迅速提升了他们的商业价值,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外部压力和更短的职业生涯周期。
许多选手在达到巅峰后退役或迅速转型,从事解说、品牌代言、直播带货等跨界活动。离市场越近,理想和诱惑就仅有一纱之隔。国内早年间电竞选手带货肉松饼的时代仿佛就在眼前,直到前几年还有同行公开表示,当时曾经一度 " 很羡慕 ",原因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退役人气 " 老将 " 也反复被寄予厚望,职业电竞选手 UZI(简自豪)在 26 岁那年曾经二度复出,加入 EDG 战队,近期又有坊间传闻其或将三度复出。
在市场资本等多重诱惑/影响之下,能够心无旁骛地在一线奋战十余年并不容易,像 Faker 这样在一线奋战十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7 月,T1 刚刚官宣与 Faker 续约至 2029 年。
其二,电竞选手的职业本身就是青春饭,长期的坐姿训练对选手的身心都形成巨大考验。此前在 RNG 战队时,UZI 手伤复发后去医院就诊,医生透露称," 他的手已经差不多是 40~50 岁人的手了。"
近年来,许多曾经的明星选手,在短短几年内便出于各种原因 " 退场 ",主要便是竞技状态下滑和商业利益的转型需求。在这种环境下,选手的职业生涯往往变得更加短暂和不稳定。
电子竞技赛事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一度有让老玩家 " 返老还童 " 的奇效,让退坑老玩家有重新拾起热情的冲动,某种程度上是帮助延长游戏生命周期之举,但近些年来,经由手游圈市场验证过的 " 赛游联动 " 主张,也开始在英雄联盟 IP 上奏效了。
中国音数协发布的《2024 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电竞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达 275.68 亿元,同比增长 4.62%。电竞用户规模达 4.90 亿,同比增长 0.42%。而作为极具号召力的英雄联盟 IP,S15 全球总决赛重返中国,不仅是竞技的巅峰对决,还是英雄联盟 IP 宇宙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线下嘉年华和内容发布窗口。
落地成都,今年赛事的赞助给足了面子。据体育大生意统计,本届 S15 共有 15 家全球合作伙伴,这一数量为近几年之最。选手们吃穿住行几乎全被 " 承包 ",能量饮料、外设、电竞椅到食品、美妆服饰、汽车,甚至眼科中心等机构都来凑热闹。淘宝闪购、美团外卖也位列其中。
不过今年的总决赛并非一片赞誉,从舞美到颁奖环节都被观众吐槽 " 拉胯 ",本应在冠军捧杯时刻洒落的金色雨也被延迟洒下。这些细节争议恰恰说明,观众对赛事的需求不仅仅在于赛事本身,整体的观赏体验和情感共鸣也格外重要。
早期的《英雄联盟》一度将赛事独立出来,其 IP 价值更多由赛事和明星电竞选手驱动。不过近几年,通过《英雄联盟手游》《双城之战》这些涵盖了动画、音乐、沉浸式线下体验等形式的深度 " 赛游联动 ",它正在成功构建一个不依赖于单一赛事热度、能够自循环的文化 IP。
比如《英雄联盟手游》虽然基本盘比较固定,但在收入上距离头部还有些距离。数据显示,中国 App Store 手游 10 月收入榜 TOP 20 中,腾讯的《王者荣耀》《三角洲行动》稳居前两名,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位列第三,而《英雄联盟手游》排位第 12。虽然有同为 moba 手游《王者荣耀》的压制,但好在是将英雄联盟 IP 生态盘起来了。
今年,手游的电竞赛事引入了 SOLO 赛、女子赛等新内容,还与周杰伦合作了《兰亭序》皮肤。《英雄联盟手游》发行制作人夏丹透露,除了中国大陆区域外,该皮肤在中国台湾、越南、韩国、巴西等各个地区的市场,都达成了 Top3 畅销的表现,成为《英雄联盟手游》几套最受欢迎的皮肤之一。
《双城之战》第二季在 2025 年斩获白玉兰奖最佳动画片奖,其原声带还荣获全美音乐奖最佳原声带奖。拳头游戏全球副总裁兼中国电竞负责人苏志立在媒体专访中坦言," 赛游联动 " 已经成为英雄联盟长期战略的关键支点。游戏与赛事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希望最大化地发挥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在内容生态层," 拳头 " 将持续加强与直播平台、玩家社区的合作,加大对 UGC 内容的支持,给更多玩家创造赛事参与感。" 希望英雄联盟赛事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还是一种可以和玩家以及观众共创共享的娱乐文化体验。"
赛事的热潮暂时退去,故事仍在继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