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2小时前
中国对日反制,三个新特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这不由让我想起 2012 年日本 " 购岛 " 闹剧,同样是日本挑衅在先,同样是中国愤怒反击。

风风雨雨 10 多年,好不容易中日关系逐渐走出谷底,但高市早苗的大放厥词,又让好转势头戛然而止,甚至急遽向深渊坠落,真是让人格外痛心。

多年之功,毁于一旦!

但对比上次的激烈斗争,完全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中国最新的对日反制,至少呈现三个新特点。

第一个新特点,反制更加精准到位。

曾几何时,外界对中国反制手段的认知,还停留在 " 严正抗议 "、" 强烈谴责 " 等传统路径上。

但今天的中国,反制远不止愤怒抗议,而是更加精准到位。

所以,我们看到,中方两次前所未有的 " 奉示 " 抗议,外交部深夜提醒避免赴日本旅游。

尤其要注意:" 奉示 "。这无疑代表着更高层的态度和意志。

中国军方也明确警告,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此外,中国教育部提醒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

最新的消息,多部日本电影推迟上映 ……

这显然是一套组合拳。如果高市不撤回相关错误言论,更多反制还在出台中。

所以,我们看到,11 月 17 日,资生堂、高岛屋、全日空等日本公司股价,出现暴跌。

日本旅游股成了重灾区。因为很简单,今年 1 月 -9 月,中国赴日游客就超过 700 万,中国游客总数和消费总额,在各国中排第一。

我看到,日本经济学家就担心,旅游业是日本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游客暂缓赴日,可能使日本面临 2.2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010 亿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日本 GDP 下降 0.36%。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啊!

哦,针对日本不思悔改的各种小动作,中国外交部 11 月 17 日很明确宣布:在 G20 期间,李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安排。

第二个新特点,牢牢占据道义制高点。

两次对日反制,坦率地说,中国都是被动的,都是日本先发起挑衅。尤其是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完全是一个突发事件,中国是应急反制。

但我们化被动为主动,展开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对日斗争,且牢牢占据制高点。

所以,我们看到,外交部发言人的频繁揭批,一系列对日檄文的火速出台。新华社的《什么样的 " 毒土 ",长什么样的 " 毒苗 "》,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既是一次对日本极右翼挑衅的全面揭批,更是面向全世界的有关历史真相的普及。毕竟,别忘了,日本是有历史原罪的。

具体到台湾,甲午海战后,日本强行侵占台湾并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用国台办发言人的话说,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是台湾历史最黑暗的一页。

日本首相居然还念念不忘中国的台湾,还暗示要武力介入中国内政,这不是在挑战战后秩序又是什么?

还有,高市提到的所谓 " 存亡危机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其实就是日本侵略挑衅的老套路。

当年发动 " 九一八事件 " 时,日本就借口 " 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日本国生死存亡的问题 ";发动珍珠港袭击时,日本就说是 "ABCD 包围圈(美英中荷)影响了日本的生存 "。

但后来 " 满蒙生命线 " 全丢了,日本亡国了吗?太平洋那么大,容不下一个和平的日本?

高市挑衅在先,中国被迫反击,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第三个新特点,中国人更加自信从容。

这也是让我最感慨的一点。

作为中国人,高市早苗这样大放厥词,暗示要武力介入中国台海,我们愤怒不愤怒?

不愤怒就不是中国人。

但我们愤怒归愤怒,不妨碍我们同时很自信。

所以,我们看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只有四个字:一言为定。

高市你暗示要武力介入,那就别怂,一言为定。

我们愤怒的是日本政客,我们照样欢迎日本游客、日本企业。

我总觉得,这就是一个大国心态的养成,轻松调侃背后,是发自内心的从容。

心态的转变,更源于实力的支撑。

毕竟,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 80 年前 100 年前的中国,更不是甲午战争前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三倍有余;今天的中国,新能源车换道超车,让日本汽车都相形见绌;今天的中国,海军舰艇 " 下饺子 " 成常态,近日福建舰入列、四川舰海试 ……

这种实力和自信,正沉淀为更成熟理性的爱国情怀。

真正的强者,不再需要声嘶力竭证明自己," 一言为定 " 就是最好的回答。

最后,还是挺感慨的,粗浅三点吧。

第一,日本政客踢到了铁板。

以前的日本首相,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总体谨言慎行,即便是高市的政治导师安倍晋三,也只是在下台后,才敢宣扬所谓 "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

但作为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却不管不顾大放厥词,甚至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

真是自不量力,自讨苦吃,自取其辱,更将中日关系带入一场全面的危机。

我看到,虽然也有一些西方媒体,还在为高市各种鼓噪,渲染中国的压力,好像日本很委屈一样。但全世界的主流舆论,都认定高市是始作俑者,是麻烦制造者。

要走出目前困境,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第二,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这是一位朋友的总结,三个维度吧。

在实力维度上,中国完成了从 " 奋力追赶 " 到 " 并驾齐驱 " 再到 " 局部领先 " 的历史性跨越。这种实力的质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和回旋余地。

在制度维度上,中国的治理体系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效率。从决策到执行,从外交到舆论,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实现高效协同,形成强大的合力。

在话语维度上,中国正在突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开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东方智慧的话语体系。我们不再满足于在别人设定的议题下作答,而是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定义自己的标准。

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作为才有地位啊!

第三,最可喜的一点,中国的大国心态。

从雷霆重拳到精准点穴,从义愤填膺到从容自信,中国对日斗争的风格转型,恰如中国自身发展的缩影。

我们的工具箱越来越丰富,法律战、舆论战、经济战,这种选择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优势。

年轻人 " 一言为定 " 看似调侃,更反映出我们整个社会的集体淡定。这种淡定,是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轻易撼动的精神防线。

从这个角度看,高市早苗暗示武力介入台海,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当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导致中国不得不出手,现在我们都知道,中国海警巡航我钓鱼岛海域,已成为常态。

高市早苗的挑衅,只会让中国采取更坚决更强势的反击,彻底打消日本的这种念头;也让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在这个核心利益问题上,别指望中国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时间的河流奔涌向前,它从不回头嘲笑那些被浪花拍碎的顽石,只是沉默地塑造着新的航道与格局。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日本 外交部 中国游客 高市早苗 教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