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晓林 半个月内,北汽 " 元境智能 " 技术架构相继在极狐品牌和 BJ 越野车品牌上落地。作为最早涉足新能源领域的自主品牌,北汽终于实现了对旗下新能源产品的统一智能技术架构支持。
10 月 28 日,在北汽极狐全新阿尔法 T5 上市的同时,北汽发布了智能网联技术体系— " 元境智能 ",舱驾一体架构成为极狐全新阿尔法 T5 的主要卖点。仅仅两周后,元境智能技术架构在北汽另一主力自主品牌车型上落地,北京越野 BJ40 增程元境智行版正式上市。
总体来看,北汽元境智能网联技术体系涵盖了从底层架构到用户体验的技术生态,聚焦在全场景和生态链接上。据北汽研究总院副院长郑新芬解读," 元境智能 " 主要功能体现在智行和智舱两方面。以 BJ40 增程元境智行版为例,在智行方面,BJ40 增程元境智行版是全国首个纯视觉技术方案、带高快 NOA 的越野车型,其配备了由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组成的 26 个高精度传感器,并搭配了由地平线高性能芯片提供的 " 算力 ",以及联合博世打造的 " 感知 - 决策 - 执行 " 系统。智舱方面,由元境 AI 打造的 " 情感座舱 " 是该车的主要卖点,北汽元境 AI 大模型平台已接入 DeepSeek、豆包等垂类模型。
把小众硬派车型做成主流产品,是北汽在 BJ 越野车系列上的强烈诉求。当下国内 " 方盒子 " 硬派越野车在 " 新能源化 + 智能化 " 的市场风口上激烈交锋,当动力赛道的竞争在增程技术上全面展开时,智能技术的体系实力竞争也同步升温。" 元境智能 " 架构的快速上车,是北汽越野车稳住当下市场份额的现实需求。
历经多次调整后,越野车板块在北汽自主版图中的作用正在被空前加强。2025 年,北京越野的战略目标是 " 上量上规模 ",并承接北汽集团 " 三年跃升行动 "。官方数据显示,北汽越野 4 — 9 月连续 6 个月销量破万。其中,BJ40 增程作为核心产品,自今年 4 月上市后至今交付量已经突破三万台,这款车也是北汽越野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支撑。从这角度而言,元境智行技术在 BJ40 上的搭载逻辑,正是打破 " 硬派 SUV= 专业越野 " 的品类局限,实现应用场景的突破,进而扩大所能适配的用户群。
据悉,元境智能架构体系是北汽千亿元研发投入的核心落地成果,也是其长期战略的关键节点。在技术上,将与 2027 年示范运营的全固态电池、Robotaxi 量产计划形成技术协同,越野场景积累的复杂路况处理算法,可反哺自动驾驶商业化。同时,通过与华为、地平线、小马智行、博世等头部企业合作,形成 " 自主研发 + 生态合作 " 的构建技术品牌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 " 元境智能 " 技术体系的发布并未占得先机。事实上,随着 " 元境智能 " 的推出,国内车企已基本全员完成智能技术品牌的发布。今年以来,比亚迪、奇瑞、一汽、东风、广汽、上汽、长安、吉利等传统主流车企相继发布了以智驾系统为核心的全新技术体系,并各自给予命名,与新造车品牌较早发布的智能技术体系一起,共同构成国内智能技术品牌的 " 战国时代 "。"2025 年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元年 " 的判断已变为现实。
而随着众多车企完成新动力系统、和高阶智能技术的升级,车企间的技术差异化将再次缩小,技术性价比、用户服务含金量将成为接下来竞争的核心。包括北汽极狐 T5、BJ40 增程元境智行版在内,四季度扎堆上市的新车已经反映出这一趋势,技术升级、生态扩容、价格走低、" 迎新礼 " 增多、用户服务升级已成新车的统一标配。最新的热点是,北京越野刚在 BJ40 增程元境智行版上市发布会上强调 " 烧一赔一 " 的服务,广汽埃安就给出了 " 烧一赔三 " 的赔付新高度。
北汽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的车企之一,一直面临着 " 先发未先至 " 的困境,此次能否以 " 元境智能 " 技术架构为支点,实现品牌升级、生态重构、用户服务升级等各赛道的同步晋级,决定着北汽的漫长转型能否迎来真正意义上的转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