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叔写故事 2小时前
关于金鸡奖的谣言,越听越可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金鸡奖虽然已经结束了,可争议一点都没消停,反而越演越烈,还冒出各种离谱到家的谣言。

尤其是针对易烊千玺的,都给我看笑了。

直白点的,骂他是资源咖,拿影帝全靠资本在背后运作。

还有人串联起前几年张艺谋高价出售别墅的新闻,觉得易烊千玺为了打通张艺谋这条关系线,不惜出高价购入别墅,如今才能捧得奖杯归。

可明明张艺谋妻子早就澄清过这事啊。

更荒诞的,直接称金鸡奖现场是一个大型做法现场,目的是为了给易烊千玺吸气运。

这和相信 " 贾玲不是真的瘦了,而是被光明会换了个人 " 有什么区别?纯粹就是无脑黑啊。

偏偏就是这种低级的谣言,总有人信,还会不惜余力地大肆传播。

实在搞不懂谁在恶意带这种节奏,这些编排连基本逻辑都站不住脚,纯粹是为了黑而黑,为了造谣而造谣。

一来,拍过张艺谋电影的演员那么多,和张艺谋合作过的工作人员也那么多。如果只是合作过,就可以被划到张艺谋的关系户的范围,那恐怕张艺谋可以在演艺圈只手遮天了。

二来,这些所谓的消息来源,都是听朋友说、听业内说、听熟人说,搞得神神秘秘的,但其实所谓证据就是一张聊天记录,甚至有的连聊天记录都拿不出来。

要是这样就可以算证据,那我一天能搞出八百个证据。

不过换个角度想,当一个人黑料匮乏到需要凭空编造这种低级谣言时,恰恰说明他实在没什么真正的硬伤可指摘,或许这反而是一种另类的 " 认可 " 吧。

除了这种谣言,还有人拿年龄说事,觉得易烊千玺太年轻了,让他拿奖不合适。

因为他这次拿奖,打破了刘烨保持了 21 年的纪录,成为金鸡奖史上最年轻的 " 影帝 "。

这也让我很不理解,拿奖不是应该看演技吗?什么时候还要卡年龄了?

更何况,以前年轻演员拿大奖的先例又不是没有。

张子枫 21 岁就拿了华表奖影后,大家不也在夸她吗?

怎么到了易烊千玺这儿,24 岁拿金鸡影帝就变成资源咖、关系户了?

更何况,易烊千玺在演艺方面的积累已经很深厚的。

早在六年前,他在《少年的你》里演那个满身是刺又脆弱的小北,就已经拿到过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和百花奖最佳新人,并且首次提名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那一年,他才 19 岁。

后来,他一直在演员这条路上深耕,也演了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

《长津湖之水门桥》里的伍万里,是一个历经战火锤炼的少年。

曾经,他是个不好教的野孩子,谁也不怕,眼睛里冒着火。等到真正经历战争、经历生死以后,他成长为坚毅的军人,带着无数人的希望,挣扎活下去,和过去判若两人。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他又成了坚持与病痛抗争的韦一航。

韦一航的底层是悲观的,明明生病的是他,但常常为此感到愧疚的也是他。无数次在深夜辗转反侧,他想的不是如何活下去,而是不想继续拖累家人,也因而不敢对生活有所期待。

《奇迹 · 笨小孩》,他摇身一变,成了励志哥哥景浩。

这是很生活化的一部作品,讲底层青年景浩,为了给妹妹治病去疯狂搞钱的故事。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景浩有不同的样子,对妹妹极尽温柔,对雇主全是耐心,但面对债主却有着能够鱼死网破的气势和干劲,是非常有层次感的一个角色。

这些角色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灵韵。

每每看他的作品,我都不会意识到他是易烊千玺,而是记住了银幕里那个在命运中或是奋斗或是挣扎或是奋勇向前的角色。

凭借着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过去这些年,他四次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虽然过去屡屡陪跑,但这份成绩单,在同代演员里是独一份的。

这次获奖,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水到渠成,很多人心里恐怕都想说一句 " 早就该给他了 "。

更何况,他在《小小的我》里贡献的演技,真的让人惊喜。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去看过了,觉得故事特别动人,易烊千玺的表演也特别生动,而且挑战是非常大的。

我们大部分人对脑瘫群体的了解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去扮演这样一个陌生的角色,难上加难。尤其是对年轻演员来说,你很难通过单纯的共情,来进入角色的状态。

但易烊千玺出演的刘春和,很生动很自然。

后来我看采访才意识到,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看了大量的书籍和视频。

看书,是为了找到角色的动机。

书的类目包罗万象,既有医学资料、康复书籍,也有相关题材的小说、脑瘫作家的自传。

他想要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和经历,去感知他们真实的痛苦、迷茫、哀愁和欢欣,去接触他们的所思所想,然后推理去他们进行某个行为的目的。

看视频,是希望更好呈现出刘春和的外在状态。

脑瘫人士的外在特征是醒目的,但是想要模仿却很难。

易烊千玺用了最纯粹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观看和模仿,来寻找活动特征,模仿他们使用肌肉的规律,用合适的发力方式来进行模拟,让刘春和真的活过来。

除此之外,他还去医院和特殊机构进行观察学习,和这个群体面对面沟通。

因为只有走进他们,看见他们,才能真正地呈现他们。

但这些还仅仅是准备工作。

因为只有到了镜头面前,你才能知道,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分寸是否合适。

没有别的捷径,演员本人只能一次次把自己沉下去,一次次看回放、找问题、调整、重拍,最后确定刘春和应该呈现出的样子。

这样的拍摄经历太特殊了,甚至给易烊千玺留下了肌肉记忆。《小小的我》杀青后的一段时间,他偶尔还会下意识保持着手部扭曲、仰着头笑的肢体状态。

这就是刘春和留下的印记啊。

当然,任何角色演的都不是独角戏,刘春和更是如此。

电影里,刘春和和不同角色间的互动,才是这个人物真正能立起来的关键,所以演员不能只想着如何在外在进行模仿,也要在内里进行心灵上的靠近。

饰演外婆的林晓杰曾经说过,易烊千玺在片场的时候,无论是谈剧本,还是进行拍摄,都有一股认真专注的劲,让人情不自禁爱上他。

也是因为这种情绪,林晓杰在拍摄时,也会感觉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外孙,自己就会无条件地爱他,所以很自然地表现出了那种默契和情感。

对比他以前的角色,我能感觉到易烊千玺在演技上的精进。

甚至我敢说,他是东亚影像里极少数能代表 " 无噪声表演流派 " 的年轻演员。

这种表演风格没有太多外在的、夸张的戏剧张力,而是高度依赖内在情绪的涌动,克制、含蓄,却充满暗线,很能把其他演员也带入戏里。

更何况,《小小的我》电影本身也获得了高口碑,豆瓣评分稳居 7 以上。当时很多观众和影评人都称赞易烊千玺把刘春和演活了。

所以,这次金鸡奖把最佳男主角颁给易烊千玺,要我说就是实至名归!这奖就该他拿!

实际上,我也觉得易烊千玺是这些年来少有的沉得下来的年轻演员。

这几年,你几乎很少看到他在片场的消息,拿出来的就已经是作品和角色了。

《小小的我》导演杨荔钠也曾经提到,易烊千玺在现场非常安静,但总是认真看回放,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让自己一直沉浸在角色里。

有一场戏,他要背着沉重的鼓,过一座古桥,要走下坡路,还不能低头。因为刘春和有运动神经障碍,所以走路对他来说本来就很累,但他依旧完成得很好、很沉浸。

这种 " 活在角色里 " 的专注,太珍贵了。

我想这就是一个好演员的修养吧。

在很多偶像拼命刷存在感、追逐流量时,他反其道而行之,减少综艺曝光,推掉大量的商业活动,做极致的减法,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作中,投入到对作品和角色的打磨上。

让自己成为演员,而不是明星。

即使被时代推着极速前进,他依旧保持低速内核,不解释、不迎合、不消耗、不频繁更新自我定位。这种定力,恰恰保护了他作为创作者的纯粹。

在金鸡奖的颁奖舞台上,他说:" 未来道阻且长,我希望能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和作品,去赢得观众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朴实和真诚反而更加动人。

归根结底,恶意的质疑和谣言终会散去,但留下的作品永远会说话。

我愿意相信认真演戏的演员,不会被时代埋没,也期待演员易烊千玺未来的更多作品。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金鸡奖 张艺谋 易烊千玺 造谣 金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