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欠税公告,让相声顶流岳云鹏和他的家族企业猝不及防地站上了风口浪尖。
据 11 月 26 日报道,近日,企查查 APP 信息显示,北京英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增两条欠税公告,欠税余额合计约 14.13 万元,其中增值税 13.65 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 4777.5 元。发布单位为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石景山区税务局,公告日期为 2025 年 11 月 24 日。这家成立于 2014 年的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可见:岳云鹏(本名岳龙刚)持股 49% 并担任监事,而其妻郑敏则持有 51% 的股份,并担任法定代表人。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 岳云鹏答应我别踩底线 "、" 别偷税漏税好吗 " 等网友喊话刷屏,瞬间将 " 欠税 " 与更具主观恶性的 " 偷税漏税 " 画上了等号。这波舆论风暴,堪称一场大型的税务概念混淆现场。
然而,专业观点很快出来 " 灭火 "。业内指出,欠税与偷税性质截然不同:前者主要指纳税人因故未在法定期限内缴纳税款,属于未按期履行纳税义务;而后者则涉及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主观故意逃避缴税。两者在法律认定和后果上存在天壤之别。

尽管概念得以澄清,但公众的质疑并未完全平息。作为持股近半的监事,岳云鹏是否尽到了监督责任?不少网友认为,公众人物及其关联企业更应爱惜羽毛,注重商业合规。毕竟,这关乎的不仅是商业信誉,更是社会信任。
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需要厘清责任主体。有网友指出,艺人未必直接参与公司日常运营,且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为其妻子郑敏,运营疏漏的责任归属需要客观看待。目前,截至 11 月 26 日,尚无公开信息显示这笔税款已经补缴,也未见岳云鹏方对此事作出公开说明。许多网友期待一个解释——无论是资金周转的暂时困难,还是申报环节的无心之失,主动说明情况无疑是化解这场信任危机的最佳途径。

明星网红的税务问题一次次挑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如今,岳云鹏夫妇公司的这 14 万欠税,数额虽远不及前述案例,却同样成为了一块试金石——测试着公众人物商业版图的合规成色,也考验着粉丝和大众在面对 " 欠税 " 与 " 偷税 " 时的理性认知。
下一次,哪位名人的名字会出现在类似的公告里?或许,我们都该在吃瓜之余,先补上一堂财税常识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