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网 5小时前
等位5小时、排队上千桌,这家湖北菜火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红餐网,作者 | 卢子言;编辑 | 王秀清

最近,北京餐饮市场又出现一位 " 排队王 "。

某个周日下午 3 点,本是午市刚结束、晚市还没开始的闲时时段,来菜 · 湖北头牌藕汤(下文简称 " 来菜 ")的北京首店荟聚店还有 50 桌在排队。

自去年 11 月开业以来,这家店就持续火爆。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感叹," 经历人生最长等饭时间 "" 排了三小时队,终于在饿死前吃上了 " ……据了解,该店开业当日,排队时间最长 5 小时,取号超过 2000 桌,说是北京 " 小烤匠 " 都不为过。

红餐网了解到,除这家门店外,来菜开在北京、深圳、武汉的其他门店也是开一家火一家,工作日的饭点时间大多排队 1 小时起步。

和眼下爆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几年来菜的亏损金额一度高达八位数,老板还抵押房产来维持运营。

这个品牌到底什么来头?

主打藕汤大单品,来菜要做湖北菜版 " 费大厨 "?

2018 年 9 月,来菜在武汉开出第一家门店,前期发展较慢,1 年后才开出第二家店。随后虽在 3 个月内连开 3 店,但遭到疫情冲击,开店速度不得不放缓。 

来菜创始人在一次采访中透露,那段时期来菜亏损至少八位数,为了维持运营,他还抵押了个人房产。去年年末,来菜走出武汉,先后在 2024 年 11 月和 2025 年 6 月进驻北京、深圳两座城市。 

目前,其门店已覆盖武汉、北京、深圳三地。据来菜公众号信息,品牌现有门店 30 余家,苏州店也在筹备中,开店节奏明显加快。

从巨额亏损到加速扩张,来菜的产品、模式、门店到底有何特色? 

1、主打 " 藕汤 + 湖北菜 ",SKU 约 30 款

和费大厨、太二酸菜鱼等主打大单品的品牌类似,来菜在产品结构上聚焦 " 藕汤 " 这道特色产品。

根据介绍,来菜的莲藕选用洪湖青泥粉藕 " 毛三节 ",与市面上常见的六孔藕不同,毛三节是九孔结构,口感更粉糯、营养也更丰富。在制作过程上,保留传统的铫子煨汤工艺,每份藕汤都是当天现煨,煨足 3.5 小时,从备料到成汤,前后需要经过 9 大工序。

△图片来源:来菜公众号

配合大单品策略,来菜在菜单上做了适量的减法,SKU 只有 30 多款。除了招牌藕汤外,其余菜品都是来自湖北各地的特色菜,菜单划分为四季时令、洪湖藕、千湖鱼、寻味湖北、老少皆宜等 9 个类别,涵盖沔阳粉蒸肉、十堰房县花菇烧排骨、武汉热干面等经典楚味。

这套 " 大单品 + 菜系 " 的模式,结构清晰,更有利于通过标准化形成复制。不过,目前市面上也有部分大单品店发展吃力,或是考虑到未来会面临相似的挑战,来菜也正着力打造 " 第二爆品 ",即其原创菜品 " 洪湖脆藕煎鲈鱼 ",据公开信息,2024 年该菜品销售占比已达 10% 左右。

2、全方位植入 " 藕 " 元素,抢占 " 莲藕汤 TOP1" 心智

可以看出,在品牌塑造和产品结构方面,来菜在一定程度借鉴了费大厨、炊烟小炒黄牛肉等一批新湘菜品牌的出圈模式

来菜的目的,是塑造 " 全国藕汤大王 " 的品牌形象。门头设计上,来菜二字旁标注着 " 湖北头牌藕汤 ",门店入口附近就设有明档煮汤区,整齐排列着正在煨制藕汤的铫子,消费者在路过门店时就能了解到来菜主打特色,建立起 " 一看到藕汤,就想起来菜 " 的第一印象。

其次是店内的装修,多处展示诸如 " 每年卖出的藕汤可摆满 30 座黄鹤楼 "" 湖北藕汤销量第一 " 等标语,通过数据化、口号化的表达,强化其在藕汤品类中的头部位置。为突出毛三节这一食材优势,来菜直接将莲藕模型嵌在墙上,并配文强调 " 只用中间 2-3 节煨汤 ""3.7 倍膳食纤维 " 等卖点。

△图片来源:来菜小红书官方账号

服务员上菜时,还会像费大厨一样,用精简的广告语介绍招牌菜。" 精选洪湖粉藕,现煨 3.5 小时,富含膳食纤维和胶原蛋白,小心烫您慢用 ",简单一句话,顺便带出了产品特色,让顾客对来菜的藕汤印象更深。

此外,店内还展示了来菜的千亩藕田、传统藕汤制作流程等内容,从原料到煨制全程强化消费者对藕汤大单品的信任感。

整体来看,这一套品牌玩法和费大厨突出辣椒炒肉的思路很像,来菜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占领品类 TOP1 的认知心智。

3、人均 70 元左右,做大众餐饮赛道里的 " 新面孔 "

红餐大数据显示,来菜的人均消费在 70 元左右。

从菜单上看,来菜菜品的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 30-70 元,整体定位偏向亲民。不过,在不同城市中,部分菜品定价存在一定差异,以招牌 " 铫子筒骨煨藕汤 " 为例,武汉门店中份 59 元、大份 79 元,而北京、深圳门店则均贵 10 元。其他菜品也有 2-10 元不等的差价。

这个价格定位和小菜园、绿茶餐厅、外婆家等正餐品牌相近,切入的都是大众餐饮赛道,适合朋友小聚、家庭聚餐等消费场景。因此,在选址上,来菜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商场店,比如北京门店均位于合生汇、王府井、大悦城等主流商圈。

站在地方菜风口上,来菜能走远吗?

近两年,地方菜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全国,从云贵菜、江西小炒,到广西爆炒生料,一个接一个火出圈。

于是,一批地方菜品牌跑出了加速度。比如贵州的大胖刘烙锅,被称为贵州烙锅的 " 天花板 ",国庆期间门店日均取号 2000 桌,入座率达到 75%;江西的小江溪 · 江西小炒目前已开出超 160 家门店,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

地方菜之所以能持续破圈,正是击中了当下消费者对 " 新鲜、地道、有锅气 " 的餐饮体验需求。中国各地饮食文化丰富,不同地区的菜系在口味和做法上各有特色,这种差异性本身就具有一定吸引力。

加之近年走红的地方菜大多自带烟火气属性,以湘菜为例,费大厨、农耕记、湘辣辣等品牌,都以 " 现炒 " 为卖点,设置明档厨房,让锅气成为了活招牌,在 " 反预制菜 " 情绪升温的当下,这种模式自然更受欢迎。

来菜无疑踏准了这波地方菜红利,一方面,湖北菜在全国市场的认知度还不高,自带新鲜感;另一方面,来菜通过藕汤这个核心,讲好了品牌故事,可见的煨汤过程又做足了体验,把地域特色变成了实打实的卖点

不过,虽站在风口之上,但若想真正走向全国,来菜还面临两大挑战。

首先是品类的地域局限。

来菜主打藕汤这个单品,它在南方地区是家常味道,有着天然的消费基础。但在北方的饮食文化中,汤品多为餐后点缀,或如羊汤、胡辣汤般作为主食,餐前喝汤的消费习惯尚未普及,这也意味着来菜在北方市场还需要时间培养消费习惯。

此外,湖北菜整体知名度远不及川湘粤菜,与川湘的成瘾香辣、粤菜的广谱鲜香相比,湖北菜的风味记忆点也不够强烈、鲜明,或是与其他地方菜口味重合。

因此,如果来菜想要在更多地区扩张,就得考虑如何让菜品做到更大程度的普适化,而在消费者接受过程中的复购率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其次是品类竞争也日益激烈。

随着藕汤品类升温,一批新品牌正快速入场,如九孔煨 · 湖北老手艺藕汤已在广东开出 20 家门店,门店同样设置明档煨汤区、主打九孔藕;成都的藕然间则将藕汤与火锅结合,在全国 20 多城布局超 80 家门店。

未来,当越来越多产品形态、主打单品乃至门店风格趋同的品牌涌现,来菜要如何保持差异化优势?这是其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