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1小时前
大型养殖工船到深海“牧渔”(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摘自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   

打开手机软件,下单,不到 24 小时,一箱新鲜的深海大黄鱼到达上海浦东的崔女士家。

腌制、下锅,冒着香气的红烧鱼上桌。" 肉质滑嫩,好吃!" 崔女士边吃边写下评论。

这些大黄鱼来自浙江舟山海域,产自全球首艘 15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 国信 1 号 2 — 1"。

碧波之上," 国信 1 号 2 — 1" 颇为醒目。作为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 国信 1 号 " 的迭代之作,它于今年 4 月 17 日下水交付并投入试验运营;5 月初,100 余万尾大黄鱼苗被迎入养殖舱;11 月 20 日,工船迎来又一次丰收,一次性起捕大黄鱼 4.6 万余尾。

鱼肉口感好不好,水是关键。" 哪儿水好,我们就‘游’到哪儿。这不,11 月初我们来到了舟山锚地。" 生产总监孙琳琳说," 国信 1 号 2 — 1" 采用游弋式船载舱养模式,像牧民追逐丰美水草一样,往温度、水质、洋流俱佳的海域去,让鱼始终处于最舒适的自然环境。

养殖监控室的一块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水流速度、溶氧量、水温、投饵量等数据。" 养殖舱里安装了先进的环境调控系统,虽然舱室封闭,水却在不停‘流动’,既能促进水体自我净化,又能让鱼类保持适当活动,更加健壮。" 孙琳琳说。

这座 " 海上牧场 " 有 15 个标准养殖舱,专门用于商品鱼的规模化养殖;有 4 个环形跑道池作为 " 健身房 " 兼 " 过渡房 ",供部分中型鱼苗锻炼生长和分级暂存;还有 22 个养殖试验池,进行饲料对比、药敏试验等研究。养殖水体约 9.6 万立方米,如此大的规模,得配多少人力?

答案是 35 人,其中负责养殖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只有 16 人。

" 全船配有高效运转的养殖集控系统。" 孙琳琳介绍,200 多个摄像头和 2000 多个传感器编织成 " 智慧渔网 ",实现对养殖全流程的远程监测和精准控制," 以投饲为例,每个养殖舱单日投喂饲料 1 — 1.5 吨,依靠全自动上料、有轨制导小车输送、本地料仓暂存和定时投撒这一套‘流水线’,每天两个人就可以完成全船的投饲工作。"

在 " 国信 1 号 2 — 1" 上,从鱼苗入舱、饲料投喂,到成鱼起捕、加工处理,几乎所有关键环节都实现了 " 机器代劳 ",全船机械化率超过 90%,自动化水平提升 45%,连 30% 的养殖决策都可由智能系统作出,人力成本因此降低 20%。

" 全船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 160 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孙琳琳介绍。

这条创新链,正有力牵引着海洋渔业产业链的整体跃升。饲料端,专用配方与智能软件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物流端,从船上休眠锁鲜到岸基协同,高效供应链实现 500 公里 6 小时、1000 公里 15 小时 " 极速达 ";加工端,依托稳定优质的工船原料,产品从冰鲜延伸到预制菜、精品菜等多种形态,持续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

" 国信 1 号 2 — 1" 大黄鱼的丰收只是一个开始。不久前," 国信 1 号 2 — 2" 也已交付,主要养殖鲑鳟鱼等名贵冷水鱼种。" 国信 1 号 " 系列 3 艘养殖工船满产运行后,预计年总产能超过 1 万吨。

" 养殖工船摆脱了海洋渔业‘靠天吃饭’,实现了南鱼北养、北鱼南养的季节性互补。工业化养殖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将深远海转化为可持续的‘蓝色粮仓’。" 孙琳琳充满期待。

本期统筹:郭雪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孙琳 海域 深海 舟山 海洋强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