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际大事不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事件中成为了利益攸关的当事方," 十五五 " 规划、中日关系等大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面对大国博弈中的各种 " 黑天鹅 "" 灰犀牛 ",中国站得住的底气,源于自身的发展现实,也源于中国人同仇敌忾的精神。刚多气也多,中国发展的步子才能走得更稳健。
但是,现在有一些网络杂音,阴阳怪气地调侃 " 这些大事与月薪 3000 元的我有什么关系 ",试图带节奏撕裂国家宏观发展与个人境遇的联系。家国大事真与普通人没有关系吗?

11 月 19 日,游客在杭州临安区太子尖欣赏雾凇美景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 国家大事与月薪 3000 元的我没关系 ",这种认知并非今天才出现。此前,某些文化名人宣扬的 " 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 的言论曾广泛流传,但最终被现实打脸,成为网民的笑谈。
客观来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收入有高有低也是中国社会一种客观现实。但因此就将国家大事推到普通人生活的对立面,这显然并非理性思考,更不是中国人该有的情感、立场和价值观。
家与国,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语境中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家和万事兴,国破则家亡。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深刻认识到国家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当家作主,个体的成长轨迹与国家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共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给普通人带去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重赋能,无数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理想抱负。中国的崛起,如果是一场逆袭的史诗,那么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史诗里的主角。
再看当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国家发展与个体生活,也从来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成就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国家这样承诺,也是这样向这个方向努力。就如普通人最关注的教育与医疗领域,"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就部署了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完善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服务保障体系。规划建议中的字字句句,终将化作普通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既是庄严的政治承诺,更是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

10 月 14 日,全球妇女峰会参会嘉宾在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大世界参观。图为嘉宾观看机器人演示拿取药品 图源:新华社
中国的发展现实与历史轨迹都证明,不管月薪多少,家国大事都与普通人紧紧连在一起。将国家与 " 月薪 3000 元的我 " 对立起来,这种荒唐认知,并非简单的调侃,其中还埋了不少 " 雷 "。
有些是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在网络里,从言必称西方到现在言必赞越南印度,甚至连一些陷入中产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都成了部分账号交口赞扬的 " 国外 "。这其中有营销号出于各种现实利益的推销和包装,也有一些人对中国面对挑衅实施对等反制政策的不满,利用各种信息差,胡编乱造、指桑骂槐。
有些是被舆论战所蒙蔽。每当中国遭遇外部挑战时,将国家与个人对立起来的杂音就会在网络里增多。其中有不少内容就是舆论战、认知战的套路。一些外部势力千方百计想促成中国妥协投降,于是通过网络话语霸权来煽动普通人的非理性情绪,试图瓦解大家支持国家立场的共识。
有些是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有些人没有看到中美博弈以及 " 十五五 " 规划等国家大事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联系,却热衷在网上当键盘侠。有些群体深受 " 公知体 " 洗脑,对国家的发展抱有偏见,遇事不决就喊 " 这国怎 "" 定体问 ",用各种节奏把个人与国家割裂开来。

11 月 15 日,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圩岙村,工人们将收购的新鲜柑橘装车,准备运往市场销售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其实,关心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并非就忽略人间的冷暖。面对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国家从容应对。针对日本右翼分子的蓄意挑衅,国家坚决反击。这些做法,是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也是在为所有中国人的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比如,中美贸易博弈。如果没有中国的据理力争,就很难获得目前双方达成共识的局面,是中国用力将中美关系往共赢的这一侧拉了一把。中美达成的共识,让诸多企业发展有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也让无数产业相关联的普通人有更好的预期。站着把钱赚了,中国是在用实力端住饭碗。
再如,解决科技 " 卡脖子 "。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刚需。突破科技上的 " 高墙小院 ",让更多中国企业能够进军高附加值产业,与普通人的钱袋子息息相关。曾经的中国要用数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现在的中国已可以造出国产大飞机。这一巨变的背后,是产业升级与民生的双赢。

11 月 19 日,位于金华武义经济开发区的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臂运转有序,智能化流水线高效衔接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当下的中国,是一艘所有人同舟共济的巨轮。尽管现实中发展尚存不平衡不充分,不同职业、能力带来的收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人生起点也不同,但这艘巨轮始终稳稳托底,为每一个普通人心无旁骛、后顾无忧地前行提供底气。
" 浙江宣传 " 曾刊发《像建设新中国一样建设自己》一文,在年轻人中激起广泛共鸣。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这片发展热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广阔的维度,为每个人铺就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成长之路。这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然而,机遇从来不会主动降临,唯有主动争取,方能将其牢牢握在手中。躺平与等待,换不来梦想成真的幸福。这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早已镌刻在新中国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不必强求所有人都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国家大事。寻常日子里,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日子,也是对国家的支持。但是,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容不得 " 抖机灵 "" 秀姿态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强自爱的炎黄子孙,面对任何外部挑衅,每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和国家站在一起,这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