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09
诸定国:甘为人梯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行知路上陶花开——桃花

【花语故事】

35 岁之前,一位名叫胡贤琴的老师对他影响至深。当诸定国成长到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他也成了助力他人攀登的阶梯。他所到之处,桃李满天下,春风遍人间。诸定国说,只有园丁般的奉献精神,才能把教育的种子撒播在孩子和教师们的心中。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钱璐 记者 戴明夷 )南京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前身)91 届中文地理班的校友诸定国,毕业后回到家乡溧水工作至今。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方,他从一名联办中学老师成长为溧水高级中学副校长、省语文特级教师以及两个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一边教学一边培养人才,他的名师工作室里走出了 10 余名语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 "35 岁之前,一位名叫胡贤琴的老师对我影响至深。在我有能力帮助别人时,我愿意成为助力他人攀登的阶梯。"

评上特级教师,他第一个告诉母校的胡老师

采访中,诸定国几次提到母校班主任、教授中文的胡贤琴老师:" 我对教师情感和对教育的认识都来源于胡老师。"

诸定国第一次去陶行知纪念馆参观,学习陶行知思想就是在胡老师带领下开始的。他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铅字文章是参观后回来写的心得体会,和陶行知思想中的乡村教育有关。大学时期,诸定国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他不热衷集体活动,喜欢躲在角落里。胡老师积极鼓励他参与班级事务," 我到现在都记得胡老师拉着我在莫愁湖公园附近散步,劝说我当班长的场景。" 毕业典礼当天,当时身体不舒服的诸定国无法参加典礼现场。胡老师特地赶到雨花台车站和他挥手告别,并鼓励他:" 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溧水乡村团山联办初中的诸定国,一度无法找到工作的方向,出现了一段颓废期。胡老师主动写信鼓励他,没有接到回信后,胡老师还打听到诸定国女朋友(现妻子)的地址并写信告诉她:诸定国人很不错,要多多鼓励,不能颓废 …… 事过多年,每每想起这些,诸定国都感慨良多。经过不懈努力,2010 年诸定国终于评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他第一时间告诉胡老师:" 我没有让您失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今,深受胡老师影响的诸定国,只要别人有需要,他总是像胡老师对自己那样尽力帮助别人。

全情投入,从乡村教师到特级教师的 " 逆袭 " 之路

毕业后在联办初中工作的 3 年里,诸定国记不清在多少个孤寂清冷的夜晚,除了和门卫师傅打招呼外,闲暇时间都是在独自看书、写稿中度过的。

" 那时候整个学校只有十几名老师,我是第一个正规师范的毕业生。" 置身办学资源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乡村,诸定国没有埋怨,而是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他的倡议下,一间容纳 500 余本藏书的图书室在校园里落成。他从列书单开始,外出采购、给书目编号、倡导开设阅读课 …… 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1994 年中考,溧水全区 35 所学校,他所在的学校毕业生语文中考分数名列前茅。

1994 起,因工作关系,诸定国被调到当地一所乡镇学校——洪蓝镇中学工作。此后的 6 年,他从一名普通语文老师到教研组长、教导主任。面对教育力量薄弱的乡镇学校,全身心的投入是他唯一的出路。从早到晚都扑在学校里的诸定国,不仅要教 2-3 个班的语文课,还要带动同组的语文教师共同发展。诸定国在校内首次提出同组语文教师学习共享教育做法,溧水乡镇中学里第一次出现了全员定时、定点进行主题教研的情景。2000 年,诸定国参加南京市初中优秀教师评比,成为整个南京地区乡镇中学老师中唯一的当选者。

2001 年,诸定国顺利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并担任溧水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抱着 " 学校所有语文教师都要成为全区的骨干教师 " 的梦想,一边教书、一边自我成长还带动年轻教师成长成了他近 20 年工作的常态。通过努力,他自己成长为一名江苏省语文特级名师并担任溧水中学副校长。通过成立教师共同体平台,他带领年轻教师做课题、改善教学。在诸定国初中和高中两个名师工作室里,4 名语文学科带头人和 12 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陆续诞生。

多年来,诸定国形成了扎实、朴实厚重的学科教学主张,中国知网已经收录了他 160 余篇论文。诸定国表示," 学习本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形成自己的建构。简单来说,教学不是告知,而是引导学生发现。"

(受访者本人供图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