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含山县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改善当地自来水水质和供水质量。然而新自来水管网建设完工短短数月后,当地村民陆续发现入户管道存在裸露地面、易低温上冻等施工质量问题。
耗资 1400 万的工程,施工方、监管方又会给出什么解释?5300 户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谁来保障?总台记者前往含山县,历时 10 多天走访调查 ↓↓↓
耗资 1400 万,施工质量堪忧
管道裸露、低温上冻等问题频现
含山县铜闸镇新自来水管网一期工程于 2022 年底开始动工,本应在 2023 年 11 月交付验收。现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却因质量问题迟迟无法验收。
铜闸镇人民政府是当地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的业主单位。据铜闸镇副镇长曹玉军介绍,已完工的新自来水管网一期工程建设资金高达 1400 万,涉及 5300 户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目前已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管道裸露未按要求深埋;
水表箱摆放位置不合理;
在混凝土路面进行管道埋设后对路面恢复原貌不彻底等。
工程施工方管理混乱
质量问题竟只能从头排查
记者采访联系到工程施工方马鞍山市祥鑫建筑安装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胜年。当被问到施工日志是否对埋浅的位置进行记录时,他表示确实有记录不全。
施工日志是记录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现场情况变化等内容的真实综合性记录,是处理施工问题、总结管理经验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是工程交付验收的重要文件之一。
层层监管层层失守
县政府暂未表态是否对责任方实施处罚
除了质量把关,监管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作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单位同样心里没底。
安徽龙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含山分公司负责人彭玉林表示,在现场监理中确实存在违规,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并未记录在案。
铜闸镇副镇长曹玉军表示,虽然已派员参与施工与村民的纠纷调解,但确实存在监管不到位。
记者手记
一项民生工程,政府花了钱,百姓闹了心。采访中,安徽省含山县政府承诺,会在四月中旬完成对施工、监理和乡镇政府的责任认定,供水管网工程预计在今年夏季正式交付。
责任追究和处罚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问题是否真正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重视又为什么总在“曝光后”?如何避免类似问题重演?如何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寻找长期的解决方案?如何从事后的补救和追责转变为事前的预防和干预?这些才是背后应该思考的更重要的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