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4-15
德媒称朔尔茨访华“经济问题放在前面”,还引述《孙子兵法》建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德国总理朔尔茨 14 日抵达重庆,展开为期 3 天、历经 3 个城市的访华之旅。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他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此次朔尔茨携环境、农业、交通 3 名内阁部长作为代表团成员一同来到中国,由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十几位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随行。" 两天的经济活动,一天的政治活动 ",德国电视一台 14 日评论称,朔尔茨此次访华的优先事项很明确:经济问题放在前面。法国《世界报》称,朔尔茨总理在 2022 年 11 月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就表明,他更倾向于与中国和解而非对抗,现在也是如此。除了经济合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的反补贴调查,德方希望中国 " 帮助结束俄乌冲突 ",都被列为朔尔茨此行的主要议题。

" 两天经济,一天政治 "

" 德国之声 "13 日称,根据总理府发布的新闻稿,朔尔茨此次中国之行的主题是 " 共同可持续行动 ",这与德国政府去年发布的中国战略一致。朔尔茨 14 日上午抵达重庆,参观当地的德企博世公司。15 日,朔尔茨将赴上海会见外贸商会代表,与同济大学学生举行讨论会,接着参观另一家德国企业科思创的创新中心。16 日,朔尔茨将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北京。

德国《世界报》14 日称,朔尔茨在一个庞大商业代表团的陪同下访问中国,以工厂参观开始,以政治讨论结束。" 这可以解读为一个信息:无论我们在政治上如何看待对方,我们的经济关系都在持续。" 德国《经济周刊》称,总理的访华计划似乎是一场巨大的 " 魅力攻势 "。他中国之行的第一站重庆面积与奥地利相当,但居民数量是奥地利的三倍多:约 3200 万人居住在这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朔尔茨总理与德国经理人一起前往中国,以拯救我们的经济 ",德国《图片报》14 日称,朔尔茨将在中国停留 3 天,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此次总理之行是关于德国的未来、经济、就业和增长。陪同他登上政府专机的是大众、梅赛德斯、宝马、巴斯夫、蒂森克虏伯和西门子等德国最重要的企业老板,还有默克、DHL、蔡司等知名企业 CEO。这份乘客名单显示,德国企业的管理者和政府都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不行。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远东大国中国,对于德国疲软的出口经济不可或缺。中德去年贸易额达 2530 亿欧元,中国是德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政府和一些企业喜欢谈论希望减少对一个国家的过度依赖。 但事实是:2023 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升至新高。"

14 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朔尔茨一行。朔尔茨说,重庆现代化建设势头良好,营商环境优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德方愿继续深化与重庆的友好交往,持续加强在经贸物流、技术创新、新能源、医药化工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德媒引述《孙子兵法》建言

此次朔尔茨携环境、农业、交通 3 名内阁部长一同访华,被认为颇有深意。《柏林报》称,朔尔茨将两名 " 最重要的 " 部长留在国内,这与其说是对中国的让步,不如说是他自己在帮自己一个忙。" 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和经济部长哈贝克处处给他惹麻烦。" 相反,环境部长斯特菲 · 莱姆克在上次访问北京期间明确赞扬了中国对环境的承诺,交通部长沃尔克 · 维辛反对拆除华为 5G 产品,并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他这样做主要代表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利益。

" 朔尔茨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走钢丝 ",法新社 14 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朔尔茨这次访华 " 面临着艰难的平衡 ",他的目标是加强与柏林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受通胀、高利率和出口降温的打击,德国经济去年萎缩了 0.3%,而今年经济增长预计仅为 0.2%。 尽管美国等加大对中国的压力,预计朔尔茨将强调德国仍然致力于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展业务,并拒绝美国主导的 " 脱钩 " 呼吁。

启程前,朔尔茨 12 日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视频通话。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这一举动协调对华政策的意味甚浓。双方提出要 " 重新平衡 " 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并强调要 " 刺激欧洲竞争力 ",预示市场公平竞争问题将成为朔尔茨此行的焦点。

"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德国媒体 " 编辑部网络 "13 日发表评论文章,以《孙子兵法》军争篇的这句话作为开头。文章称,博览群书的朔尔茨对此书肯定不陌生,甚至将在中国期间对此铭记于心。保持秩序与冷静是朔尔茨喜欢的格言,尤其是考虑到世界各地日益严重的混乱和危险。对德国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打交道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上,没有中国几乎什么都行不通。许多德企依赖于这个巨大市场。中国对德国消费者来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在越来越多经济领域成为德国工业的重要竞争对手。文章还称,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合理的不信任和对局势升级的足够防备是绝对必要的,但像美国大部分政策那样敌视中国毫无意义,没有中国,西方几乎无法解决世界上任何重大问题。因此,尽管存在各种分歧,与中国保持对话是正确的。

" 中国更是伙伴,不是对手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14 日称,法国《世界报》周末版刊登三篇文章,梳理德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报道称,去年 7 月,德国政府公布 64 页对华战略,其要旨是德国经济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 9 个月以后,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朔尔茨告诉德国智库,中国更是伙伴,而不是对手。根据荣鼎咨询今年 2 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德国对华出口在 2009 年至 2021 年间增长了 136%,目前是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对华出口总和的两倍。在过去 8 年中,德国在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上升到 58%。

《联合早报》14 日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的分析称,中国将在朔尔茨访华时寻求引进德国资金和科技,并通过德国缓解中欧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贸易摩擦。德国则会力求为企业建立有保障的投资条件,也会就工业补贴和俄乌冲突问题向中国提出要求。" 这几个议题都相当大,也很复杂。很难短时间内找出各方都满意的结果,最可能的情况是双方在个别项目上找出一些进展和妥协,然后继续磨合。" 庄嘉颖说。

来源:环球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宝马 德国 重庆 奥地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