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月表取样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也是继 2020 年 12 月 3 日嫦娥五号 " 织物版 " 五星红旗在月球成功展示后,中国探测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 " 中国标识 "。
总台记者了解到,这面五星红旗采用来自太行山的玄武岩为主的复合材料制造,玄武岩占比 62%。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月面国旗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历时近 4 年,攻克了玄武岩超细纤维纺丝、纺纱、织造及色彩构建等诸多国际难题,首次成功研制出无温控保护、独立动态展示的 " 石头版 " 高品质织物国旗。
为什么选用玄武岩 ?
与 " 嫦娥五号 " 在太空飞行 7 天后到达月面相比,此次 " 嫦娥六号 " 自 5 月 3 日出发后,在太空飞行了 30 天才落月,时间大幅增加。在奔月、绕月及落月的过程中,高低温反复交替,国旗对环境的耐受性要求就更高。经过分析,与月壤化学成分相近的玄武岩进入研制团队视野。玄武岩纤维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抗辐射性能,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环境。团队成员曹根阳教授介绍,月面玄武岩较多,未来建造月球基地需要就地取材,月球玄武岩做成片状或者管状建材,用于月面建造,这样比在地球上取材大大节省成本。" 嫦娥六号五星红旗是玄武岩红旗,是月面原位制造的一种探索。"
如何确保 " 石头版 " 国旗顺利展示 ?
玄武岩纤维属于无机纤维,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难以纺制超细丝、纺纱、织造,以及构筑高牢度的颜色,这些都是要攻克的难题。月面国旗研制团队找到突破口,独创 " 包芯技术 ",研发出" 转芯纺 "纺纱装置,最终驯服了玄武岩纤维丝,首次成功研制出能耐受高真空、高低温循环、强剂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条件的 " 石头版 " 高品质织物国旗。
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和嫦娥五号上的国旗规格一样,大小也是 300mm×200mm,与 A4 纸差不多大。不过,玄武岩纤维的密度超出嫦娥五号国旗原料密度近一倍,按常理推断 " 石头版 " 国旗会更重。但是,团队研发了大概是头发丝直径三分之一的超细玄武岩纤维,最后做出来的嫦娥六号国旗的重量只有 11.3 克,比嫦娥五号国旗还要轻 0.5 克。
△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室外成像效果 ( 图源:武汉纺织大学 )
在嫦娥六号 " 石头版 " 国旗研制的同时,月面国旗团队已经开启了玄武岩纤维拓展到对耐热、阻燃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如对阻燃隔热性能要求很高的阻燃防护服装以及高阻燃性箱包等,充分发挥超细玄武岩适应高温等特殊环境的能力。
徐卫林院士表示,未来玄武岩纤维作为轻质、柔性防护材料,将在航空航天,如宇航服、太空舱、月球基地等场景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