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龙泉寺镇志愿者向村民宣讲文明新风 葛 强 摄
今年以来,红古区花庄镇聚力谱好移风易俗 " 四部曲 ",使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有效助力蔬香花庄示范带建设。
" 现在的文化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过去光秃秃的矮墙好看多了,墙上的村规民约把尊老敬老、家庭和睦、团结邻里等内容写得清清楚楚。" 如今,在花庄镇湟兴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处处可见以礼仪文化、移风易俗、文明家风为主题的手绘墙体画,富有特色的乡村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花庄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农村陈规陋习问题专项整治措施,制定印发《花庄镇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全镇年度工作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等目标任务。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所(站)作用,通过 "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的形式,发放《花庄镇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开展党员示范评比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以先锋为镜、以模范为尺,形成 " 党员带一户、示范带多户 " 的良好局面。
" 我们村做好事不仅能留好名声,还有奖品可拿。你看,这些就是我今年用积分兑换的生活用品。" 湟兴村村民张兆兰拿着刚刚兑换的牙膏、洗衣液高兴地说。
花庄镇通过健全完善 " 一约四会 " 运行机制,明确了彩礼、礼金、酒席的上限,并张榜公示 " 红黑榜 ",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遵约践约。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活用 " 法 ",善用 " 理 ",巧用 " 情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积极开展友善、仁爱、孝义、勤俭等传统美德宣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 " 小规约 " 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 " 硬杠杠 "。目前,花庄镇 11 个村(社区)已实现 " 两会一榜一约 " 全覆盖,初步形成了 " 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 " 的工作机制。
花庄镇河咀村道德讲堂内," 新乡贤 " 薛守诚在给村民讲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经验,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花庄镇通过整合规范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资源,将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纳入积分兑换范围,组织开展 " 好婆婆好媳妇 "" 好邻居 "" 五星级文明户 "" 美丽庭院 " 等典型选树活动,真正实现用 " 小积分 " 兑换 " 大文明 "。截至目前,花庄镇开展系列评选活动 50 余场次、受表彰人数达 60 余人,已创建国家级文明村 1 个、省级文明村镇 3 个、市级文明村 2 个,2024 年市级和美乡村 3 个,农村风气得到有效改善。
依托 " 我们的节日 " 主题系列活动,花庄镇深入开展 " 实践站搭台、基层群众唱戏 " 活动。围绕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等节日主题,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角。同时,通过组建合唱队、舞蹈队、秦腔队等,整理群众身边的新风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强化和催生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创编能力,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构建起邻里之间亲情和谐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开展 " 三下乡 "、闹元宵、迎端午系列活动、文艺表演、送书画、环境卫生整治、交通文明、创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务活动 300 余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又讯】近年来,永登县龙泉寺镇把移风易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持续推进 " 十破十立 · 移风易俗 " 十大行动,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提升,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该镇建立健全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 红黑榜 " 等制度,广泛开展了 " 最美家庭 "" 五星文明户 "" 好婆婆好媳妇 " 等评选活动;挖掘 " 道德讲堂 ""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 等阵地,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宣讲模范事迹,用 " 土话 " 讲述 " 大道理 ";以 " 志愿服务+劝导宣传 " 的形式,向村民宣传文明新风,增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围绕 " 我们的节日 ",传承传统美德、民族团结等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娱方式,在丰富辖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龙泉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到移风易俗行动中来,营造 " 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 " 的良好社会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葛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