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尤力庭)2014 年,中国大运河在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十年间,大运河无锡段已有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带给了无锡全新的城市魅力。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无锡港航部门获悉,苏南运河无锡段 " 三改二 " 疏浚工程目前正有序推进中,未来大运河将在无锡继续焕发新活力。
△大运河无锡段
大运河是华夏文明留存于世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国南北物资交流、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水运主通道,在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无锡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无锡与常州交界处的直湖港,止于无锡与苏州交界的丰乐桥,全长 39.276 公里,是无锡干线航道网的主轴与核心。回顾历史,大运河无锡段航道近几十年来经历了艰难启动整治、零散局部整治、全线升级整治、全面扩容达标、现代综合提升五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启动新整治。1958 年 12 月 1 日,无锡段大运河工程开工典礼举行,1965 年,梁溪河口至下甸桥挖而未通的运河,按六级航道标准底宽 16 米、水深 2.5 米建成通航,能通行 100 吨级以下的船舶,共完成土方 340 万方,从此船舶可由黄埠墩经江尖口进西门桥(人民桥)至梁溪河,转入新运河航行,减轻市区古运河的压力。
改革开放前后,启动零散局部整治。1976 年,按国家四级航道标准,黄埠墩至梁溪河口 4.04 公里河段启动施工,平地开河。1984 年 2 月,对梁溪河口至下甸桥 7.2 公里按三级控制、四级航道标准继续进行拓浚。相关工程 1988 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至此历时 30 年施工的大运河无锡段黄埠墩至下甸桥 11.24 公里改道工程全面建成,可行驶 500 吨级的船队。
20 世纪 90 年代,大运河无锡段全线升级整治。经过一系列施工,大运河无锡段全线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共有跨河桥梁 26 座,全线可行驶 500 吨级船队。经精心维护管理,无锡段于 2001 年成为全国第一条全国文明样板航道,凸显出经济发展带、交通枢纽带、人文景观带的效应。
△大运河无锡段
21 世纪,无锡段全面扩容达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运河无锡段超负荷运行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京杭运河 " 四改三 " 无锡段航道整治工程于 2007 年 12 月开工,2019 年 2 月通过竣工验收,如今在无锡 " 黄金水道 " 上,千吨级船舶畅行无阻,近年来年船舶通过量达 3 亿吨。
新时代新目标,无锡段开启现代综合提升工程。京杭运河无锡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于 2022 年 5 月开工,同时也是无锡市 " 美丽河湖 " 行动的 " 一号工程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护岸生态提升、沿河绿化环境提升、水上服务区功能提升、导航助航设施提升、桥梁亮化美化提升、航运文化提升、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智慧运河提升等。
△大运河无锡段
苏南运河无锡段 " 三改二 " 疏浚工程于 2024 年 3 月 19 日在全省率先开工建设,将按二级航道标准疏浚航道,疏浚土方 184.4 万方,航道底宽不小于 60 米,通航水深不小于 4 米,项目整体建成后将保障 2000 吨级船舶全线畅行,发挥内河集装箱运输核心通道作用,进一步释放江河联运优势,对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眼下,无锡正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申遗成功十年来,无锡不仅将大运河沿线聚集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保护得很好,同时沿线生态也有了全新面貌," 水城人 " 和谐共生的场景已逐步实现。
(无锡港航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