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梦想很简单也很复杂,就是用科技突破静默的边界,帮助那些像我一样,或者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听障群体。" 西交利物浦大学产金融合学院本科生孙作瑀患有小耳症,左耳听力受损。" 走在路上,别人按喇叭,我听不太清;跟人交流,常有答非所问的尴尬。" 由此,引发了他对提高听障人群日常生活质量的关注。大学期间,他组建团队,陆续研发了两款面向听障人士的创新产品——手语翻译器和安全预警鞋。
△ 孙作瑀(左一)
延续公益精神,研发产品助力听障人士
2021 年秋,孙作瑀从西安来到苏州,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初入大学,孙作瑀就被创行社的理念所吸引,接触到一个叫 Silent Cubicle 的项目,这是由创行社发起的一家非营利性的公益自习室,为西浦学生提供自习空间和学习所需的线上和线下工具。
△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学生中心——学生社团所在地
大一下学期,孙作瑀与社团里的胡浩琪、孙嘉璐共同选择了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专业。为了延续创行社团的公益精神,三人决定在太仓校园成立创行分社。" 胡浩琪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孙嘉璐和我是供应链管理专业。我们想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一款可以商业化的产品,去帮助听障人士。"
孙作瑀左耳听力受损,在思考自身经历和一番田野调查后发现,听障人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手语地域差异和安全出行隐患。最终,三人决定开发一款手语翻译器 Silent Partner 和安全预警鞋 Silent E-Shoes。孙作瑀介绍,Silent Partner 手语翻译器是一款双向手语翻译系统,利用人脸检测和提取声音信息,将其翻译成手语,在听障人士和非手语使用者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同类辅助产品,Silent Partner 在准确度、针对性和转述效果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 胡浩琪通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知识,创新了一种算法,让手语翻译器在翻译手语的同时,还能够识别面部表情,让手语转化后的语言传递更有真情实感。" 孙作瑀补充道。
△ 安全预警鞋模拟图
融合商业与技术用心做产品
考虑听障人士不在少数,且大部分人存在安全出行忧虑,孙作瑀和团队用两年的时间研发出 Silent E-Shoes 安全预警鞋。" 在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有和行人已通过斑马线的电动车和右转的机动车。没有听力障碍的人可能也要不时回头查看,避免冲撞。" 孙作瑀说," 如果一辆电动车正在从你的左手边驶来,左脚的 Silent E-Shoes 安全预警鞋就会提前震动,作为安全提示。"
孙作瑀介绍,Silent E-Shoes 安全预警鞋通过音源分析和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危险物,根据声音强弱和距离远近引发不同频率、强度的震动帮助用户分辨声音来源方向,规避视觉盲区的潜在危险。
△ 计琼
项目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们获得了来自产金融合学院助理教授计琼的很多帮助。计琼认为,孙作瑀团队的商业计划书展现了他们在项目策划和市场分析方面的深厚功力。团队通过数据和市场调研,去深入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捕捉到听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出行问题,并通过科技手段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彰显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计琼说。
据悉,孙作瑀团队的项目还在研发初期,就已经陆续获得了一些认可。手语翻译器和安全预警鞋在七项大型金融技术型赛事中获奖。
通讯员 徐浩伦 寇博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徐晓安
(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