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7-05
好一场悦目赏心的雅集!“十三美”江苏书展引热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学之笔触、科普之形式,一本形式独特的书,描摹出江苏十三地十三种截然不同的美,悦目,赏心。7 月 5 日上午,为大美江苏传神写照——张新科《江苏十三美》发布暨签售会落地江苏书展。

《江苏十三美》作者、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新科,南京大学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南京大学教授、《江苏文库 · 文献编》主编程章灿联袂,以对谈形式共话江苏地方文化,在现场掀起一波热潮。

【新书】

兼具专业与趣味,打造江苏社科普及读物代表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这本《江苏十三美》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可读性,作者张新科从网络热点话题出发,在综合考量江苏地理、经济、文化特征后,以相反相成的 " 散 " 与 " 集 " 两个概念描述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的关系。

据悉,本书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篇章精彩荟萃、全国社科普及读物标杆水准、江苏文化交流精致礼品、城市宣传推介标准文本 " 为写作旨归,凸显文化厚度、历史深度、科普广度,以整体性视野观照江苏,反映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的个性之美和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张新科归纳道,江苏之美,美在历史厚重,美在生态自然,美在人文昌盛,美在宜居宜业,还美在开放包容。" 美哉,江苏!美就美在各地各风、各物各景,实在不能为片语所道。"

相较于过往同类题材出版物,《江苏十三美》在文字的调性和定位上突出文学之美,集 " 构思美 "" 质感美 "" 意境美 " 于一体,以十三篇文学性散文,勾画了十三幅各具特色和风情的城市 " 肖像画 ",注重创作主体的性灵和诗思,为读者亲近地方文化开启了新的门径。

【幕后】

两年呕心沥血终成稿," 十三美 " 后还有 " 十三绘 "

这本书诞生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张新科和记者分享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缘起:" 其实此前,江苏缺乏一本系统的、考古的,又有美感的同题材书籍,大部分都是地方史志、学术论文,还有旅游的手册,不成系统,有时候读起来也不轻松。所以,这激励着我们去创作一部学理性、阅读性、市场性统一的书,图文并茂。"

张新科表示,为了创作这本书,他和团队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前前后后耗时两年,力求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很多装帧的细节也颇有巧思,他说,这本书的封面经过精心设计,中间是镂空雕刻的花窗,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南京夫子庙的天下文枢牌坊,有中式园林特有的留白,展现朦胧之美。

在谈及下一步创作的打算时,张新科透露,他还想打造江苏的 " 十三绘 ",所谓的 " 绘 " 指绘画,也就是把江苏今后 20 年、30 年,十三个地市发展的目标绘制出来。" 我们将用十三幅图景,展示十三个地市未来的发展目标,以期增加读者的文化自信。"

【雅集】

专家学者齐聚,分享各自眼中的 " 十三美 "

活动现场,胡阿祥和程章灿两位嘉宾还畅谈了《江苏十三美》阅读体验,妙语连连。胡阿祥非常认可本书的写作范式,并对其中提到江苏文化丰富多彩的魅力深以为然。

" 金陵文化龙蟠虎踞,南北贯通;吴文化聪颖灵慧,清丽柔和;维扬文化清新优雅,豪迈尽兴;楚汉文化尚武崇文,充满着英雄主义色彩 …… 江苏十三市,可以移步换景,移步换口味,移步换耳朵。" 胡阿祥说。

" 我特别喜欢张新科执笔的南通那篇,就突出了一个主题,一个人和一座城,这个点非常好。" 程章灿表示,十三篇,每一篇都抓住了各自城市的特点,并写出了亮点。" 江苏的文化在十三个地市呈现出的,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色。"

现场,三位大咖还结合自身对江苏地方文化的书写经历,详述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对当今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时展望了今后江苏地方文化研究的增长点。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暨签售会以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展开,除专家对谈外,还设有线下读者提问、作者签售与线上讨论、赠书等环节,全面提升读者的参与体验。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子扬 / 文 马晶晶 郑芮 / 摄

相关标签

江苏 新科 南京 文学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