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2024-07-08
新能源品牌半年报:光鲜背后有隐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车市物语 ,作者 Fay

近日,国内各新能源品牌的 " 期中考试 " 成绩单出炉了,谁在狂飙?谁又跑慢了?

总体来看,比亚迪、理想、问界成绩抢眼,可谓优等生,蔚来、小米汽车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有几家新能源车企出现排名或销量的下滑,但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迎来销量的爆发。与燃油车的困境相比,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市场增量的核心推动力量。

不过,高光背后也有隐忧,如何在保证销量的同时提升品牌价值、避免恶性竞争,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 "2 万俱乐部 " 扩员,比亚迪子品牌分化明显

排名来看,比亚迪依然遥遥领先,再度突破 30 万辆。比亚迪王朝 / 海洋品牌较上一月新增超 9 万辆,首次达到 32.4 万辆。王朝网中,秦家族的销量最受人瞩目,6 月销量达到 68450 辆。由于秦 PLUS 和秦 L 分别以 7.98 万元和 9.98 万元的价格主打性价比,吸引了大量中低端家轿市场的消费者。鉴于垂直整合的优势,比亚迪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很到位。

而相较王朝、海洋的强势表现,比亚迪旗下三个高端品牌仰望、腾势、方程豹的市场表现都比较平淡,而仰望的销量却是不断地往下滑,方程豹也排名靠后,自 1 月达到 5000 多辆后,之后大多维持在 2000 出头。

理想汽车和鸿蒙智行 6 月销量都突破了 4 万辆,近半年来这两家车企贴身肉搏,欲争夺新势力第一。一季度,受纯电车型 MEGA 上市不及预期影响,理想销量不及鸿蒙智行,但进入二季度后,理想连续三个月又反超。

不过半年考,鸿蒙智行以 19.42 万辆的总成绩,高于(18.9 万)理想,获得总榜第二。目前,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主要靠 L 系列,而鸿蒙智行除了问界、智界之外,还有即将发布的享界,从市场受众看要比理想更广泛。

埃安排在第四,但 6 月和上半年的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今年以来,广汽埃安的销量表现欠佳,至今已连续 5 个月同比下滑。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网约车市场的饱和,过于依靠 To B 获得销量的增量会越来越有限。与此同时,埃安也正在想办法撕掉 " 网约车 " 的标签,第二代 AION V 改变了之前的低风阻设计 , 选择了硬派野性十足的造型。

蔚来汽车连续 2 个月销量破 2 万辆,暂时破了 " 蔚一万 " 魔咒。蔚来的这份成绩其实挺不容易的,今年 1-5 月,蔚来在中国成交均价 30 万以上的纯电市场排名第一。完善的补能体系是吸引消费者入手的主要原因。今年一季度,蔚来公布了 BaaS 电池租用服务调整新政策,调整后的 BaaS 方案不仅减少了电池月租费用,而且降低了用户的购车门槛。

" 两万俱乐部 " 新加入了极氪和零跑两位新面孔,这两位选手稳中有升。新上市的全新极氪 001 是品牌的销量主力,数据显示,极氪 001 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首次成为中大型轿车全品类的销量冠军。

而在 15 万 -20 万元这一大众化市场,零跑的产品矩阵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零跑 CEO 朱江明表示,希望将 C 系列 15 万元左右的价格做透,努力做到每月 3 万辆以上的销量水平。

月销突破万辆的小米汽车,达成一个里程碑,也是本次榜单中的新面孔。小米汽车官方还表示,7 月交付量依然会超过 1 万台。为了加快交付进度,小米汽车工厂从 6 月开始进行双班生产。

深蓝上半年表现比较亮眼,其实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6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 107%,1-6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 105%。目前深蓝有 SL03、S7、318 等在交付车型,深蓝 CEO 邓承浩表示,今年四季度将实现月销 3 万辆。

小鹏和哪吒,同样月销量破万辆,但今年以来在销量增长上略显吃力。接下来,小鹏销量的增长看点在小鹏 MONA M03 上,根据此前曝光,MONA M03 的目标是在开启交付后的 13 个月期内,达到累计 10 万辆的交付量。

『小鹏 MONA M03』

极狐、智己、岚图、阿维塔仍未达到月销过万,但保持了增长势头。

6 月爆发之后,是连续两个月的销售淡季,各家能否保持住稳步上涨的势头,将是下半年的主要课题。

KPI 完成率堪忧," 以价换量 " 现象较多

从 6 月销量来看,各家日子似乎过得不错,但转眼一看今年的目标进度,却发现没有任何一家超过 50%。

比如,理想在今年 3 月将销量目标下调至 56-64 万辆,但即使按最低的销量目标测算,上半年仅完成目标的 34%。下半年理想要交付 37.1 万辆新车,月均销量要超 6.1 万辆,才能完成 kpi;

再来看小米,上半年交付约 2.6 万辆,如果按照此前雷军提到的 " 今年保底交付 10 万辆,全力冲刺 12 万辆 " 的目标,小米下半年的月均交付量应该在 1.25 万辆 -1.58 万辆的水平。当然,小米面临的主要困难不是订单不够,这一交付量期望将是小米今年的产能极限。

『小米 SU7』

同样需要面对产能问题的还有蔚来。李斌曾说过,月均 2 万辆出头的数量已经是工厂生产的上限,目前也正在加紧培训工人进行双班生产。上半年蔚来完成 38% 的 KPI,而 9 月上市的乐道汽车,是蔚来下半年销量增长的关键。

目前,绝大多数新势力品牌销量目标完成率只有 30% 多。还有一批新能源品牌完成率不到 30%,甚至低于 20%。这一大部分原因是各个品牌销量目标普遍定得过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冲击半年度任务目标,经销商 " 以价换量 " 现象较多。来看一组数据,除了小鹏和华为鸿蒙智行,其他品牌的 6 月平均开票价格同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亚迪、极氪、蔚来有超 20% 的下滑,智己更是高达 34.8%。

这不禁让人想起网上的一个热门段子," 两年前花 13.98 万元买辆比亚迪秦,开滴滴赚了 6 万元,今年新车售价降至 7.98 万元,相当于两年白干。" 价格战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车,但对于新能源车保值率的隐忧也逐渐浮现。

需要注意的是,2024 年 6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 62.3%,同比上升 8.3 个百分点,环比上升 4.1 个百分点。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以 50% 作为荣枯线,50% 以下属于合理范围。预警指数越高,汽车市场需求越低,库存压力越大,经营压力和风险也越大。自 2024 年 1 月以来,该指数一直在 50% 以上,即一直处在不景气区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24 年上半年,仅 18.4% 的经销商完成半年销售任务,34.8% 的经销商完成了八成以上任务,而 13.5% 的经销商尚未完成任务的 50%。这意味着,大部分经销商拿不到或者拿不全各类返利补贴。

无论如何,下半年的车市竞争,厮杀可能会更加惨烈,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完成最终的销量目标,或者想在这场 " 淘汰赛 " 中存活下来,车企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在竞争中突围,一旦开始 " 卷 ",只有在卷倒一部分品牌之后才能有可能刹车。(文 / 汽车之家 彭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比亚迪 新能源 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 方程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