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自行车 + 火车 + 地铁 ",每天来回 320 公里,通勤 6 小时,每天青岛 - 潍坊跨城上下班。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还真有个山东小伙每天就是这样实践的!
近日,潍坊小伙林先生将他的" 潍坊—青岛—潍坊 "跨城上下班的经历分享到了社交媒体上。
林先生家住潍坊,在青岛上班。他分享自己他每天的行程 ↓↓↓
早上 5 时起床,20 分钟后完成洗漱,然后骑电动自行车前往潍坊火车站。
6 时 15 分,他乘坐 K881 次绿皮火车,约一个半小时后抵达青岛北站。
之后,他转乘地铁 3 号线,通常在 8 时 30 分前到达公司,9 时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下班后,林先生会先乘坐地铁,再转乘绿皮火车,最后骑电动自行车回家,通常在 21 时 30 分左右可到家。
如果火车晚点太多,则会选择乘坐高铁。
从家到公司单程距离约 162 公里,花费约 3 个小时,一天算下来,通勤时长近 6 个小时。
自己和妻子今年 5 月份刚结婚," 我妻子的家在潍坊,考上现在这个岗位不容易,所以我们决定把房子买在潍坊市区,先让妻子有个稳定的住所,然后再慢慢打算未来的事。"
很多网友提出建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青岛租个房?
对此,林先生解释自己的考虑 ↓↓↓
一方面他刚刚结婚不久,希望能够每天回家陪伴妻子;
另一方面通勤每月花费在 1000 元以内,在可接受范围内。
" 每周双休,疲劳也可以缓解,还有就是工作性质原因,我出差较多,算来算去,住在潍坊家中,不但能省钱,还能回家看媳妇。"
还有很多人提出:看起来感觉都累。
林先生则表示,这样披星戴月的通勤方式,林立原最初也觉得很辛苦,尤其是刚开始要早起,很痛苦,但一个半月下来自己竟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在火车上可以倒头就睡,补一觉。
得知了林先生的情况,公司的领导对他很照顾,基本上不安排加班,让他尽量准时赶上火车。
就这样,每天 320 多公里,林立原坚持了将近两个月,他和妻子也打算着两人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在青岛有个家。
他的经历和故事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
零度观点:一个 " 家 " 就是答案
大伙很疑惑,到底单位给他开多少工资,才配得上他的通勤?据了解,小林就职于青岛海尔集团,小两口刚结婚不久,把房子买在潍坊,是为了方便妻子。小林说,老婆目前在潍坊上班,但她也很喜欢青岛,正在努力考取青岛的教师岗位,希望未来能够在青岛定居。
星夜兼程的 162 公里,是从面包到爱情的距离。而 " 通勤特种兵 ",其实不在少数。每周跨境到香港上班的内地公民约有 2.6 万人,有超过 5 万人每天往来于上海和苏州,上班和回家。从日出到日落,他们在两座城市之间努力奔波,又奋力团圆。眼前固然辛苦,但他们看到的是远处的人生。南来北往的烟火气,在暑往寒来的日子里,构成了时代滚滚向前的精神风貌,而积极、乐观、务实、勤俭、爱家,正是我们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品质。
来源 潇湘晨报、零度时评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