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4-07-17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无缝隙”通力合作,成功救治高危肺栓塞患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最泰安讯 急性肺栓塞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可能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抢救时机稍纵即逝。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一位高危肺栓塞患者,患者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处栓塞,合并严重的低血压和低氧血症,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等危险情况,经过医院多学科协作及时抢救,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患者因胸闷、腹痛伴短暂晕厥 5 天到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值班医生为其进行心电图等初步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腹痛待查,进行住院治疗。住院后,患者仍有活动后憋喘,口唇轻度紫绀,心电监护监测指脉氧只有 80% 左右。为明确病因,医护人员立刻陪同患者进行胸腹部 CT 检查,提示有双肺炎症,胆囊结石并胆囊炎,D —二聚体 2.91mg/L ( 正常参考值 0-0.5mg/L ) ,医生初步给予患者改善心功能,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进行初步治疗后,患者仍腹痛较重、低氧血症、低血压(62/43mmHg),汇报医务部马上发起了多学科会诊。大外科副主任孙孝国、急诊重症医学部副主任王付凯等多学科医生立刻到心内二科病房进行会诊,会诊小组看过患者后认为,目前患者腹痛原因主要为胆囊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因 D —二聚体较高,需要进行肺动脉 CTA 检查排除肺动脉栓塞,进一步完善血气分析等检查,同时应用纠正低氧,稳定血压,改善心肺功能等相关药物。血气分析检查氧分压 62mmHg,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心内科小组根据多学科会诊意见,通过绿色通道为患者进行了肺动脉 CTA 检查,影像中心快速行动,造影小组全力保障造影安全,检查在各小组的共同协助下平稳进行。

患者持续呼吸困难仍不见缓解,持续低氧状态不见改善,结合凝血结果显示 D- 二聚体较高,心内二科团队认为该患者症状高度符合肺栓塞。急诊医护小组迅速赶到协助抢救。超声科医生为患者行双下肢静脉彩超及心脏彩超,发现患者右房、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影像中心为患者进行肺血管强化 CT 检查提示右肺动脉干及双肺动脉多发栓塞,进一步明确了肺栓塞的诊断。

" 肺栓塞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对诊断和治疗能力要求极高,抓住‘时间窗’并及时溶栓、抗凝,可有效救治患者。" 医务部、急诊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刘光河介绍。

因患者病情危重,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且反复出现心率、血压下降情况,对下一步治疗提出了严峻考验,医生们需严密掌握患者病情以及溶栓药物用量,一方面要考虑药物剂量对病情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出血等副作用。胸痛中心溶栓小组再次与家属沟通病情,既往体健,近期无出血病史,并马上给出了意见,立即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转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魏传义与副主任王付凯立即带领重症小组为患者制定详细而周全的抢救方案,给予高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同时给予稳定血压的药物。重症护理团队 24 小时守护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鼻腔及口腔等是否有出血等情况,及时复查出凝血指标,动态观察相关指标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经过 5 天 5 夜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消失,低氧血症及低血压已纠正,腹痛症状明显好转,各项检测指标趋向稳定,随后转急诊综合病房康复治疗,现患者已康复出院。

此次高危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抢救,充分展现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扎实的基本功和训练有素的应急处置能力,体现了医院的急危重症的快速反应及多学科协作综合救治能力。

记者 : 于冰冰

通讯员 : 刘岩

相关标签

肺栓塞 腹痛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