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一涨再涨、网店脱销断货、预约球场拼手速 …… 近期羽毛球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一只小小的羽毛球,到底发生了什么?日前,记者来到全球重要的羽毛球生产基地——贵州省锦屏县走访了解。
地处苗岭侗乡的锦屏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因 2017 年引进了世界羽坛知名品牌亚狮龙,产业从此起步。如今,每天上万打、超过 10 万只羽毛球从这里 " 飞 " 向全球。
投资 2.48 亿元,占地 153 亩,解决就业 513 人 …… 记者在厂房门口展板看到,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几年发展,去年产值已达 3.4 亿元,生产羽毛球超 400 多万打,出口总额近 900 万美元,产品销往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 7 月 16 日,记者拍摄的加工后的羽毛
" 我们统计过,全球大约每十只羽毛球,就有一只产自这里。" 该公司生产经理胡兵说,当前羽毛球供不应求,一出来货就被订完了,所以他们也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今年上半年,工厂生产羽毛球达 230 多万打,产值达 1.85 亿元,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0% 左右。
" 注重健康,喜欢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去年我们看到整个羽毛球生产的行情,所以提前增加了设备和人员。" 胡兵解释今年羽毛球产量、产值增长的原因时说。此外,他认为,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也使得羽毛球价格水涨船高。
" 这种影响对于小厂感受更明显,对大厂来说,挑战有,机遇也存在。" 胡兵表示,大厂在管理精细化和节省物料上可能会做得更好一些。比如今年他们一方面扩大产能,另一方面从工艺上着手,在内部抓节约,减少原材料浪费,其目的就是想把羽毛球的价格降下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据了解,一只羽毛球要用 16 片刀翎毛,而一只鹅只有 14 片这样的羽毛。如果亚狮龙锦屏工厂 24 小时不停地满负荷生产,一天需要 20 万只鹅的刀翎毛。因此,这里大量的原材料还得从安徽、河南等地采购。
在生产车间参观时记者看到,工厂内设有洗毛、晒毛、排毛、插头、烘干、滴胶等车间,一个成品羽毛球的生产工序多达 38 道。厂里绝大多数工人以当地女性为主,她们在不同岗位上,与机器紧密协作,保证着羽毛球的质量。
▲贵州锦屏县的某羽毛球生产基地
繁忙的景象还出现在隔壁的贵州大桐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我们的新厂区这个月初才正式投产。" 企业负责人张伟平说,相比原厂房,搬迁后其产能翻了一倍,目前 91 名工人每天能生产 4500 打羽毛球。
" 我们主要是生产高端羽毛球,新生产线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品质更高,价格相对来说也要高一点,其中 80% 的产品都是出口,主要销往马来西亚、英国。" 张伟平说。
因为羽毛球价高、抢手等因素,当前,市场上尼龙球、塑料球等产品销量也有所增长。" 目前也有很多人造的羽毛球在市场上卖,有的也不错,但是跟天然羽毛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受访人员说,除了是否耐打以外,还反映在手感、飞行速度等方面,对打惯了传统羽毛球的人或者专业选手来讲,体验感还是有差距的。未来人造球能否实现 " 平替 ",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验证。
相关背景
2004 年,国内出现过一轮令人印象深刻的羽毛球涨价潮,今年,供不应 " 球 " 的情形再次出现。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几大头部球商争先宣布羽毛球涨价,涨价幅度相较去年平均超过 20%,部分型号的涨价幅度达到 50%,如某头部球商的赛级高档鸭毛球,每筒从去年 130 元直接跳到了如今的 195 元,再如世界大赛常常选用的赛级高档鹅毛球,每筒市面价从去年的 300 多元跳到如今接近 400 元。
记者登录羽毛球头部品牌尤尼克斯的京东自营店,拿 7 月 11 日当天来说,品牌的 6 款天然羽毛球 ( 价位 106 元— 262 元 ) 全部显示 " 无货 ",在耐打尼龙球系列产品中,售价 85 元 / 筒的 M600 白色羽毛球同样显示 " 无货 "。
来源 羊城晚报、新华社贵阳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