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7-28
送别这位贵阳人!北京大学发布讣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北京大学中文系 7 月 27 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乐黛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 7 月 27 日 3 时 46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4 岁。

乐黛云先生 1931 年 1 月出生于贵州贵阳。1948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2 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起,她投身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建和人才培养。

△乐黛云生前照。新华社发(北京大学提供)

讣告称,乐黛云先生是新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建设者、学术领导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在比较诗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1981 年乐黛云主持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85 年主持创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她还先后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乐黛云的学术著作以及编著、主编的丛书、教材如《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世界诗学大词典》《比较文学原理》等,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乐黛云还先后主持创建了比较文学方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设 " 比较文学概论 "" 比较诗学 " 等课程,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出色人才。

△图为 20 世纪 80 年代正在上课的乐黛云。新华社发(北京大学提供)

比较文学是一个打破学科分际、跨越文化与语言界限的学科。乐黛云一生都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开拓和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深耕,呼吁跨文化对话的重要性,推动不同文化的理解共生,探索如何传播中国智慧。

她生前曾说:"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我努力做着,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来源 新华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北京大学 新华社 贵阳 人才培养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