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4-08-05
2024年全市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目前,我市夏玉米多处于大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即将进入花粒期,是防倒伏、促授粉、保结实的关键时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对于减轻灾害影响,保持玉米根系活力、延长灌浆时间,通过增粒数、提粒重增加单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提出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一、疏通沟渠,防汛降渍

由于近期降雨较多,造成部分地块田间积水,出现内涝,各地要加快清淤除障、架设水泵强排,减少植株水淹时间。有条件的地块可在雨后晴好天气中耕作业,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

二、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生长

(一)大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此时期正是玉米养分需求高峰期,特别是出现积水地块养分容易流失,没有追肥的,尽快进行追肥,一般亩施用尿素 10 — 15 公斤,使用缓释肥作底肥的追施尿素 10 公斤左右,积水较重地块适当增加追肥量,保证养分供应促进生长。适时开展 " 一喷多促 " 作业,一次或多次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提高群体灾后恢复生长能力。一般在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作业,也可夜间作业。

(二)花粒期。一是追施粒肥,在中、低产田,或前期施肥较少的高产地块,为防止玉米后期脱肥,可在抽雄吐丝期每亩追施 10 公斤左右氮肥。二是人工授粉,在抽雄至吐丝期间出现阴雨寡照,导致玉米抽雄和吐丝间隔期拉长,花期不遇,影响玉米正常授粉结实;偏高的气温也容易使玉米花粉活力下降,花丝抽出困难,常造成授粉不良,结实减少。可采用无人机低飞人工辅助授粉,寡照发生时,可喷施叶面肥和寡糖等调节剂,促进有机产物运转。三是适时灌水,后期缺水还易导致玉米衰老较快,对产量影响很大。此期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结合蚜虫防治喷洒天达 2116、磷酸二氢钾等,防止早衰,延缓植株衰老,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密切监测分析病虫害发生情况。重点关注南方锈病、褐斑病、棉铃虫、桃蛀螟、玉米螟等病虫害,并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配施杀虫杀菌剂,做好统防统治。玉米抽雄前后易发生蚜虫危害的地区。用 50% 辟蚜雾每亩 8~10 克或 10% 吡虫啉每亩 10~15 克兑水 45 公斤喷雾防治。防控草地贪夜蛾、三代粘虫、玉米螟等害虫,可喷施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药剂。南方锈病、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白斑病、北方炭疽病等病害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 A、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 · 嘧菌酯、肟菌 · 戊唑醇、唑醚 · 氟环唑等杀菌剂防治,并视发病情况隔 7~10 天再喷 1 次。建议大喇叭口期和花粒期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合理设置飞行高度和速度,规划好施药飞行线路,不漏喷、重喷,必要时添加沉降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 " 一防双减多促 "。鼓励利用灯光和性诱剂诱杀成虫、中后期释放赤眼蜂控制虫害。

四、推行适期晚收

玉米适期晚收可以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玉米成熟的标志是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苞叶干枯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普通地块应在 10 月 1 日— 5 日收获,高产地块应在 10 月 10 日— 15 日收获。适期晚收要大面积连片推进、整村整镇推进,打消农户怕偷怕丢的思想顾虑;要农机农艺联合推进,农机手和农户一起行动,避免联合收割机过早下地。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保证颗粒归仓。

记者:王磊

相关标签

无人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