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 8 月 15 日,是亿万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天皇宣读《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重庆一家照相馆里,一位父亲抱着儿子拍照,他特地让 8 岁的儿子将一份《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是:《日本投降矣!》
多年后,当年那个 8 岁的孩子这样描述那一晚:整个城市像是沸腾的开水锅,提灯的队伍犹如一条条蜿蜒的长龙在山腰游动,全体中华儿女奔走相告,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段历史无法忘却,我们不能忘,不敢忘 ......
烽火岁月,家国难安。从 1931 年到 1945 年,日本侵略中国,930 余座城市先后被占,3500 多万同胞伤亡,4200 多万难民无家可归。
日本侵略者野蛮入侵,无恶不作,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在东北,日本关东军 731 部队开展泯灭人性的生化武器实验,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
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抢掠、强奸、放火,无恶不作,30 多万中国人死于日军屠刀之下。
国难当头,山河飘摇。四万万人团结一心,无数战士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人数最少时不足两千人,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抗联官兵仅穿着有窟窿的单衣。没有粮食,便啃树皮、草根,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
1935 年 11 月,共产党员赵一曼在与日寇斗争中不幸被捕。赵一曼在慷慨就义时,留下对儿子的期盼 "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40 年,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领 1500 余名官兵迎战近 6000 名日军。战斗过程中,张自忠身中数枪仍浴血督战,最终壮烈殉国。他生前曾说,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绝不会有半点改变。
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邓玉芬为了支持抗日舍家纾难,只一句 " 别惦记家,安心打!" 她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抗日战场,最终全部为国捐躯。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邓玉芬日思夜想的日子终于到了。她来到亲人的坟前,眼含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儿子们 " 鬼子被咱们打败了,咱们胜利了 ! "
那段血与泪的历史,我们永远铭记!
14 年艰苦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79 载岁月变迁,曾经的苦难已成为历史,如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我们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山河重振,盛世繁华,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珍惜和平,奋力开创未来。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